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與美國 zt |
送交者: fraser 2002年04月11日19:28:17 於 [加國移民] 發送悄悄話 |
比起美國,加拿大是什麼呢?想起加拿大,人們第一聯想起的恐怕是冰天雪地和北極熊。其實,加拿大也有溫暖美麗如溫哥華的地方,而多倫多比起安大略湖對面的美國的水牛城恐怕雪還要少一點。至於北極熊,我來加拿大幾年,雖然去過幾次動物園,連非洲的獅子都見過了,可是還沒有幸見過北極熊呢。 出國幾年,先在夏威夷待了幾年。夏威夷算不算美國,是一件存疑的事。原因是夏威夷的亞洲人比白人多,文化上就更亞洲化一些。在那裡是白人控告當地老闆種族歧視。另外,夏威夷本地人一直認為是白人偷竊了他們的土地,所以很有一些人一直在致力於脫離美國的獨立運動。恐怕生活在美國大陸的人知道遠在西藏的獨立運動卻未必知道他們自己土地上的獨立運動吧。不管夏威夷算不算真正的美國,在那裡的幾年我一直是拿美國簽證的,所以可以說是在美國生活了幾年吧。在美國生活了幾年,再奔赴到加拿大住了幾年,兩相比較,挺有趣的。 美國號稱是文化的大熔爐,表示美國文化的極端開放。大熔爐的意思,是不管你們原來是什麼文化,到了這裡都在熔爐里化一化,然後大家都變成了熔爐里的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美國對外來文化的態度是,我不壓制你,也不鼓勵你,隨你自生自滅。不過外來文化要在美國生存,就不得不調整自己來適應這裡原有的文化。所以去中餐館吃飯,最常見的菜是檸檬酸甜雞。在號稱正宗的川菜館裡吃麻婆豆腐吃出甜味來也不稀奇。我不知加拿大以前怎樣,可是近十年來世界各地的移民每天一飛機一飛機地湧向加拿大,使得加拿大比美國更稱得上是一個移民國家。我剛到這裡的公司工作的時候,只有一個中國人,其他都是白人,我理所當然地認為他們都是加拿大人。處久了,才發現我們的軟件開發部其實沒有一個土生土長的加拿大人:兩個是前南斯拉夫的難民,一個是愛爾蘭人,一個是英國人,一個俄國人,一個是德國人,還有一個是美國人。在加拿大歷史最長的是我的前南斯拉夫的同事,已拿到公民身份,可以參加投票了。對於外來文化,加拿大的政策不是熔爐策略,而是多元文化政策。加拿大政府事實上鼓勵外來文化保持原有特色。多倫多有北美恐怕最大也相對比較現代的中國城,在那裡可以吃到與國內一樣正宗的中國菜。我所住的城市不大,可是除了冬天,幾乎每個月都有各種文化節:希臘,塞爾比亞,愛爾蘭……最有名的是傳統的德國的啤酒節,每年十月份持續整整的一個月,很多外地人開車跑來這裡痛飲最正宗的德國啤酒。德國傳統的十月啤酒節在德國恐怕正是時候,莊稼豐收了,秋高氣爽,氣候宜人,正是享樂的時候。可是在加拿大的這裡已經進入冬天,啤酒節上街頭露天表演砍木材的人還得脫成只剩單衫,兩個假裝爭執的木匠還得假裝不小心掉進裝滿水的大木桶里以製造喜劇效果,而觀眾穿着棉衣站在那裡還要打顫呢。 文化策略的不同造成了美國和加拿大對新移民態度的不同。美國現在的移民政策已經是非常保守。即使有幸移民到美國,新移民也只能自己靠自己,不要指望從政府那裡得到什麼特殊的幫助。而加拿大對新移民卻是積極主動,熱情有加。幾乎每個社區都有加拿大政府為新移民所辦的工作中心。那裡有專門的人員開訓練班指導新移民怎樣寫簡歷,怎樣面試。新移民在那裡可以用電話,可以用計算機,可以用傳真機。而所有的這些都是免費的。我所在的城市有一個“New Canadian Program”。新移民通常空有技術專長,可因為沒有北美工作經驗,所以很難找到第一份工作。這個program的任務就是聯繫當地的公司,推薦新移民去那裡免費工作三個月。公司得到免費勞力,何樂而不為;而新移民也有機會得到北美工作經驗,往往三個月以後幹得不錯的話就被公司留下了。我的兩個前南斯拉夫同事就都是這樣加入到我們公司的。 美國和加拿大雖然比鄰而居,文化傳統也大體相近,但是很多方面卻只有身在其中才能體會其中的不同。 我的公司總部在美國的加洲。去那裡出差,每天要工作九、十個小時,上班已是很緊張,下了班回到旅館,電視都不想看只想睡覺。公司總部里基本上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在公司熬夜是家常便飯。而在加拿大,工作就要舒服得多。因為法律規定每周的最大工作時數,而且每周每人都要填工作時間表存檔,所以我們很少加班。下班時到了五點半鐘公司里的人已經廖廖無幾。 美國人會說加拿大人懶,而加拿大人會說美國人不懂生活。 