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多年來,在加拿大西部這片土地上,華人移民修鐵路,開餐館,做工賣力,貢獻
不小;發家致富,老闆多多;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專業有成者更不在少數。唯獨政
治上一直不很活躍,屬於“沉默的大多數”。最近好不容易情形大變,華人政治熱
情高漲,蜂擁加入自由黨,又招致4位“主流”人士發表公開信,打來當頭一棒。
該4人自稱自由黨支持者。後來真相大白,其中一位是加拿大聯盟黨黨員。而加聯盟
正是自由黨的冤家對頭。於是有人合理懷疑,他們動機不單純,是一方面眼紅大批
華人入黨,自由黨有迅速壯大趨勢,另一方面存心挑起白人對華人反感,並恨屋及
烏,疏遠大量吸收華人的自由黨,靠攏聯盟黨。
個人覺得,這些懷疑不無道理。但也應該承認,華人踴躍參政是好事,不注意方式
卻可能導致不妙的結果。現代民主政治不但不排斥拉幫結派,而且可以明目張胆大
張旗鼓地拉幫結派。然而如何拉幫結派是有講究的。比如,有些人受政綱政策吸引
加入或傾向某某黨,有些人圍繞共同的信念理想團結在一起,還有人按照血緣族群
的關繫結成團體幫派。
前兩者是近現代政黨的普通做法。現在歐美發達國家政客多是玩政綱和政策把戲的
好手。共產黨則一貫以共同的主義和信念武裝自己。後者曾經在過去的時代大放光
彩,所謂封建割據,就常常是血緣族群關係的發揚光大。
其中,血緣族群關係最缺乏自由選擇,一個人是誰的後代,屬於哪個族群,都身不
由己,同時一旦血緣確定,就再也改變不了;因此它也是最死板,最鞏固,最排外
的一種關係。是否具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是自由選擇,但因為理想信念比較抽象,可
以長久保持不變,所以按共同理想信念組成的政黨相對比較鞏固。
比較起來,現在歐美國家的政黨通常採取最鬆散的組織形式,它們的政綱尤其是政
策變化多端,成員和支持者也總在變化。人們可以很方便地在各黨各組織之間進進
出出,毫無“烈女不嫁二夫”的貞節羞恥觀。以前在中國的時候,我就很難理解,
這般隨隨便便如一堆糊不上牆的爛稀泥也配叫“黨”。
為什麼最鬆散最不鞏固的組織形式反倒成為當今世界最通行最明目張胆的政黨模式?
我猜想,答案恰恰是因為,它們最鬆散,最不鞏固,即便被某些個人野心家操控,
任怎麼鬧騰,也無法形成紮根某方割據某處的“土圍子”,對國家對社會構成致命
傷害。所謂軟泥鰍掀不起大浪是也。
在團體組織形態趨向鬆散開放的當今社會,華人以族群為旗幟,大舉參政,就難免
不特別刺人眼招人忌。溫哥華太陽報透露,卑斯省執政的自由黨目前共有黨員3萬7千
多人,其中印度裔、華裔占了三分之二;白人占卑斯省人口四分之三,在自由黨內
卻只有不到十分之二的比例。而族群關係是一種封閉排外的關係,白人顯然不可能
搖身一變為印度裔、華裔,也就無緣分享印裔華裔積極參政帶來的好處。在這種情況
下,有人擔心少數民族通過左右執政黨來影響省政,可以理解。4位“主流”人士的
公開信能在國家郵報上發表,相信也有些代表性,不一定都是胡攪蠻纏,無理取鬧。
再試想一想,如果各種族都循族裔的脈絡來參政,那加拿大政壇會出現什麼繁榮景
象?
然而民主國家又不大強調個人為國家犧牲,相反,倒是很在意政府為個人謀利益。
不過這些個人並非一個個單個的個人,單個的民眾個人利益即便在民主政治當中也
是很難體現出來的;而是一群一群按利益劃分的個人。各種參政群體包括政黨實際
上起着收集各種個人利益,並加以分門別類的整理歸納作用。一個人有多種多樣的
利益,他可以參加或者分屬許多個利益群體。政府採取各種具體政策來滿足一群一群
的個人的各種類型的利益。在這裡,政策是凝聚萬千寵愛在一身的注目焦點,是政
府施政與民眾參政的關鍵結合部。
照此辦理,吸引華人參政的康莊大道,應該是出台體現華人利益的各種具體政策構
想,而非抽象空洞的“華人”族裔招牌。靠亮出族裔招牌來吸引華人,不但可能引
起其它族群的反感,並且容易模糊參政的本來意義。記得先前有位華裔競選拉票,
一同胞發問:過去沒見他為華人做過什麼,將來也沒有任何承諾,憑什麼投他一票?
就憑他是華人?我投票是為自己。為別人投票,即便是華人,對不起,免談吧你。該
仁兄素以頭腦清楚著稱,又愛實話實說,一般情況下是話糙理不糙。
進一步說,國家利益固然抽象,常給人遠水難救近火的感覺。等而下之,着眼整體
的華人族群利益同樣容易流於空洞抽象。至少,加拿大國家是一個政治實體,它為
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個人提供安全、教育、醫療等等的福利保障,都是實實在在的。
華人社會到底有多少看得見摸得着了不起的共同福利?倒比較難說。不如乾脆撇開
“華人”的嚇人大帽子,針對新移民,針對老移民,針對大小老闆,針對打工族,提
若干各有鮮明針對性的具體政策目標,更顯體貼民情,也更能打動人心。由於這些
政策上的好處可以讓其它族裔類似的人群分享,它們還有望成為溫哥華、卑斯省直
至全加拿大的通用糧票。
9/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