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utofin(我忘掉這個用戶的密碼了)
中文裡摻和着英文單詞說話好像越來越普遍了。有人看不慣說這是崇洋媚外。其實不必把問題上升到這個高度。兩種語言混合使用普遍存在於講多種語言的人群中,決不是中國人特有的。其中原因且做探討。
語言是交流的工具,學語言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跟着別人說,別人怎麼說自己就怎麼說。所以如果你處在一個英語環境裡你會很自然的開始講英語單詞。我聽說過一個老太太來美國看正在念書的孩子,有一次接電話別人問她孩子在家嗎,她說:“他下午有個meeting。”從這個例子你可以看出來,如果身邊所有人都把會議叫作meeting,即使是老太太也會跟着說。
學語言,忌諱的是你在心底里翻譯。一旦你進入了用英語思考的地步,英語和漢語在你心裡就是兩套系統了。他們之間並不溝通。用中文會說,用英文也會說,但是把英文翻譯成中文就難倒很多人了。翻譯反而變成一種有意識的行為。在你無意識的時候,以上面的例子,就會把“有個會”說成“有個meeting”。
那麼能不能說,這是你語言能力不強的一個表現呢?你英語不好,所以你才會用中文的語法說英文單詞。這種說法雖然尖酸刻薄,但應該也有一定的道理吧。無法翻譯的詞彙大多是專用名詞,我們聽到的摻雜的英文絕大多數是可以翻譯的。
但是,如果你讀一讀郁達夫,張愛玲等的著作,會發現他們也愛夾幾個外文詞,是不是他們的語言能力也不好呢?我不知道當時的社會背景,就不好講了。但我相信一個翻譯家比作家無疑需要能高的語言天賦。以交流為目的的語言要求並不是很高,但是在文學作品裡,除了人物對白,夾雜上外文真是讓我很難接受。這很影響審美。英文寫作里夾法文西班牙文是正常,但至少你從排版角度看沒什麼區別。而中文和英文在一起很不美。同樣,日本大量使用漢字也很不美,在漢字旁加上注音就更不美。
我想中英混雜對大多數人來說,鑑於大家都不是天才,是很正常的。那麼究竟有沒有崇洋媚外的一小撮人呢?也毫無疑問。我在雜誌看到過“有個聲音在我心底cry”,這個玩意兒……真是有點讓我瞠目結舌。你把話說到這麼噁心的地步,難免我對你的為人有懷疑。
http://spaces.msn.com/members/outof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