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加拿大 爸爸媽媽適合嗎? |
送交者: 輕不狂 2009年12月15日19:38:40 於 [加國移民] 發送悄悄話 |
移民來加國的人,最惦記的應該是自己的爸爸媽媽了,尤其是中國獨有的獨生子女們加入到移民的隊伍,剩下空巢的爸媽在家裡,無法照料無法盡孝,好在現在科技發展,網絡、電話、視頻好像讓距離縮短了,但也只能衝着遠方的爸爸媽媽呼喊一聲:你們好嗎?又有多少孩子體會到空巢老人的苦痛? 坦率地說,茜茜是很孝順了。公公婆婆都是高級知識分子,兩個兒子一個在美國,一個在加拿大。茜茜嫁給了小兒子。小兩口移民加拿大後,很快就幫老人辦了移民。他們在加拿大11年,老人中國、加拿大兩地跑,在多倫多跟他們住了至少有5年。儘管是一家人天倫之樂,已經80多歲的公公還是萌生了落葉歸根的想法,堅持要回去中國。臨別前,老人們的一席話讓茜茜和老公很是窩心。老人說:這一走,不知道還能不能再見面了。希望你們都好,也知道你們在國外的移民生活不容易,我們不好再麻煩你們了。在國內我們去世了,也不用跑回去了,等有機會回去了上上香吧。 說到這裡,茜茜的聲音都有點哽咽。但身在遠方能做什麼?除了打電話還是打電話。但這是老人們最需要的嗎?她講了兩個故事給記者,國內的一對高級知識分子,一雙兒女都是博士很有成績飛得遠遠地,老兩口一輩子都是周圍朋友羨慕的對象。但到老了卻改變了大家的看法,原來老先生去世後,沒見到孩子回來奔喪,老太太估計是太過孤單,在先生去世20多天后也跳樓自殺了。另一個朋友做地產發了家,老父親生病了,找了三個人專門伺候老先生,但一個月也見不到忙碌的兒子,老先生指着醫院裡那個被兒子親自照顧的農民說好生羨慕他。 說完這些,茜茜也感嘆,現在經濟條件也好起來了,要多回去看看老父老母。公公婆婆臨走前,她一再表示,等老人在國內住煩了,想念孩子了,還回來住。但她自己也知道,老人不會再回來了。父母一輩子不容易,也許等我們這一代也老了才能更清楚地體會到老人孤獨的心。誰讓我們選擇了移民這條路呢?
加拿大老人公寓裡的中國爸媽 芳芳的全家都移民過來了,哥哥、妹妹和爸爸媽媽。年邁的爸爸媽媽過來6年了,和妹妹一起去住在溫莎。老兩口沒有收入,每月有政府補助100多塊,兄弟姐妹都還在奮鬥,也很忙碌。老兩口就在溫莎找了一家老人公寓住了進去。因為沒有收入,沒人每月只需繳納180元的費用即可。記者問芳芳老人愉快嗎?芳芳說老人公寓裡有不少中國老人,還算好吧。政府負擔了全部的醫療費用,也沒有什麼後顧之憂,老兩口計劃住夠十年,據說每人每月可以得到1000加元的養老金,就算安頓住了。這對西人可能是不夠,但對節儉的中國爸媽足夠了。唯一不好的是老人吃不到中國食品。不過等熬過十年拿到養老金,他們就得從老人公寓搬出來,因為一旦有養老金,公寓的費用也就高了。到時候只能跟兒女一起住吧,好在兄弟姐妹都在,不然也麻煩。 移民適合老人嗎? 不少人在移民加拿大的時候,在憧憬美好前程的時候,也都考慮到父母的未來,尤其是一代獨生子女。把老人也移民過來,加拿大對65歲以上的老人又是全免費的醫療,不是很好嗎?但不少老人真正來到加拿大,卻並不像孩子們想象得那麼快樂。一些來探親的老人,原本簽證半年,住了一個月就吵着要走,一對夫婦曾經跟記者說,在這裡像坐監獄。是呀,從儘管髒亂但熱鬧快活的中國,來到好山好水但好寂寞的加國,讓老人們改變多年的生活習性,談何容易?單是長途的飛行對上年紀的老人就是不小的折磨和負擔。朋友小馬的爸爸來探親期間腦溢血,半身癱瘓,不但讓兒子媳婦負擔加重,他自己也受盡苦頭。回到中國後回憶這一切,老人說:如果不去加拿大探親也許就沒有這麼快出事呀。 在陌生的環境沒有朋友是老人面臨的更大的問題。現在中國的社區里老人活動不斷,城市醫保也有了極大改善。不少城市公交、公園對老人都是免費,在熟悉的環境裡老人們盡享晚年。來到加拿大,每天只能面對孩子們,每個移民的生活都不容易,看着孩子那麼辛苦,自己也幫不上忙,多倫多冬天皚皚白雪封門,出個門都難,怎麼熬過這樣的日子?記者經常去社區游泳,每次都碰到一個看上去有60多歲的奶奶,一個人悶頭游泳。記者過去搭話,她竟然高興地說謝謝你,謝謝你跟我說話。她是南京人,和老伴一起過來照顧生孩子的女兒。老伴呆了一個月就堅持要回國,留下她再陪伴女兒幾個月。女兒很孝順,知道她寂寞,每周都送她來游泳。記者問她覺得加拿大好嗎?她的回答是一點也不好。對老人來說一點也不好,比國內差多了。
|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