溫哥華港灣(BCbay.com)專欄作者 饒恕 今年初夏時節的一天,日上三竿的時候,辦公室門外的熱浪開始向房子裡面灌。辦公室的姐姐們似乎不懂得我們上海人避暑經典妙招:早起開窗透氣之後,立刻關閉門窗、拉上遮光窗簾,這樣可以保持室內溫度低於室外。而姐姐們覺得開門開窗就能“散熱”,可是當室外溫度高於室內時,熱沒散掉,反而把室內也變得更熱了。這是人在溫哥華住太久典型“症狀”,因為溫哥華很少暴熱天氣。
我一大早開始作科普工作。可是無奈,不是人人都能被“教化”的。我只好妥協,不然人家萬一突然“悶死”了,我是沒有辦法的。所以門斜開着,而我的工作檯就在門邊上。熱辣辣的溫度,手裡的事情還是要做的。 突然一陣微風從門邊進來,不那麼涼,但足以安撫我心裡的燥熱。它輕輕穿過門堂,帶來室外青草野花曬熱了蒸出來的香味,並混合着一種老房子特有的木頭味道。不知道為什麼,這氣味打開了我記憶深處的抽屜。木頭房子,大太陽,微涼的風,雙手托着下巴看天井的百無聊賴,看螞蟻搬蟲子的興致勃勃……畫面一下子跳入那個如今已經不存在的貴陽的小四合院子裡。
小院子並不寬敞,一張木板搭的臨時吃飯台子,三五個人圍坐。有人在邊上從泡菜罈子裡撈蓮花白,豇豆,說這次罈子沒“生花”(就是沒有壞掉吧),每人個碗裡是金黃色的飯……苞谷飯。顏色不錯,我看得饞,手裡還抱着我的一碗白飯,豬油醬油拌過了,很香。有聲音逗我說“拿你的飯來換我的飯啊?”我說“好”。然後大家都笑我憨包,又有人說“不要逗她”。笑過之後 ,並沒有人和我換飯,但是我嘗到了一口“黃金飯”,口感不像顏色那麼好。
不記得這個場景中的我是幾歲,但在此時可以當作白日夢安撫我情緒的記憶,應該是我人生最美好的記憶之一。我不再把注意力放在抵抗熱的感覺,因為有兒時的微風吹進心裡,越洋萬里,越時幾十年,很享受,一連好多天都心情愉快: 我是被很多人善待過的。 前些時候,一天下班進家,陽光從南窗直射進來,外面是還有些悶熱的。我屋裡舊年裝上了中央空調,所以進門時是瀴的,乾爽適宜。我透了口氣。一秒鐘里透出的那口氣,是從移民搬家、在新環境奮力生根、到十多年後安頓下來的感恩瞬閃:終於到了一天,我下班回家後可以不用陪兒子玩、不用讀書寫作業、不用發愁如何賺多點錢補貼家用、甚至不用正經煮飯…… 那天下午屋子是空的。因為少爺今年決定上大學去了,所以沒有人在燒飯或者趴在電腦桌前。我是有點不習慣呢,但是非常樂於適應這個新常態。貓兒在樓梯上的牆角探了個頭,提醒我屋子並沒有空着,她看着哪。不過呢,我們的晚餐都得靠我了。 回家的路上就在思考關於“吃什麼”的人生頭等大事了。盤算前一天的剩菜、冰箱裡還有的菜蔬、雞蛋和肉。到家時,已經為一家門(人和貓)的人生大事拿好主意了。 貓有貓食,加糧加水就好了。人類食物麻煩點。已知冰箱裡有關鍵字豆腐乾和雞胸肉,人類大腦跳出“炸醬”這個結果。然後全腦搜索“花生米”、“醬”、得到肯定答案並鎖定存在方位。獲取基本材料之後,大腦仍然在搜尋“其他可炸物”。於是蘑菇、竹筍、洋山芋……陸續被丟進火熱的油鍋。手臂上被噴濺的熱油花燙得要變麻皮了。有所得必有所舍。這捨棄的,是為自己選擇的東西所付的代價。 一大碗八寶辣醬放在吃飯台子上,咸鮮香辣,聞着就流口水。少爺回來了,我們坐在台子邊上謝飯時,貓兒在旁邊啃貓食,咬得脆生生的聲音。這感覺非常迷人:飯碗裡香噴噴的簡單食物,是造物實實在在的恩典,是可以吃的,是我勞動所得,是可以享受的。也許將來某日,這一天會成為我心裡的微風吹過。 好像我的美好記憶都跟晚餐有關。別笑,晚餐是家人聚會的時間,非常重要。比起“為了正義”的人類戰爭和人類發明的那些了不起的主義們,飯食至少可以真實地治餓病和饞癆病。而只要人還可以安坐吃飯,就要笑嘻嘻地吃,不然明天可能就吃不成了。例如,這碗辣醬還沒吃完,我就做了個口腔手術,一個多月了也沒能再吃這樣的食物。 我相信,在未來什麼時候,這樣的場景、氣味、情緒記憶,可以治癒我。就像兒時的微風現在可以吹進我心裡一樣,眼前的小小感恩,可能會是未來抵禦風暴的盾,也可能是裹扎傷口的紗。 “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這是耶穌說的一句話。旨在教人活在當下,把握當下,因為只有做好今天,才是明天的好底盤。 而把握今天,活在當下,就需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感恩”——這是一個非常實用的方法,把我們不盡如人意的人生,儘可能變成可喜悅的樣子。 願你們的心裡也常有微風吹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