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上學校——兼論美國的初等教育特點 |
送交者: 樓蘭 2003年07月05日17:28:01 於 [加國移民] 發送悄悄話 |
我離開中國之前,剛費了不少勁把三歲半的小女兒送進北京一家挺不錯的幼兒園。一年多之後,當我在美國再見到她時,感到國內良好的幼兒早期教育已對女兒啟蒙非淺。可我們這些初來美國的父母卻失去了往日在國內的地位關係又沒錢,對能否讓孩子在這個國家受到更好的教育真是茫然。 義務教育普及全國 經過多方諮詢,發現美國這個所謂教育高度普及的國家確實為所有學齡兒童提供從小學到高中的免費公立學校教育,美國的公立學校完全是政府出資,不僅不收學費,連書本都免費供應,低收入家庭的學生還可以獲得免費早午餐。因此孩子們不論家庭貧富都能享受十二年制義務教育。美國的學校體系與中國有所不同,有些州的公立小學除了一至五年級外,下面還設有兩班幼稚班(KINDERGARTEN),因此四歲的孩子就可進幼稚小班,下一年升入大班,六歲時則正式上小學一年級。幸虧如此,在國內還是幼兒園年齡的四歲半女兒已能進入免費的美國公立小學了,因此我們不必為她的托兒費發愁。我們居住的波士頓地區還是美國公立學校和雙語教學的誕生地,教學系統完善。不過那時女兒的中文已呱呱叫,英文卻完全不通,而且她對陌生的環境尚懷懼怕,表示先不想去上學。我們考慮 不必給孩子太大壓力,反正她還未正式上小學沒有怕落課的擔憂,而且她爸當時剛來美國尚無工作可以在家陪伴她一段,就沒有急於聯繫她上學之事。 幾個月後,整日在家沒什麼小朋友可玩的女兒已感到孤獨,只要帶她出去兒童遊樂場或公園博物館等有其他孩子的場合,她一定要和並不相識的小朋友們玩上一會兒,就是到兒童醫院看病,她都想和那些歪歪倒倒手腳不全的小病號玩。我們告訴她如果去上學就能認識很多小朋友,這一次她很痛快,自己提出要去上幼兒園了。 幼兒教育啟蒙為先 我一直清楚地記得第一次送女兒去上美國學校的情景:我陪她乘校車來到學校,這是一家有中英雙語班的公立小學,但雙語班講的是廣東話,在北京生長的女兒還是聽不懂,因此她寧可上普通英語班,我們選這家學校只是為了必要時能有中國老師來幫幫她。女兒班上的老師是位黑人女士,約三十初頭年紀,身材和相貌都不出色,聽說女兒幾乎不懂英語,那老師先皺了眉頭。老師召集小朋友聽故事做遊戲,女兒的兩眼卻總是望着我,我撤退出門時見到女兒眼淚汪汪,可我只能下狠心揚長而去。幼稚班只上半天課,等我乘公共地鐵剛回到家,送女兒回家的校車也到門口了。問女兒第一天上學的感想,媽媽走後有沒有哭,她說:“我想哭也沒用,只得靠自己了!”問她是否還願意去學校,得到了肯定的回答。 對工作學習繁忙的父母來說,半日制的幼稚班實在解決不了多少托兒問題,每天只有不到三小時,還不夠來回接送她上校車耽誤的工夫呢,不過這卻是孩子集體生活的適應期,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識啟蒙期,尤其對剛來美國的外國孩子來說,在以聽說訓練為主的幼稚班時期練好了英語,也免得上小學之後跟不上班。美國的幼兒班完全是育教育於娛樂之中的啟蒙式教學,整天說說唱唱,聽故事塗顏色,看起來沒學多少實用的知識,可孩子們還是在遊戲中學會了數字、英文字母和一些單詞,還跟着電腦學拼讀發音。女兒從幼稚班畢業時已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日常詞彙比我還多,並作為班裡的優秀生獲得了獎狀,也交了不少小朋友,性格變得開朗了,那位其貌不揚的黑人女教師還真教育有方! 