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點滴滴溫哥華(十三)古樹參華 |
送交者: tigerwoods 2003年08月25日18:56:59 於 [加國移民] 發送悄悄話 |
這個題目起得很怪,隨手敲上去竟沒有意識到它與正文可能毫不相干。 既然是隨手寫上去的,就隨它去吧。 初來溫哥華的時候,不習慣於它的靜和滿眼的綠。腦子裡的一種古老的觀念告訴我,這是農村的特徵。幾個從國內大城市來的朋友也有同感,這哪是個現代化的城市啊?除了市中心的一塊地擠滿了摩天大樓外,大部分的地方都是不起眼的小房子和密集的樹木。生活了一段時間後,也就習慣於被綠色擁抱了。這些樹木和形形色色的灌木為野生動物提供了棲息的場所,鳥是最常見的,刮噪得很;松鼠的數量也大得驚人,有時離家時忘記了關窗,回來後發現廚房被這些傢伙野炊了;鄰居家的樹上住着一對浣熊,經常在夜間下來找東西吃;城市裡比較大的公園裡有狼和野鹿出沒,感覺像是個動物園,不是個二百萬人口的大城市。 這裡見不到馬路清潔工,所以在汽車站等人群聚集的地方有很多煙頭和其他遺棄物。我想街道馬路的清潔大概只能靠雨水了吧。 尤其感到奇怪的是,在這遍地綠草的城市裡竟然很少見到蒼蠅和蚊子。家家都沒有紗窗,夏天把窗打開直接面對室外。 新移民來到這裡,通常會選擇讀書作為日後發展的基礎。我對這裡的教育並不十分了解,只能說些皮毛和個人的親身體驗了。 都說北美大學前的教育很寬鬆。我聽不少家長抱怨學校上學晚(九點),放學早(三四點鐘),作業也不多,孩子都玩兒瘋了。我看過他們十一年級(相當於我們高中二年)的數學書,裡面的內容有很多是我們初三學的東西。這些孩子把過剩的精力發泄到了運動場上或是各種各樣的俱樂部里,玩的奢侈,難怪他們的身體那麼棒。 加拿大有大約五六十所大學,二百多所學院,構成了加拿大教育事業的基石。這在一個不到四千萬人口的國家裡已經是個比較驚人的數字了。學院的主要功能是培養就業市場的生力軍,課程設置靈活,緊跟就業形勢。有的學院比大學受社會歡迎,經常有大學畢業生又回到學院裡學習以便早日找到合適的工作。 大學是學生的最終夢想,加拿大的前幾名的大學在國際上享有比較高的聲望,從這裡走出了十八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我就讀的大學是其中之一,它有什麼特點呢。 一個是師資力量的強大。老師的學術水平很高,從他們的個人履歷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些人大多畢業於世界名校,像我的導師們分別畢業於麻省理工,斯坦福,和哈佛等學校。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必然抬高了學校的地位和影響。 二是教師和學生的來源遍布世界各地。英語的普世性為各國的學者來到這裡工作提供了方便,學生也是一樣的多元化,研究生院裡的學生有百分之六十以上來自於世界其他的國家。這種多元文化和思想的碰撞,交流構成了課堂以外的無形的寶貴价值。 三是校園生活豐富多彩,服務設施齊備。各具特色的學生俱樂部數不勝數。還有一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免費或低價使用體育娛樂設施。游泳館,網球場,體育館和健身房等是免費的,滑冰場和高爾夫球場也不貴,就怕你不會玩兒。 四是互聯網的應用無處不在。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電腦,學業無法完成。學校里的一切信息都可以在網上查到,老師的個人網頁方便學生了解老師的發展方向。我最為滿意的是每個班級都有自己的內部網站,上面貼有老師講課的提綱,作業,參考資料,學生論壇是學生學習交流的地方,有疑問就往上一貼,沒準兒哪位高手就會指點一二。作業完成後上傳到老師的信箱就可以了,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也大多通過電子郵件。最近學校在搞無線上網工程,就是保證你無論在哪裡都可以上網。 五。說到最後還是一個錢字。如果沒有足夠的辦學經費,一切都很難實現。有人開玩笑說,美,加,日三國的大學的特點是:美國的大學既有錢又有想法(idea),加拿大的大學是有想法沒有錢,日本的大學是有錢沒想法,花錢買想法。學校之間的實力之爭終歸會歸結於金錢之爭。 六。可能有人會問,既然大學前的教育很寬鬆,那麼如何保證大學裡的學生質量呢?在我看來,名牌大學在錄取時的相對高的要求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在本科教育期間對學生的高壓政策。本科生的學習負擔很重,有些專業有很高的淘汰率,所以逼着學生把“浪費”的時間補回來。 加拿大的歷史相對於他的大學是年輕的,我記得拉瓦大學好像是成立於1662年,其他百年以上的學校有好幾所,愈老彌堅,至今仍是光芒四射。從這些高等學府里走出了無數的知識精英在世界各地續寫人生,回首那些學校里古老的鍾塔和磚牆,歷史的凝重和高貴撲面而來--古樹參華,奉獻未來。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