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大川
萬維讀者網 > 加國移民 > 帖子
北美人生:在多倫多享受沒“腳”的生活!
送交者: 瑤果園 2009年10月13日18:31:35 於 [加國移民] 發送悄悄話
都說在北美生活,沒有車就等於沒有腳。當人們得知我和先生來加六年半,竟從沒開過車,都覺得不可思議,然後無限同情地問,“那你們的日子可怎麼過啊?”

其實,當我們剛移民落地多倫多時,也和大家的想法一樣,以為沒有車沒法生活。於是早早地去考了筆試,拿到G1駕照。交通部規定,要想拿到G2,至少得等8個月的時間。托這規定之福,在這8個月期間,我和先生相繼找到了工作。一旦兩人都工作,生活頓時忙碌起來。初來乍到,工作壓力都比較大,加上生性疏懶,不願占用寶貴的業餘時間去練車,考車的事就這麼拖下來了。好在我的工作地點在DOWNTOWN,先生的工作在SCARBOROUGH的輕軌線上,於是我們就租了個地鐵旁的房子住下。之後的幾年,我們都換過工作,幸運的是(或者說“不幸的是”)工作地點都沒有離開地鐵線。後來買房子時,手裡的錢買HOUSE買不出個樣子來,買CONDO倒是可以在地鐵線邊挑一個全新的TWO-BEDROOM。就這樣,我們每年都打兩張TTC年票,成天象地老鼠一樣鑽來鑽去。雖然終年不見天日,但地鐵里冬暖夏涼,不用操心交通情況,還可以用乘車的這段時間打打瞌睡,看看閒書,想想心事,玩玩遊戲,不亦樂乎。

生活穩定下來後,學車買車的念頭忍不住又冒出來了。看看新朋老友都開上了車,甚至國內的朋友也紛紛買車,覺得自己是不是太落伍了一點。終於老公決定打頭陣。上全科,練散鍾,第一次路試,FAIL;再練散鍾,第二次路試,又FAIL。老公的信心大受打擊。而這期間,在我們每日傍晚散步過程中,親眼目睹了不下四起車禍。其中一起還作為目擊證人和警察打了回交道。眼睜睜看到受傷的那位昏迷着被呼嘯的救護車拉走,留下的那位呆若木雞地等着警察到來。這下,老公不但路考信心全無,對開車更產生了厭惡和恐懼。學車的事又一次擱淺了。

幾位好友聊起天來,看到我們這種狀況,總是恨鐵不成鋼:“你們這沒腳的日子可怎麼過啊?有需要用車就說一聲啊!”我們很感激朋友的好意。不過幾乎沒怎麼麻煩過他們。因為我們發現沒有車,也有沒車的解決之道。

有車的一大好處是買菜方便。華人離不開華人超市。周末買中國菜是千家萬戶華人的固定節目。我們有一輛最大號的小手推車。推着小車沿地鐵一直坐到 ST.PATRIC站,上下地鐵都有自動滾梯,出來走十分鐘就到了中區唐人街。就這樣,當新移民漸漸變成“半新不舊”的移民,都往北搬,都去“大統華”“ 大金山”等高檔華人超市購物時,我們還在中區唐人街轉悠。雖說單程得花個四五十分鐘,不過也沒了找車位的煩惱,也不用大包小包搬上搬下。沿途在地鐵里還可以看看免費中文報紙,倒也有省心的地方。加上住家附近的幾家西人超市裡中國貨越來越多,中國城一月一趟就可以了。

有車的第二好處是可以出去玩,隨心所欲,自由自在。在這一點上,我們自愧弗如,於是就加緊在城裡玩。HARBOUR FRONT的FESTIVALS、CENTRAL ISLAND的長長DECK、HIGH PARK、WOODBINE BEACH、ALLEN GARDEN的GREENHOUSES、DON RIVER的翠谷HIKING,等等,都是TTC可以到的地方,也是我們的常規游點。至於各類博物館美術館科學館則讓我們的冬天不那麼枯燥。想想世界各地的觀光客不遠萬里來到多倫多,圖的就是DOWNTOWN的特色。多倫多的觀光點都匯聚於此,自然有它值得留連的地方吧。而從FINCH地鐵站坐上賭場的車,還可以去尼亞加拉大瀑布。於是這世界奇觀一年四季的景致我們都已領略。