鼓勵創造列為首要 女兒該上一年級了,我們為她換了一間學校。原先那間學校因有中英雙語班,因此亞裔(主要是華人)學生占了一半,其餘的學生中有不少黑孩子。在美國這個多種族的移民國家中,孩子們從小就得學會與各族裔小朋友友好相處。我對黑人弟兄並無歧視,更不敢小看自己的華人同胞,不過考慮到女兒英語已過關,用不着再沾雙語教育的光,而且一些黑孩子有時確實會欺負外族人,女兒生性文弱內向,我們怕她受了欺負也不敢說。新的學校是波士頓公立小學中白人比例最高的一家,但她班上的同學仍呈現着種族多元化色彩。 女兒一年級的老師是位四十多歲的白人已婚婦女,和藹可親舉止高雅,但我最讚賞的是她的教學方法。記得開學不久,老師給家長們寫了一封信,除了說明本學年的教學計劃外,還格外關照家長不能對剛開始小學學習的一年級學童要求過高,比如說不能要求他們每個單詞都拼寫正確,若出了一點拼寫錯誤就橫加指責,學生們就會因怕出錯而不敢用沒把握寫對的字詞。老師指出:“一年級的教學重點在於啟發學生思路,使他們初步掌握用詞作文能力,擴大詞彙量,因此要鼓勵他們儘量使用更多的詞彙,至於拼寫準確性則是逐步糾正的過程。”這一點反映出中美教育方式的極大不同,給我留下很深印象。回想當年我們上小學時,一開始就得一絲不苟把每個字寫對,作文或考試中每個錯別字都得扣分,這雖有助於迫使學生儘快掌握字詞的正確寫法,但是否也壓制了孩子們用詞的創造性呢?而這種灌輸式教學法在中國已根深蒂固,連我寄了引以為驕傲的女兒最初的英語作文回國,都被她在國內的外婆挑出幾個拼寫錯誤,並奇怪這種錯字頻出的作文怎麼還能被誇獎?我只得通過長途電話和寫信不厭其煩地向國內親友解釋美國的教育注重的是思路與創造性,而不是個別字詞的準確。女兒的作文常因思路新穎語句活潑流暢而受老師表揚,至於拼寫錯誤雖然每次幾乎都難免,但她錯過一次的字詞經老師改正後就永遠不會再錯。這種方法使她非常勇於使用新詞難詞,也使她由此學會了許多課堂上還未教的詞彙。一年級結束時,她班上的每個小朋友都“出版”了若干本“著作”。這也是那位老師的一個好方法,她將孩子們的作文打印在紙頁上,裝訂成冊,再讓學生本人配畫作圖,還象煞有介事地附上“作者簡介”並貼上借書卡放在班級圖書館中供全班學生借閱。剛上了一年小學的女兒居然出了七、八本圖文並茂的小書,真讓我們不敢相信! 設施優良啟發有效 教育永遠是項耗資巨大的事業,美國雖富,教育經費也仍然沒有滿足的時侯,尤其公立學校的教育質量常受到社會各界的質疑。作為有孩子在公立學校上學的家長,我們也是慢慢才體會出美國初等教育系統的優缺點。 客觀地講,美國學校的物質條件普遍比較好,校舍寬敞,設施齊全,裝備現代化。開始我很奇怪:美國幾乎所有的中小學都只是一棟樓房,旁邊沒有操場,若有片空地也是停車場,那麼學生們到哪去上體育課呢。後來才發現這完全是老中的土眼光,人家的學校都有室內體育館,起碼有一兩個籃球場大,夏有空調冬有暖氣,四季的體育課風雨無阻全在屋裡上,難怪美國人從小就受到良好的體育教育,成為一個熱愛運動的民族。由於學校的設備好,電腦、科學等普及教育程度也比中國要高,女兒上完一年級時電腦玩得已比我還油了。學校的營養餐也值得稱讚,每人一份密封包裝,衛生而科學,每月還有張食譜,收費也很便宜,我們起初因收入低,女兒還享受了兩年免費飲食。 美國的啟發式教學也確有特長。