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自己,直面挑戰 zt |
送交者: fraser 2002年10月31日18:56:09 於 [加國移民] 發送悄悄話 |
善待自己,直面挑戰 文/伊瑪·戴 生活不像想象的那麼好,也沒有想象的那麼壞;作為女性,珍重自己,就是珍重家庭幸福;給自己自信,就是給自己前途;即便遭遇挫折和不幸,你也應該—— 善待自己,直面挑戰 如果不是我親眼所見——那道道殷紅的傷痕,我怎麼都不會相信:家庭暴力真的存在,而且離我們這麼近。看着眼前目光呆滯、淚珠一顆接着一顆地滾落下來、茫然不知所措的女士,我除了陪着落淚,一時竟不知該對她說些什麼。找律師,尋求法律援助?或報警,要求政府保護?我們知道的她都知道,但她卻有自己的主見:儘管她已遭遇至此,她仍不想讓那個男人受到傷害! 我不能對她的決定有所抱怨,只是對她的軟弱感到些許遺憾。因為她是中國女人,她的基因里同樣擁有着為世人稱讚的美德——東方女性的任勞任怨。這位年輕的女士告訴我,她也是大陸新移民,2001年6月份來到多倫多,與結婚兩年多的丈夫團聚。坦率地講,自古就有“清官難斷家務事”之說,夫妻間的矛盾他們自己都爭論不清,更何況外人?所以,我也不想對他們誰是誰非論個明白。 也許那位丈夫自有他的難處,有他難以明言的理由?但是,再有理也不能對一個身高體力都明顯不是自己對手的女子大發“陽威”,將其打得傷痕累累,更何況那還是應該與你相守終生的夫人。誰會否認這種行為於情不通、於理難容?不知那位丈夫至今有否感到過慚愧、感到過臉紅。 在我過去的工作經歷中,曾多次出國採訪,也曾常駐國外工作,認識不少國際友人,每聽到他們對中國女人溫柔賢惠的恭維,我都會感到得意非常。記得幾年前我到莫斯科採訪,回國前幾位俄羅斯小伙子委託我給他們找中國老婆,理由除了“中國女人漂亮”之外,還有“中國女人溫柔體貼,對丈夫忠誠。” 如今想起來,我不免有些尷尬和悵然,不知道該為我們的美德自豪,還是悲哀。平心而論,大部分中國女人的傳統觀念重、思想保守,一旦結婚便聽其自然,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終日相夫教子、別無它求。原本這是很好的品德,我並不提倡妻子們放棄,但卻不得不提醒丈夫們要懂得珍惜。 我無意否認男人在社會和家庭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也知道他們事實上頂着多半邊天,但男人重要並不意味着可以忽視女人的存在,甚至不對她們給予應有的重視。我不否認自己是個“主張男女平等的女權主義者”。既是平等,又強調女權,豈不自相矛盾?我認為,在這個男人統治的世界裡,女人再主張平等也平等不了。所以,這裡需要矯枉過正效應:多強調些女權,女人的社會地位或許可以稍微合適一點。相信明理的男士也會同意我的觀點。 譴責過男人之後,我也想評估一下女人。在社會活動、家庭生活中,女士是否做到了自尊自重、是否真正活出了自己的尊嚴?我來多倫多半年有餘,有時在公共場所遇到個別華人女同胞,她們的形象真讓我汗顏。如果用灰頭土面形容她們可能有點過分,但是,那晦暗無光、愁苦疲倦的容顏豈是一個素面朝天囊括得了的? 是的,生活的確很難,對我們女人也不例外。我們不僅要四處尋找工作,還要照顧孩子上學、照料先生上班,同時還要為入不敷出的家庭開支費盡心計想辦法省錢。但這些都不是你可以放棄自尊、自暴自棄的理由。 可以想見,在家庭中,你不自信,就不會樂觀;你不樂觀,就不能帶給家人愉快、輕鬆的生活環境;在社會上,終日愁眉苦臉的你連自己都懶得看,還指望有誰會對你格外尊重?你該明白一個普通道理:不自信則一事無成。人的尊嚴既要求人們具備很好的內在素質,也從不否認要通過外在形象來體現。 哲人講的沒有錯,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在如今的社會,夫妻地位平等、相互尊重、樂觀向上是一個幸福家庭首備的條件。說起來簡單,真的做到其實很難。我們見到的很多新移民家庭不是丈夫自憫自憐,就是妻子自哀自怨,造成了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我見過這樣的女人,她們喜歡嘮叨,有時她們不假思索地就將生活中遇到的挫折統統歸咎於丈夫的無能,讓原本已感到無助的丈夫更加苦惱;我也有這樣的女友,她們愛虛榮、喜攀比,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不惜給丈夫施加額外壓力。移民到陌生的國家,對每個移民家庭來說都是挑戰,在考驗面前夫妻應該相互理解、尊重,而不是互相指責、抱怨。家庭鬧矛盾,逃不了丈夫的責任,也跑不了夫人的那一半。 錢不是生活的全部,錢也不是幸福的內涵。女士,切記這句名言:生活不像你想象的那麼好,也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壞。珍重自己,就是珍重家庭幸福;給自己自信,就是給自己前途;善待自己,讓自己樂觀面對一切挑戰。 |
|
|
|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