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大川
萬維讀者網 > 加國移民 > 帖子
對加國救濟食物庫 您了解多少?
送交者: 佚名 2005年03月17日19:00:30 於 [加國移民] 發送悄悄話

在加拿大這個樂善好施的國度里,富足幸福的人們沒有忘記:高福利制度下還有不少人無家可歸併為吃穿發愁。

令人記憶猶新的是在去年,重慶某大學畢業生、技術移民安柳流落多倫多街頭,一度成為華裔社區的輿論焦點。在多倫多,每年冬季市府發布嚴寒警報,電視、廣播不斷地提醒公眾關注露宿街頭的流浪者,社工也自願協助並安頓無家可歸者至庇護所。前段時間反貧組織大鬧多倫多市府,又令人們再度關注社會貧困這個積習已久的頑疾。而光顧食物庫的貧困者也是其中一個主要的群體。

在大多倫多地區,每逢重大的宗教節日,各個社區的消防站、教堂、寫字樓、公寓樓前,都成了人們向貧困者捐助食物的集散地。這些捐助來的食物,都通過多倫多的食物庫(Food Bank)分類篩選後,最後分配到了大多倫多地區的190個不同的援助點。

據多倫多食物庫有關資料顯示,在大多倫多地區,2004年每月有17.5萬人接受食物庫緊急援助計劃的幫助,每月有6.3萬名兒童的家庭依賴食物庫,為了能讓孩子吃上飯,25%光顧食物庫的人士經常挨餓。在依賴食物庫家庭的孩子中,有33%每周至少一次吃不飽。

多倫多食物庫研究與公共教育部負責人邁克爾·奧勒弗特(Michael Oliphant)介紹說:“17.5萬人接受食物庫的幫助是食物庫開創以來,曾經有過的最高數字,也是一個嚴峻的數字。另外,食物庫大約有1.3萬個固定的資助者,他們每年或者每月為我們捐助資金。”

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由於經濟蕭條導致社會援助需求的增加,救濟貧困者的食物庫應運而生,當時在大多倫多地區只有幾間小規模的食物庫,但他們缺乏統一的資源儲存和分配的協調方式。經過1983年4月的機構合併,多倫多食物庫運作至今已經20多年。

這個非政府的慈善機構,不僅為貧困者提供食物,同時,還進行貧困問題的調查研究工作。據他們最近的調查顯示,目前每年接受食物庫援助的人,除了殘疾人和單親母親之外、有很多是具有高學歷、尚未找到工作的外來新移民;而按照人種來劃分,亞洲人、尤其是華人,很少接受食物庫的食品服務。

多倫多食物庫志願者與職員管理助理顧莉莉(Lily Gu)女士介紹說:“我們作過數字統計,接受我們援助的人,有許多殘障人士和單親母親。在移民中,有不少是沒有找到工作的、具有高等學歷、移民不足十年的人。按照來源地來劃分:有53%是本地人,47%是移民。移民中,大部分來自美洲、加勒比海國家和東歐等國家,亞洲人只占5%,當然,華人的比例就更少了。”

中國古代春秋時期有“不食磋來之食”的典故,華人最喜歡講面子的,飯可以不吃,面子絕對不能丟。造成華人不願光顧食物庫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就是怕被別人、特別是華人同胞取笑,他們認為,領取免費救濟食品,就像乞丐一樣,是件丟臉的事。

但在食物庫工作一段時間後的顧女士認為,華人的觀念應該轉變。“其實,華人應該這樣想,在我困難的時候,我接受社會的援助,這可以保證我自己和家庭的最基本的生活。在我將來富裕了以後,我還可以捐助這裡、幫助別人,這有什麼感到丟臉的呢?”

多倫多食物庫傳媒與出版市場協調人詹姆士·豪(James Howe)說:“我可以理解,無論是華人社區、還是其他任何社區的人,第一次去食物庫時,都會很猶豫,因為沒有人願意成為被援助者。這其實不僅僅是華人社區才特有的情況。任何人都不應該挨餓,如果您沒有飯吃,請記住我們的存在。”

華人另外還有一個顧慮,就是:害怕在食物庫領免費食品後,會在政府或者自己的信用記錄上留下污點,影響今後的家庭成員移民、探親等問題。食物庫表示,雖然在食物庫領食品,需要驗證領取者的身份和收入證明,但這些信息不會透露給包括政府在內的任何機構和個人。

顧女士說:“第一次接受食物庫的援助時,我們會簡單了解您的經濟狀況,請您帶上自己的ID,但是請您放心,這僅僅是為了確認您確實需要幫助。食物庫是非政府的慈善機構,我們沒有任何義務,向其他組織和機構提供信息。政府也不能從我們這裡獲取接受捐助者得私人信息,你完全不用擔心這個問題。在這裡接受援助,不會對您的移民問題和信用造成影響。”

據多倫多食物庫網站介紹,當貧困者首次求助於食物庫時,需要提供個人和家庭全體成員的身份證明,家庭地址、收入和支出(包括房屋租金、水電、電話賬單等)的有關資料,此後僅需要出示個人ID即可。這些個人信息每半年或一年更新一次,屆時會要求再次出示上述資料。

華人光顧食物庫不多,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那裡的食品很多都是西式的罐頭等等,不合中國人的口味。顧女士說:“這也是我們倡導華人多多參與捐助的一個原因。華人多捐助一些華人常用的食品,就能夠多幫助一些華人。我們真心希望華人同胞多多參與我們的援助項目。”

食物庫獲得的捐助中,80%來自各個機構,20%來自個人。通常來自各個機構的食品主要是由於庫存過多,標籤貼錯,有效期將至或包裝毀壞,如果沒有食物庫的接受,這些食品將被運往垃圾場銷毀。

除了各種食物之外,他食物庫還接受現金、信用卡等形式的資金捐助這樣可以讓您的捐助發揮更大的效用。邁克爾·奧勒弗特說:“我們不僅接受食物援助,同時還接受現金和信用卡。您可以通過互聯網,到我們的網站dailybread.ca捐助,也可以通過電話捐助。我們更喜歡資金捐助,因為,我們可以用一元錢,購買到一磅的食品,而您到便利店購物,要用2元才能買到一磅的食物。”

在食物庫, 我們可以看到許多進行食物分類的人員,這些人中,不僅有接受食物庫救濟的人員,更多的,則是熱心於善事的普通義工,其中也有不少是青少年的學生。不少人或許自己還沒有足夠的食品和資金,但捐出自己的時間作義工,也同樣是一種奉獻。

在食物庫工作的詹姆士·豪表示,很少看到華人社區前來幫助進行食物分揀的工作。他表示,食物庫鼓勵所有社區、包括華人社區幫助食物庫的食物分揀和捐助活動。這些工作都很重要,可以幫助食物庫有足夠的資金維持庫存。他同時強調說,在華人有需要幫助的時候,志願者您可以幫助他們認識食物的品種和使用方法。 (星星生活)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加拿大華人注意:請伸出你的手 請你幫
2004: 中國的富人特別傻!
2003: 寫給王狗剩的一封公開信--你心情好些嗎
2003: 海外的華人有教化外國人的責任
2002: 一位移民的真實想法
2002: 加拿大必須改變對移民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