例如我們當年在中國上常識課學到植物生長需要陽光、空氣和水時,往往是老師照本宣科,學生死記硬背、而美國的教學則完全不同,女兒上二年級時曾說:老師拿了三個花盆分別種下種子,兩盆放在窗台上,其中一盆每日澆水,另一盆不澆水,第三盆雖澆水卻放在不見光的柜子裡;一星期後,三盆植物景況各不相同,老師請同學們自己總結這是為什麼,孩子們都爭相發言各抒己見。我記得女兒回家後還很興奮地描述那幾盆植物,而且用她自己的語言把植物生長三要素說明得那麼準確生動!通過這種從感性啟發到理性深化學到的知識孩子們似乎永遠忘不掉,在這種教育下成長的美國學生也比較善於自我總結而且動手實踐能力較強。 不講紀律提倡冒進 不過,美國學校的問題也是顯而易見的,主要的一點就是太自由,這當然也是美國這個所謂的民主自由國家的通病,所以美國人對此習以為常,但對我們這些從一個提倡“師道尊嚴”的國家中出來的父母來說,學校究竟是個管教學生的地方,老師應該和藹友善,可該嚴要求之處也不能放任自流;反過來學生也應尊重師長,聽從教導,不能沒大沒小。美國的學校里卻完全沒有這一套,老師試圖成為學生們的朋友,對學生鼓勵為主而很少批評,更不命令學生一切聽自己的,因此如果學生覺得老師講得不對可以發表不同看法,不管這學生說得對否老師都會表示感謝鼓勵,下次學生們就更愛挑毛病了。要我們看這是鼓勵孩子從小當眾頂嘴,養成習慣那還得了!可美國人覺得這是培養孩子的民主意識,因此他們長大後嘴上沒有把門的真正的暢所欲言。 另外美國人從小灌輸的是法制觀念和禮貌教育,“請”(PLEASE),“謝謝”(THANKS)等禮貌用語是從呀呀學語時就習慣講的,如果破壞公物或打架傷人,孩子們會自然意識到是種違法犯罪行為。但在中國學校一貫強調的組織紀律性在美國根本不提,雖然學校也有條文校規,可對違章者卻少有懲罰。這就要求老師頗有涵養,課堂往往熱鬧得象超級市場,越活躍的學生越被認為是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我的女兒性格內向文靜,若在國內一定是個遵守紀律的好學生,可美國老師卻常認為她參加課堂活動不夠積極,經常她明知答案卻不搶答就讓別人占了先,有問題又不愛問,要不是老師對她的聰明智慧有所了解,準會被認為是反應遲鈍。 我們中國人往往性格含蓄出言慎重還愛面子,答案不想得萬無一失不會發表,問題問多了又怕別人以為自己笨,許多來美國上大學讀研究生的成年人因有此傳統在學業上亦會吃虧。我念研究生時,不少門課程(尤其文科)的評分是作業和考試各占三成,而參與課堂活動卻占四成,就算你作業和考試百分之百正確,總評也只能得六十分。而中國學生一般都不善於在課堂上爭相表現,這到不光是由於語言的問題,更是一種既定習慣,我們在國內上學時都是老師講學生聽,如有提問也得先舉手,老師點到才有發言權,哪有大堂之上與老師或其他學生搶着講話的?而這積習卻往往使中國學生的總評成績受影響。 中國小孩子也或多或少受到家長的言傳身教,活躍冒進精神比不過美國同學,我們當父母的對如何引導孩子的社會活動能力實際上很是矛盾:一方面希望孩子能具有與美國人平等競爭的能力,不要因過於羞澀溫文而吃虧;另一方面又覺得如果孩子真象美國人那樣瘋瘋顛巔,會讓我們看不慣,尤其女孩子總得文雅些為好吧!因而許多華人家長在不同的場合會給孩子不同的指示,有時恨不得是逼着他們去競爭--象顯示學習成績或才藝的各種比賽,一定要子女參加並得好成績;有時又會指責他們太瘋或參與太多社會閒雜活動--生怕孩子變得象美國人一樣不聽話。這種矛盾的雙重文化教育會使年幼的孩子非常困惑而無所適從,這也是移民僑民和少數族裔兒童會出現成長期心理障礙的原因之一。