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個換匯的傢伙該給我電話了,因為搬家添置雜什,以及交房租等快把現金彈盡糧絕。最關鍵的是才發現國內信用卡在這不能取現——更要命的是,出國前百密一疏,把靈通卡的U盾沒帶上。靈通卡的網上銀行本來很靈通,偏偏轉帳要插U盾,看着帳上的錢不能變線,暗自叫苦。沒辦法只能呼救老媽了。
但手機遲遲不響,暗自擔心是否手機帳錢全用光?怪就怪在我卡爾加利(離這開車3小時)的研究生同學給我打了一小時電話,多年失散,特別親切,聊不完的話,訴不完的情。可惜,關鍵時候,我現在的電話不能用了。現在惟一的辦法是跑到ROGERS(當地電信運營商)充值,它們也可以在網上充,但只能用當地信用卡。而我剛到此地,還要足足兩星期才能拿到卡,方能開通方便法門。
一數錢包,只有60加幣了,不管它,充上40元,反正冰箱裡買的食品夠我吃一星期了,即使足不出戶也能當“坐家”。打通電話,才知老媽由於理財產品轉帳周期還沒給對方指定帳戶匯,暈菜。好在對方是多年老江湖,且相信我的信譽,不管有沒有匯人民幣,先打3000加元到我帳,明天就匯!
今天,現在,我口袋裡只有20加幣以及一堆有萬金卻毫無用處的卡。而且已經開出好幾張支票給電公司和個人(如果對方不能變現,銀行會向帳戶收取另外費用)。樂乎,悲乎?深嘆金融體制太不相同,盼望咱銀聯等早日連通北美,毫不遜色VISA 和MASTER!當然,更希望ICBC(工商)或者CCB(建設)的也能早日揚眉國際,否則即使有VISA 或者MASTER標記的依然給不出現金,只能支付隔日先換算美元再換算當地貨幣的雙重匯率!當然,咱好歹也有HSBC(滙豐),但人家照樣不認你的易士通,除非在當地辦理,但實話實說,用它來換取加幣還是不錯,畢竟不用通過美元轉,這是最後的一點樂觀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