美國是個積極的和競爭的社會,像個莽撞而精力充沛的小伙子;而加拿大是個舒緩和更富有人情味的社會,像一個有閱歷的平和的中年人。 二百多年前美國為了獨立和宗主國大打出手,而加拿大卻一直和宗主國保持良好關係,實行了和平演變。直到現在,加拿大為表示對英國女王尊敬的“維多麗亞”節還是正式的國家假日;渥太華駐有女王委派的總督;在魁北克城每天的升旗儀式上一隻山羊是代表女王來檢閱的,氣質頗有皇家風範。有一次我對一個加拿大人恭維說:“加拿大人愛好和平。”他很能幽自己一默,說:“因為我們怕死嘛。” 加拿大和美國比鄰而居,不過似乎是加拿大很在乎美國,而美國卻不大把加拿大放在心上。在加拿大經常可以見到美國旗,尤其是在“九一一”以後;而在美國,我只在華盛頓的加拿大使館前見到過一次加拿大的楓葉旗。“九一一”的時候,加拿大人又捐錢又捐血,在國會大廈前上萬人為死難者集體哀悼。可是小布什發表演講的時候,感謝英國,感謝法國,感謝香港,感謝南朝鮮,所有該感謝的國家都感謝過了,就是沒提加拿大的名字。加拿大人不樂意了。第二天所有的加拿大的報紙都在頭版表示不滿:“我們只需要兩秒鐘。”可恨小布什到底太嫩,忘了分兩秒種來撫慰加拿大人。這件事在加拿大這邊廂是沸沸揚揚,可是美國人住在隔壁卻是渾渾噩噩一無所知。還是過了幾天,加拿大總理克雷蒂安訪問白宮的時候向小布什提及此事,小布什才趕緊解釋說因為美國把加拿大“Take for granted”,意思是我們關係這麼鐵,是一家人,不需要特別感謝嘛。加拿大人這才心理平衡。其實要說鐵,英國和美國才算鐵。二戰以後,英國對美國感恩戴德,美國指東,英國決不打西,要出錢出錢,要出力出力,兩人算是最鐵的哥們。而加拿大只是個和善的鄰居,偶爾會為土豆木材的貿易和美國鬧鬧小彆扭,最近又因為自己過於和善所以給恐怖分子可乘之機,從加拿大跑到美國作亂,引得美國鄰居頗有抱怨。除此而外,加拿大是個叫美國最放心的鄰居。不過美國也不像對英國那樣指望加拿大幫什麼大忙。一個和善的好鄰居而已,這才是美國對加拿大的“Take for granted”。 加拿大對美國的感情卻微妙得多。加拿大人很強調自己的“Canadian Identity”。餐館宣稱自己是真正的“Canadian Food” ,雖然我從來不知道什麼算“Canadian Food”;商店說自己是“Real Canadian store”,大概指自己的商品全由加拿大製造;而一種在加拿大非常有名的啤酒就叫“I am Canadian”。加拿大人強調自己的“Identity”而且對於美國漠視自己的極端敏感,其實正是加拿大生活在美國的陰影里的心理反射。 在加拿大看電視,除了本地新聞,看不出和在美國有何分別。早上可以看“Good Morning America”和“Today”,看新聞可以看CNN,晚上可以看我在美國就看慣了的情景喜劇“Sanfield”,“Friends”和“Fraiser”。其實很難分辨哪個是美國台哪個是加拿大台,因為所有的台都充斥着美國的節目。其中有一個電視台宣稱星期五晚上七點到十點是加拿大節目。其實只是試圖在周末擠出幾個小時的“Canadian Time”本身已經說明加拿大文化被美國文化所全面占領的事實了。加拿大幾乎沒有自己的電影,我倒是見過美國人在多倫多拍電影冒充是在紐約,因為旁邊的道具警車上明明寫着“NYPD”。在多倫多拍片可是比在紐約便宜多了。加拿大並不是沒有人才,只是所有稍有前途的歌星影星冰球明星……全到美國發展去了。Celin Dion其實在加拿大已經很有名,可是直到在《泰坦尼克》唱了主題歌以後,她才紅遍全球,怎麼能怪大家都往美國跑呢? 雖然生活在美國陰影里的滋味有點酸酸的,但依賴着美國,實惠卻也是大大的。作為一個大國,加拿大只有少量的軍隊,陸軍更是象徵意義上的。反正美國是不會和它翻臉的,那要軍隊幹什麼?可萬一有什麼別的國家攻擊加拿大怎麼辦?加拿大人很想得開:“We cry to American”,美國是不會袖手旁觀的。所以美國的軍隊就是保衛加拿大的子弟兵。沒有龐大的軍費開支,加拿大就可以把錢用在別處,發展福利事業。所以加拿大人人都有政府支付的醫療保險,我覺得有病得到平等的治療才是基本的人權;在加拿大也很少見無家可歸者,不像在紐約,一面是摩天大樓,一面是地鐵暖氣口凍得哆嗦的窮人。 看看美國,再看看加拿大,美國朝氣蓬勃,加拿大成熟穩健;美國給人機會和夢想,而加拿大給人平等和安全。 我喜歡美國,也喜歡加拿大。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