而學校的美國老師不可能了解各族裔學生的不同文化背景及特點,來美國不久的家長們又對學校系統 知之甚少因此不善於與學校配合,所以在環境轉變和文化差異中如何讓孩子受到正面教育還真是個嚴肅的課題。 無統一大綱 教師各顯其能 許多華人家長認為孩子學習成績好就行,並以此來衡量學校教育的好壞,因而對美國過於放鬆的教育方式頗不以為然。我對此亦有同感,尤其我們中國人注重從小打下紮實的數理化基礎,而美國小學的算術教學實在是不敢恭維,女兒上到四年級,讓她算算買東西找錢還是一筆糊塗帳。另外美國學校中每個老師總是教同一年級,因此學生升一級換一位老師,這對老師來說備課容易,但對學生說來就得適合不同教師的不同教學方法。尤其是美國學校根本沒有統編教材也無統一教學大綱,每個學校每個班所用教材全是老師根據自己喜好而選購的,因此別說轉學升級時課程銜接不上,就是同校同級的不同班也可能用不同教材有不同進度。這簡直是民主自由得過分了點。 我的女兒二年級時因搬家又轉了學,新學校雖然各方麵條件都比原校好,但女兒感到數學課太慢,她本已學到千位數加減法並開始學乘法了,可這裡的二年級還在兩位數加減法上打轉。但美國學校好的一點是“因才施教”,當女兒的老師發現她數學能力超過其他學生時,就對她單獨教學。特別是她三年級的老師竟是位博士,這位未婚的老小姐面貌嚴肅,開始女兒似乎較難與她親近,然而那老師卻非常擅長數學教學,全班不過十幾個學生卻被她分作四個不同水平的數學組,最高班只有我女兒一個人,採用的教材確實很有深度,這一年女兒的數學提高很快,加減乘除都會了,而且還對智力開發性的數學遊戲頗有愛好。 我們剛對女兒的數學基本功鬆了口氣,她升級換了老師,這位四年級老師不再分等級教數學,為適應大多數學生的水平,教學進度可想而知。幾個月後我讓女兒做除法題,她竟然忘了如何算,還振振有詞地說:“我三年級學過除法,可四年級沒再學,所以不會了。”真是誤人子弟,怎麼能越學越退步呢?但不能說四年級的老師不好,而是每位老師有其教學重點和擅長之處。四年級的老師擅長的是人文史地教學,一學年中學生們做了好幾個工程浩大的“課題項目”。 科技史地課題五花八門 所謂“課題”(PROJECT)也是美國式教育的一個特點,每項由老師出大題目與要求,一般都既 有要寫的又有要動手做的,而具體內容和形式則由學生自選回家完成,一兩個月後交貨,因此八仙過海每人做出來的都不相同,儘可能地發揮個人創造性。我女兒從二年級起就開始做這類課題項目工程了,命題五花八門,一會兒上天一會兒下海,但都與科學教育有關,學生們通過這些項目既學到了知識又增長了動手能力和美工技藝。 記得女兒二年級時的第一個大工程是有關太陽系的,要求寫篇有關太陽或任一行星的報告並做個模型。帶回家完成的課題無疑得家長幫忙,我也為女兒的工程建築動了不少腦筋,光買材料的錢就快夠買套現成的太陽系模型了。但女兒說老師要求必須是自己做的,不能買現成的,咱們當家長的當然得對此表示支持。女兒做的模型是個展示箱--在一面開口的紙板箱內裝上宇宙背景,用線吊着搖搖晃晃的九大行星。我們自我感覺良好地認為她這課題工程交上去準會鎮人一頭,可女兒回家後興致勃勃地形容別人的作品:“婕妮的火星還會亮呢 !”“安吉拉的地球是個靠墊枕頭,她說以後她可以枕着睡覺。”“湯姆的媽媽幫他把模型送到學校,你猜他們做的是什麼?”--原來那孩子的九大行星是一盤烤點心,他母親並建議展示過後就由大家分享,我女兒也嘗到了天王星或是海王星的滋味。