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9月4日,谷歌(Google)中國區總裁李開復在其博客上發表博文《再見,谷歌》宣布辭職並將自己創業。李開復的離職引起中國網友,特別是青年精英們的熱議。
李開復1961年在台灣出生,11歲時隨父母移民美國。1988年,他從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系取得博士學位後,先後在大學和蘋果公司、SGI電腦公司、微軟公司和谷歌幾個國際大公司任要職。對於李開復離開谷歌自己創業,中國媒體人王利芬不無感慨地說:他人生設計得真好。經過幾次國際大公司的歷練,最後回到自己的軌道上來,這是他對生命的尊重。那麼,在王利芬的基礎上,我再加一句:李開復生命軌跡的選擇是對上帝的回報。
我不相信他人生的每一步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因為生命的每一步不可能完全由自己掌控。但我相信有一樣東西是可以設計的,那就是:堅持不懈的信念。李開復指導自己人生的只有一個信條:跟隨自己的內心和直覺。其實,叩問自己的內心,並用直覺發現自己到底需要的是什麼,這是一切行動的出發點和關鍵。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接下來的一切努力就是許三多式的堅持。
什麼樣的事情值得你如此執著呢?是“意義”。哈佛大學課堂學生人數最多的幸福學教授沙哈爾 的方法很值得借鑑。當人們不能決定自己從事什麼職業的時候,他建議通過以下三個步驟找到它:首先寫下自己有使命感的工作,然後寫下自己喜歡的工作,最後寫下自己會做的所有工作。把以上三類工作分別劃在各自的一個圈裡,那麼,這三個圈相交部分里的工作就是你應該從事的工作。沙哈爾所說的“使命感”,就是“意義”。你不妨提前預設自己已經90歲了,然後回望自己的一生,看過的有沒有意義。最近,英國的一項調查發現,近80%的老人後悔自己虛度年華,年輕時沒有奮鬥。之所以特別強調“意義”,是因為,如果沒有“意義”,一旦遇到困難,你就很可能放棄。而困難一定會遇到的。人生為了有意義的事情而奮鬥,才不至於老大徒傷悲。
溫哥華的移民論壇上經常談論移民加拿大值不值的問題。我覺得,那就要尋找移民的意義。我覺得不應該簡單地理解李開復《做最好的自己》的人生意義,為了有意義的目的,過着簡單、寧靜的生活也是幸福的。 很多大陸移民是為了孩子而來加拿大的,這樣的目的也是有使命感的、有意義的。我的一個從大陸來的朋友,為了女兒,技術移民加拿大,在溫哥華當電工已經10多年了,每天下班後都很累,匆匆沖涼吃過晚飯就睡覺了。他頭頂的頭髮已經稀疏,人看上去已經超過他的實際年齡。但這個暑假,他們一家三口樂陶陶地入境美國,送女兒上與哈佛並列第一的長春藤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上學去了。我的這位朋友很幸福,他的人生也一樣有光彩。因為他不僅創造了一個生命,他還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奮鬥讓這個生命繁華。
無論是李開復,還是我這位移民朋友,他們的生命都是有意義的。上帝賦予他們生命,他們通過珍視生命而回饋了上帝的恩賜。他們都不會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