至於多倫多周邊的野趣,拜朋友的熱情相邀,也和朋友們一起 CAR POOL去過好幾個地方。新鮮地方開心是蠻開心的,只是看到開車人動輒四五個小時的辛苦與緊張,有點於心不忍。至於更遠的地方,我們就跟着旅遊團了。自由與辛苦是對等的。跟團不自由,卻也有不用操心好處。辛苦工作後真正的休閒,應該是不用操心的那種吧。要想尋求刺激,當然別論。

要是買了大件,能用小行李搬運車運的,我們就用小車運上TTC,頗為原始;或者就請商家送貨上門。好在不常買大件,一年偶為一兩次,尚可忍受。

有朋自遠方來,我總是頗不好意思地告訴他我們沒車,不能開車去機場接他們。老公卻熱情萬丈地說:“沒關係,我去接你們。然後咱們一起坐TTC回來。可方便了。讓你們也感受一下這裡公共交通的發達。”說來好笑,不論親朋好友來自北美還是中國,在“被迫”體會了一下多倫多的公共交通後,倒都很是稱讚。其實我心裡明白,這“公共交通”僅限於地鐵。地鐵線上的交通當然是最快捷的。要是轉上幾趟BUS,感覺就不會那麼好嘍!

真正考驗我們這種沒“腳” 生活的是孩子的降臨。當我的肚子一天天大起來時,朋友們個個正色道:“這下老公的該去練車了吧。有了孩子,用車的地方可就多了。”無奈老公那時正忙於準備一項專業考試。有限的業餘時間本來就不夠用,而我對他即使通過路考,能不能帶孩子上路很是懷疑。看來,還得找另類的解決之道。

首先我們選的婦產醫生是醫院裡的,而這醫院正好在我上班途經的地鐵線上。這樣我的產前檢查就很順路。其次我們熟記出租車公司的電話,口袋裡隨時可以掏出一把25分硬幣。結果生產的經過出人意料地順利。我竟然是坐着地鐵去醫院生產的。當時有跡象要生,我卻沒有一點痛感,為防萬一去了醫院,以為十有八九會被醫院打發回家。沒想到到醫院一檢查,就被留下了。出院是朋友來接的。後來的兒科檢查都是叫出租去的,這樣老公也不用請假。一個電話打過去,五分鐘車就在樓下等着了。小寶寶似乎知道咱家沒車,出遠門不方便,所以也挺掙氣,除了例行體檢外,幾乎沒生過什麼病。再往後,我發現離家步行五分鐘的地方新來了一位兒科醫生,這下看醫生就更方便了。

因為沒有車,我們為小傢伙買了輛很舒適的大三輪慢跑嬰兒車(JOGGING STROLLER)。這種車孩子坐着寬敞舒服,大人推着省勁。只是它太大,無法放進一般汽車的後備箱,所以不是父母們的首選。但這正適合我們。我常常推着孩子“遠征”一兩個小時,盡情享受戶外的陽光(和雨雪)、清新的空氣、安靜的小區、婉轉的鳥鳴......而我的體力耐力也隨之大增。

夏天來了,旅遊的心又開始痒痒。聽聽朋友從PEI王子島、落基山班芙開車歸來的見聞,還有什麼CAMPING、FISHING、COTTAGE,心裡真是好生羨慕。回頭看看自家一歲出頭的小傢伙,(對他來說,在家門口的小公園裡盪鞦韆和到大森林裡玩一樣開心。)想想沒車就沒有日常的汽車維修、保險、油費漲價之類的煩惱,這羨慕之情也就只停留在羨慕的份上,沒能進一步化為學車買車的動力。

其實,買車的真正動力是生存需要,是為了工作。我們因為幾年來沒有真正遇到這種需求,所以才有“耐力”挺到現在。我知道沒有“腳”的生活大概不是真正的北美生活,我知道沒有“腳”就錯過了很多樂趣。孩子一天天長大,老人可能要來探親,長“腳”是早晚的事。即使一時用不上,也還是應該學會開車。我只是想說,沒有“腳”的生活也是一種有特色的生活,並不象常人想像得那麼不堪。如果生活環境允許,它是一種簡單而省心的生活。在這種生活中也可以找到很多有“腳”人忽略的美麗。

事實上,哪一種生活沒有它自己的精彩和挑戰呢?哪一種生活不值得我們細細體會呢?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IngridGCH:贊贊溫哥華自尊的老人
2004: 請珍惜納稅人的血汗錢——也談安全注射
2004: 我的“臨時夫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