我們不得不對美國人的思想活躍和創造性強甘拜下風! 四年級時女兒的學校組織學生參觀了我們所住市鎮的歷史名勝,然後老師就要求學生做與這些本地歷史遺蹟有關的課題。為了女兒的課題我又專門開車陪她把本市所有歷史勝地轉了一遍,這使我這當家長的也受了一次“美國歷史主義教育”。常以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為傲的中國人原先以為美國是個沒多少年歷史可談的新國家,而陪女兒參觀一圈之後我發現就在我們所住的這個小市鎮也居然有眾多的歷史古蹟(儘管不能與中國之“古”相比):出過兩任美國總統和若干名人,還是美國第一條商用鐵路和第一個煉鐵作坊的所在地,當我看到美國這個先進國家的大工業竟然是在某家後院的一堆石塊中誕生,真是感慨萬分!我很感謝學校的老師不僅給學生們還為他們的家長提供了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更為女兒及其同學們的成績而吃驚:女兒的一篇圖文並茂的報告簡直象本市歷史名勝旅遊指南,得到老師同學和校長的一致讚揚,後來還被一位當中學老師的朋友拿去為其學生當範文;女兒選了以美國第二任總統阿達姆斯命名的一棟歷史建築做模型,起先我們真發愁她怎麼做得出這座有三個尖頂模樣複雜的樓房,讓她選個建築結構簡單點的來做,她卻非要知難而進!也虧她想得出用硬紙板造房子,剪開透明的塑料可樂瓶當窗玻璃,雖然當父母的也得為孩子搭把手,我幫她刻紙板以免她割了自己的手,她爸用上修房子的建築材料為她的作品膩縫兒,但所有構思設計造型上色都是女兒所為。全校四年級四五十名學生的作品擺滿了圖書館,象個建築造型展覽。孩子們不是苦讀書本而是通過身心投入的感性過程了解了歷史,也增加了對住區的感情。看到這些,你也不得不承認美國以啟發創意實踐為主的教育方針確有其成功的一面。 做完人文歷史又做地理,接下來的一個課題項目,老師讓全班學生抓鬮,在美國五十個州中每人選一個州立項。女兒抓到個“內不拉斯加”,我們起先甚至不知道這地方在哪兒--原來是位於美國中部的一個農業州,地廣人稀,無什麼引人之處,也就更難把課題做得生動有趣。女兒為沒抓到她感興趣的州而掃興,但也不得不跑圖書館借書,回家後為完成課題工程而努力。這次老師發了一張單子,列舉每做一件可得幾分(如畫州花州鳥州旗每個一分,寫份旅遊指南或報告三分,做個景視箱四分,繪製地圖三分等),每人可選做若干項但一定要湊夠三十分。這項課題完工後女兒分了幾天才把一堆產品陸續送到學校。我們覺得這些項目真使學生及家長學到不少東西,首先若不是她的地理課題,我們可能永遠不會了解有“玉米皮州”之稱的內不拉斯加這類土得掉渣也相對較窮的州,但現在我們全家都希望有朝一日去看看那裡沙丘農田牧場的田原風光;其次是 鍛煉了孩子們獨立研究和思考的能力,每人一州彼此之間無法互相抄襲借鑑,為搜集更多資料得去圖書館查閱,使他們從小學會利用社會信息資源;再者每個課題項目都離不開美工製作,培養了動手能力和美術修養,為了把一個沒什麼特色的州弄得美觀有吸引力,十歲的女兒真沒少動腦筋,她做的產品地圖是立體的,在州地圖上粘上立體雕塑:有的是她現有的豬牛馬雞等小玩具,也有她自己用膠泥捏的玉米雞蛋牛奶罐,還有用樹枝枯草做的麥子捆乾草堆油井架等。 女兒五年級時進了全市小學試驗中心,即為好學生設的強化班,所做的課題就更深入而多樣,題目也都由學生自己獨立制定,以便最大限度地發揮每個人的自主創造性。女兒的課題從人類未解之謎、智能遊戲設計、到法國印象派畫家蒙納、美國前總統肯尼迪等, 她從做課題的過程中所了解的知識有許多我們家長也不知道。