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北美第二大華埠”稱謂的溫哥華華埠,已經走過了125年的歷程,然而,近年來,華埠的華人商鋪紛紛結業,洋人老闆進駐,華埠的“中國特色”在逐漸被“稀釋”。對此,加拿大《星島日報》2010年11月發表黃河邊的署名評論文章《溫市華埠“去中國化”之憂》,指出華埠不僅是黃皮膚先民最早的棲息地,更是一座心底的紀念碑,只有守住“中國特色”,才能在根本上延續華埠百年榮景。 文章摘編如下: 當7年前毒品注射屋和溫哥華華埠扯上關係的時候,人們還根本意識不到這可能是徹底改變華埠現有格局的信號;而當一家家華人商鋪紛紛結業,零零散散地被洋掌柜們悄然取代的時候,溫市華埠的“去中國化”已經成為嚴峻的現實了。 以人文景觀和歷史遺存最集中的片打街(Pender St)為例,這裡是華埠的腹地,千禧門、中華門、中山公園錯落其間,從歌雅街(Gore Ave)往西,這三年中陸續關掉的商鋪超過十家,而且一旦關閉之後鮮有再繼續被人頂手經營中國商品的。老字型大小的食鋪、雜貨店、特色中國工藝品店、中文書店逐漸消失,Wave和Everything咖啡、Stormsalon理髮和Dollar Giant雜品店等不少洋人商鋪,紛紛大搖大擺入駐,顧客清一色都是附近居住的洋人。即便是一家老字型大小的“夜上海(專題)”歌舞廳,也已經易手洋老闆,每當華燈初上,清冷的華埠能看到的,幾乎都是準備泡吧的洋面孔。 “狼”看來真來了,大溫的市中心正在迅速東移,而華埠的“中國特色”正在由不斷進駐的洋人商鋪所稀釋。照目前趨勢,過不了多時,實際意義上的華埠的規模有可能要比現在縮小一半,所謂北美第二大華埠的稱謂將成為歷史。 似乎很難說這種“去中國化”現象的出現,是一個城市的多元性還是傳統社區必然的走向。但對於有濃重民族情結的華人來說,似乎總是個揮之不去的陰影,但一切看來又無法逆轉。我們不知溫哥華市政府葫蘆里賣什麼藥,只知道他們為了抗拒關閉毒品屋的訴求把聯邦政府告到了法庭。不久前,他們又要開始對華埠裕仁街 (Union St.)和歌雅街(Gore Ave.)交界處興建城市農場的規划進行諮詢了。如果說在鬧市里允許進行“安全注射”已經夠狂野了,而在街區開荒種地,真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錯了。忽然想到一句話,“落後就要挨打”。 應該說僑界對華埠發展功勞苦勞疲勞都有,在華埠至少活躍着三家以上專注此地振興的商會和商業促進會,他們在溝通政府對傳統社區的保護和發展方面,也算是盡心盡力了,但這些群眾性的管理機構,似缺少工作協調和統一謀劃,他們的工作更表現在一年不如一年的夏季夜市和難出新意的華埠文化節上。而在不少工作的操作上就顯得十分粗糙,比如申請數十萬政府資金對老舊建築的維護,從效果上來看並不明顯。比如運用政府贊助改造商戶沿街雨篷的計劃,就因造價太貴受到冷遇。比如運用政府資金添置的多輛旅遊黃包車,一年中能夠載客營業的日子沒有幾天,屬於浪費性開支。 辦事官式化、操作利益化、規劃單一化恐怕是華埠那些管理機構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有人說,眼下溫市華埠發展最缺的是,沒有前瞻性的發展規劃和刺激商業和維護傳統社區的具體措施。有觀點沒有亮點,有能人沒有高人,看來聚集全體大溫華人的想象力和智慧是當務之急,參照其他國家或者城市華埠發展經驗是應有之義。茶文化、小吃街、風情園,溫市華埠需要大手筆。 華埠是華人的神往之地,不僅僅是黃皮膚先民最早的棲息地,更是一座心底的紀念碑,延續百年的榮景的根本,在於守住中國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