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大川
萬維讀者網 > 加國移民 > 帖子
別了,溫哥華 那楓葉艷紅的迷情季節
送交者: 佚名 2005年06月13日18:22:50 於 [加國移民] 發送悄悄話

別了,溫哥華 那楓葉艷紅的迷情季節

跟所有不被顧客關注的店主相仿,中國城一個書店的主人馬克很樂意交談。“是的,從前的溫哥華完全不同,生活平靜,人行道上沒有一個煙頭,星期天見不到一滴 酒精,這一切在1986年世界博覽會之後全都翻然而逝了,2200萬人前來參加博覽會,從此我們的城市變得根本認不出來了。”

溫哥華坐落於海與山之間。沙灘上海豹與人們一道悠哉游哉,市內更有茂密的森林長驅直入。馬克的書店在東岸,富裕的西溫哥華在海灣的對岸延伸,加拿大最貧窮和最富有的街區彼此相望。海峽上有水上飛機起落,獅門橋下有帆船進出,蔚藍色的輪船靜靜 環駛。在沿弗雷澤河口伸展的城市上空,高聳着12座山峰,驅車前往葛洛斯山中的滑雪站20分鐘,去冰川則需一個小時的行程。

不知為何,溫哥華總是喚起人們尋找它與其他城市相似之處的願望,而契合點似乎還不少。就眾多的非正式組織和各類“少數派”而言,溫哥華與舊金山可有一爭; 若論靜止不變,可與檀香山相比。該城還被稱為“北方的里約熱內盧”、“潮濕的馬里布”(加州城市,下雨和起霧是尋常之事)和“香哥華”,因為幾乎一半的居 民來自香港、澳門等地。而外號“溫斯捷爾達姆”指的是對性和毒品的自由主義態度。

這裡沒有卡爾加里的工業,也沒有多倫多的金融業,然而這個城市是“通往太平洋的大門”,滿載木材、煤炭和著名的加拿大小麥的船隻從這裡駛向亞洲和歐洲。這 里生產藥品和電子產品,還有眾所周知卻不便聲張的上好的印度大麻。“小草”在房屋地下室內的專業光照下長大,幾乎每套公寓裡都有溫室。

溫哥華還是北美第三大“電影城”,它之前惟有洛杉磯,當然還有紐約。經典影片《蘭博-1》的《美洲邊陲》是在溫哥華拍攝的,《秘密材料》的主人公斯卡利和 馬爾傑爾千方百計想在這裡找到超自然現象。一旦需要“功夫片”,攝製組便直奔龐大的中國城,這裡無需布景,一切都是中國式的,從建築到寫着漢字的招牌。

加拿大人所說的“溫哥華”,指的是兩者:一是同名城區,港口和商務中心之所在;一是大溫哥華——由20個區,即衛星城和市政府組成的超級大城。在山與海之 間綿延40公里的大溫哥華像極紐約,它有自己的曼哈頓,那就是高塔一般、看得見海景的摩天大樓,和自己的漂泊文藝家聚居的索霍區。溫哥華絕不亞於紐約引領 時尚的格林尼治村,這裡的房價驚人。而另一邊的東城,則是強效可卡因的快克和海洛因的供應地。雖然沒有自己的哈萊姆黑人區,卻有薩列伊區和里士滿區,“體 面的人”都離它們遠遠的。各種各樣的社會群體在溫哥華共存,互不干擾。譬如,那些印度幫、中國幫和越南幫的年輕人,和坐吉普車來時髦的基特西蘭諾沙灘打排 球的曬得黝黑的競技運動員們,就分別住在不同的城市裡......

與紐約及比鄰的美國城市西雅圖和波特蘭的聯想自然而然,但溫哥華人不喜歡這些類比,尤其自伊拉克戰爭開始以來,直截了當地說,那在此地不得人心,他們的城市“純粹是加拿大的”!

然而,使之成為加拿大的,而非其他的什麼城市,主要是大自然。市區內未開墾的處女林、松鼠、海狸和浣熊代替了流浪的貓狗,葛洛斯山區的白雪和湖泊,甚至諾大的溫哥華島,城裡人常去遠眺大海的地方,仍有90%覆蓋着森林。

與加拿大的大城市相同,溫哥華由白人定居者所建,但今天城市裡居住着70個民族的人們。如今每走一步,不僅能聽到漢語,還能聽到日語,成千上萬的大學生從 日出之國來此學習英語。他們身穿想都想不出來的盛裝,頭髮染成彩虹七色,在斯坦利公園裡踏着滑板完成令人頭暈目眩的轉彎盤繞,對受古老的傳統精神教育的日 本青年而言,溫哥華是自由的化身。

在這裡,至今還看得出1960年代反抗資產階級道德的嬉皮士文化的影響。成千上萬的美國青年不願去越南作戰,來到加拿大定居溫哥華。在這裡,穿喇叭褲、編 “嬉皮士小辮兒”、在棲息自然之中的公社裡生活,仍然時髦,這在世界任何地方都已難得一見,即使是在嬉皮士運動的搖籃——加利福尼亞。

1971年,年輕人們在溫哥華的一間地下室里聚會,強烈抗議在阿拉斯加的核試驗,因此開始了“綠色和平”國際組織的歷史。

假如不是外來移民,平安無事、人均壽命將近79歲的加拿大人口,恐怕早已老齡化了,可是溫哥華給人以年輕城市的印象。這或許還因為,在這兒幾乎碰不到吞雲吐霧的人,市民們的哲理是運動、瑜伽和拒絕吸煙,2010年這裡將舉辦冬季奧運會並非偶然。

溫哥華早起早睡,早吃晚飯,下午5點鐘辦公室便空空如也。獸皮小艇和遊艇紛紛下水,公園內遊人如織,生活在海岸邊蜿蜒61公里的條條小徑上沸騰:腳踏車穿梭轉悠,人們穿着旱冰鞋溜達。在少有的大晴天裡趕去酒吧露台,驕傲的敞篷車主則放下頂篷,好好地炫耀炫耀愛車。

若要一覽溫哥華之美,就得春天來。那時節千樹萬樹繁花齊開,灰鯨在蔚藍的海水裡跳起自己的芭蕾舞。

時間表:

▲1792年:英國人喬治·溫哥華的探險隊抵達未來城市的所在地。

▲1824年:“哈得孫灣公司”的西部前沿各公司設立。

▲1886年:正式建城(居民1.3萬)。

▲1942年:戰俘營拘留日本人。

▲1986年:1986年世界博覽會。

▲1990年代:亞裔移民潮開始。

▲2010年:冬季奧運會。


(多倫多信息港)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端午鄉思
2003: 世界上最長的街道——央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