記得在試驗中心學生成就展示時,該班教師說:“一些學生甚至用了我都不熟悉的技術,如電腦網絡、電視錄像、聲光控制等來做複雜的選題,因此我都自愧沒有資格為他們評分。”但毋庸置疑,學生們的成績是來自老師有效的啟發培養。 少留家庭作業 培養實幹能力 美國的學校每日家庭作業很少,象小學校規定:周一至四每天的作業量不能超過二十分鐘,而周末和節假日則不留作業。開始我們真覺得這是慣養學生的懶惰,每天的作業一做完,孩子們就是玩或者看電視。但自從女兒開始作各類課題項目,我們發現這是一種更靈活的家庭作業方式。課題交工的周期一般較長(三至八周),但要做得好還得學會安排時間。我那十歲的女兒還是不太會抓緊時間,往往前松後緊,到截稿期的前一晚常忙到半夜睡不成覺,我們家長也得陪着,讓她做簡單點她又不肯。我們便告誡她下次接受教訓早些完工。 從小學就做的“課題”是美國式教育中一種培養全面技能的方法,上中學後這類項目更多,而且更加與社會或科學實踐相結合,或者得走出門去做社會調查,或者需經過周密的科學實驗得出結論,許多選題老師根本沒講過,全是學生自己根據興趣和特長來選擇。象美國每年舉行的高中生西屋科學獎競賽,都是學生們各顯其能,有些項目還創造了專利或被實際應用,而中學老師往往已指導不了學生的這些課題,因此學生要自己去找有關方面的專家教授請教或聯繫大學公司或醫院的試驗實做試驗,許多學生是以自己為這些單位做義務工作來換取動手經驗和設備使用權的,因此在學科學知識的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社會聯絡能力。因此美國很少有“高分低能”的學生。 女兒在四年級的一年中人文史地方面的知識大增,我們不再因數學進度慢而怪她的老師,而是覺得這位胖胖的女教師的教學方法也頗有可取之處。並開始體會到,每年換老師雖有弊也有利,可以讓學生適應不同的教育方法,從不同的師長那裡吸取多方面的知識。據說這種方式的另一目的是讓老師學生都結交更多的人,因此 每年升級時不光換老師,同年級幾個班的學生也要打亂重新分配,孩子們每年都會有些新同學。美國人的觀點是,如果學生們總對着同一張老師的面孔會感到厭倦而影響學知識和抑制創造力,而老師和學生相處太久也會因成見較深而不易給予公平評價,有時一個老師教不好的學生換了老師後會有改變。也許是從小有這種環境,美國人與不同人交往的能力較強。 有教育界人士分析中美教育方法之差異時指出:如果把教育的全過程分成“教”,“學”,“做”三階段,那麼中國強調的是教與學,而美國注重的是學與做,其實都不夠全面,若能二者結合則是最完美的。可能美國的華人孩子在學校與家庭雙重影響下,無形中受到了中美混合式的教育,因此學業普遍較為優異。 褒貶從不過度 出類切莫拔萃 美國與中國學校的另一不同點是褒貶觀。中國人擅於批評也愛表揚,小孩子一上學就在表揚與批評中成長。好學生總受表揚嘉獎而洋洋得意;不爭氣的學生則老挨批評在眾人面前抬不起頭來,甚至連家長都跟着丟臉。美國學校卻完全不是這樣,老師在公開場合對所有學生以鼓勵為主,卻很少重點表揚某人,對有問題的學生更是私下指導絕不會當眾批評得他無地自容。開家長會是老師與每位家長單獨預約,個別交換意見,每個學生的優缺點只告訴其本人的家長。這種作法與美國人注重隱私權和提倡平等待人尊重人權有關,如果老師對學生批評過份而引起不良後果,家長甚至可以去控告。 如果說當眾批評會讓人下不來台為少兒造成心理創傷,那麼表揚總是好事吧?