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事回憶,兩味雜陳。
80年代初的北京,正趕上合資企業這股新鮮風潮,大家都興奮,覺得這是讓老外“掏錢辦事”的好機會。結果呢,事情怎麼發展,全看你信不信人性這玩意兒。
一位年過花甲的加拿大房地產商,名字特威風,叫盧堡(Noble)。聽這名字就知道,人家是衝着“大樓”來的。身邊帶着個華人女友,精明潑辣,據說能把算盤撥出火星來。倆人一商量,就決定在北京建國門外搞一座“頂配”寫字樓——說白了,就是外資圈裡的炫技場。中方這邊呢,派出的是《北京科技進出口公司》,一個聽名字就特別“正能量”的單位。合作模式很簡單:你拿錢,我出地,咱哥倆一起發財。
說是這麼說,但一落地,問題就來了。首先,大樓叫什麼名字就吵翻天了。盧堡先生說,叫“盧堡大廈”,這沒毛病吧?畢竟錢是我掏的。中方死活不同意,覺得這名字太顯外資的存在感,非要叫“北京科技進出口公司大廈”。聽着就像是在打宣傳廣告。於是,兩邊吵得雞飛狗跳。偏偏當時又沒什麼像樣的法律和規則,解決不了問題怎麼辦?盧堡直接上書趙紫陽,尋求高層裁決。趙紫陽的回覆很有藝術性:“我已責成有關部門依法妥善處理。”問題是,當時沒什麼“法”可依,有關部門更是稀里糊塗。最後,只好找個中間人來“調解”。
於是,王先生登場了。這位金融行業的中層幹部,一臉慈眉善目,一身“愛國”的正氣,特別得中方領導信任。王先生的任務很簡單——跑腿、傳話,做“潤滑劑”。但要說他能解決什麼大問題,那真是高看了他。
盧堡這邊愁得抓耳撓腮,華人女友張女士卻有點門道。她很明白中國人的規矩,尤其是“潤滑”這件事的關鍵點在哪兒。她開始有事沒事請王先生吃飯,而且還挑那種高檔的地方,一頓下來能把王先生吃得眼冒金星。酒足飯飽後,還往他兜里塞幾張外匯券。那可是80年代啊!王先生一個月工資才八十塊,這“飯後小費”能頂他半個月薪水,誰不動心?
從那以後,王先生就像變了個人似的,開始主動在談判前給盧堡先生遞點“關鍵情報”。什麼中方底線啊,妥協空間啊,他都不露聲色地暗示一二。結果,盧堡先生屢屢得手,連那棟寫字樓的名字都最終定為“盧堡大廈”。你說神不神?
故事還沒完。盧堡先生是個知恩圖報的人,特別義氣,直接掏錢把王先生的兒子送去加拿大讀書。後來,王先生一家也全移民過去了,還在那兒開了個小店,日子過得挺小資。最絕的是,前不久,這位慈眉善目的王先生還在加拿大的社交媒體上痛斥批評中國的華人為“恨國黨”。
這真是:假作真來真亦假,愛國賣國雙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