美國人對此也不以為然,他們認為對某人表揚多了會助長其傲氣同時也暗示別人比他差,從這點上講,公開表揚與批評起的作用是一樣的,會增加學生間的不平等感。我們中國家長習慣了國內的一套,總喜歡孩子多受表揚,有時女兒作了很好的課題或畫了出色的圖畫交到學校,我覺得她一定出類拔萃,常會問她老師怎麼評價,她回答:“老師說挺好(NICE)。”再問她老師有沒有說你的比別人的好,她會不耐煩地說:“老師對誰都說好,幹嗎要說我比人家好?”她考試之後,我們也會問她是否考了全班最高分,或者班裡有幾個人全對。她則滿不在乎地聳聳肩說:“我怎麼知道別人考得怎麼樣?”老師總是把考捲髮給學生本人卻不講評成績,如果自己不顯示,別的同學也不會問,美國人從小習慣了不去追問別人的私事。時間長了,我們家長也意識到這是美國的一種風格,美國教育從不在學生中做橫向比較,而認為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主張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個性單獨培養。因此每個學生都有長處和短處,並不感到某次考試優秀或得了項獎就高人一等。女兒每次得了獎回來從不炫耀,有時還是學校來電話通知我們才知道,問起她當時發的獎狀何在?她翻半天才找出張皺巴巴的髒紙,我們對此哭笑不得。不過想來她看輕功名未嘗不是好事。 我的美國同事告訴我:美國的自由民主制度使人們對任何事都可以有不同的衡量標準,不相信有十全十美的人或事。在學校里,並不一定學習好的學生就被認為優秀而受人敬佩,相反,如果把一個人說得完美無缺則倒有反面諷刺意義,顯得鶴立雞群。青少年最怕孤立,因此也不願老受誇獎以免別人對自己另眼相看。這與中國的習慣真是大相徑庭!一些剛從國內來的孩子以往聽慣了表揚,來美後發現老師並不總夸自己因而不愉快,便想方設法顯白自己討好老師以換取表揚,不太懂美式規矩的華人家長也鼓勵孩子出風頭爭嘉獎,殊不知這是把孩子送上被孤立之路。我的女兒現在就已經很不願意聽她比別人更棒之類的話,她一點不覺得表揚誇獎是好事。她得過多次繪畫比賽獎,令她興奮的是能得獎金和獎品,而對獲獎本身或登報上電視全然無所謂,真是金錢物質第一的實用主義--美式教育的結果。 考核能力 測試智商 四年級的學生要參加所謂“加利福尼亞考試”,這種由加州率先進行並推廣到全美國的考試,分別在四,六,八年級時進行。這不同於國內的“統考”,而只是一種測試學生智商與能力的考核。女兒考完說“容易得很”,考題看似簡單,都是些基本知識,復蓋面卻極廣。有趣的是其評分方法,女兒的總成績是99%,表示在參加此次考試的一百個人中,她名列九十九人之前,這實際上是最高分,但並不表示她全對。因為如果大家考得都不好,矬子裡面拔將軍,她還是可以列在其他人之前。這種評分方法可以檢核比較學生的基本能力高低,而不會因大家都沒得高分而認為所有學生都無能。美國的許多考試,如初中生的SSAT,高中生的SAT等都是這樣評分。美國沒有升高中或上大學的入學考試,但SSAT和SAT卻是好高中和大學錄取學生時需參考的重要成績,如果學生能名列百分之九十幾人之前,顯然是個人才,進名校得獎學金都有門。 我女兒只是四年級小學生,這次考試成績好給她帶來的益處是,五年級時可以到全市的小學試驗中心每周上課一天,接受專門為高能學生設置的課程培訓。這機會對我們中國家長來說當然求之不得,但學校還是發了封信徵求家長同意與否的意見,據說還真有美國家長不願讓孩子接受強化學習,以免使孩子負擔太重,而老師只能建議卻不能命令學生去上高能強化班。我對此頗有感慨:人說如今在中國當小學生很累很苦,可我覺得在美國當學生實在是太享福,學校和家庭都不能施加壓力,孩子們能自覺學習嗎?然而美國確是個平均教育水平很高的國家,可博士教授們不會算帳也是常有的事。女兒上了試驗中心之後, 果然抱怨說那裡功課太多太難,老師也要求很嚴,因此她表示不喜歡去。對孩子的這種情緒,我們家長得說服引導,不能讓她感到有太大壓力,不然她可能故意不好好學習以便讓試驗中心把自己淘汰掉。當她逐漸適應了那裡的學習環境,特別是交了一些新朋友之後,情況就大不相同了。我也說不上這類試驗中心是否真能對促進孩子們學習有顯著效果,但總是讓孩子多接觸到不同的教育方式,對開擴他們的眼界與思路有益。 家長參與管理 學生為校謀利 美國學校還有一個特點是家長要參加學校管理。每個學校都有“家長委員會”,成員都由家長本人自薦再經民主選舉,還加上校長和教師代表。此委員會每月開碰頭會一次,討論從管理教學募款到改善設施課外活動的一切學校工作,並反映家長意見,監督校長教師是否盡職。參與的家長全是盡義務,但對學校政策卻有很大影響。在這方面,我們中國人還是門外漢,覺得管好自己的孩子就行了,很少有人願意參與學校的工作,因此有時華人學童的特殊要求得不到反映,華裔作為整個族裔也遭忽視。 還有的華人家長甚至反對孩子參與學校活動。美國學校確實常變着花樣讓學生和家長出力出錢:一會辦家庭共建活動,其實是讓父母們去學校義務勞動;一會搞義賣,家長們做了糕點拿到學校去賣,買主又都是學生,收入則歸學校;一會讓學生做推銷,學校可從銷售額中獲得部分利益。這些都是想方設法為學校募捐,有些中國家長對此很反感,認為學校是想法賺學生的錢,因此自己不參加也拒絕孩子參與這些活動。然而,募捐和義買是美國通行的社會活動,不願參加這類活動者被認為不肯為社會做貢獻,拿國內的話來說是“沒有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這當然不是種好名聲。你的孩子在學校學習再優秀,如果在這些社會服務中表現很差,仍會被瞧不起。正如前面所說,美國人佩服的不是學習好的人,而是社會活動能力強的人。從做家長的角度來說,或許你不贊成這類商業氣十足的作法,或許你捨不得自己的金錢和力氣,但卻應設身處地為孩子着想,使孩子體會到父母會支持自己做好每件事,不能給他們潑冷水以至受人歧視。家有學齡兒童的家長,除了操心子女學習外,還得多少管些這類“閒事”。 萬聖節是孩子們喜歡的節日,低年級班的學生們會在學校舉行化裝派對,五年級的女兒已是高年級生了,回家通告說他們不再搞那些小兒科而是要作個集體課題,十月底萬聖節那天需要家長去學校幫忙或貢獻個大南瓜。我想無外乎就是裝飾美國流行的南瓜燈--萬聖節正逢秋季,將收穫的南瓜掏空並刻上鏤空嘴臉圖案,內中點電燈或蠟燭作為節日裝飾。可我們到學校時發現,老師們正利用南瓜向學生演示浮力原理,兩個班學生分為十組,每組都自備一個大小不同的南瓜,那麼南瓜的大小是否影響浮力呢?外面紋絡是否與內部瓜子多少有關呢?大家動手來試驗。因為要動刀具刻南瓜,所以每組必須有位家長監督,我相信這些刻過許多南瓜燈烤過無數南瓜餅的爸爸媽媽們恐怕也是第一次將裝飾南瓜與科學知識聯繫起來。因此家長為學校服務也是個自己學習的過程。 孩子在美國上了幾年學,我們家長也跟着學到了不少在國內學不到的東西。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