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的書店 |
送交者: 張玉國 2003年11月18日16:53:42 於 [加國移民] 發送悄悄話 |
回國後整理去年在加拿大的日記,有這樣的文字:“某月某日,下午一個人在街上閒逛,寂寞的驅使下,我走進了Chapters書店,拿了一本《經濟學家》雜誌,在書店一角星巴克咖啡那裡坐下來,默默地看。街燈從落地玻璃窗里射進來,窗外飄着大雪,行人步履匆匆。”在加拿大那些寂寞的讀書的日子,幸好有Chapters,在渥太華漫長而寒冷的冬天裡,它是我心靈和身體上的避風港。 Chapters是加拿大最大的連鎖書店。它創建於1995年,當時由加拿大兩家最大的連鎖書店科斯書店(Coles)和史密斯書店(SmithBooks)合併而成。科斯書店歷史悠久,卡爾·科斯和傑克·克斯兄弟倆1940年在多倫多開辦了第一家書店,書店經營良好,很快就向加拿大其他地區擴展,書店除了賣書,還策劃圖書,其中《科斯學生學習指導》叢書是世界知名的名牌,到20世紀90年代初,科斯的分店已經遍及加拿大各省。史密斯書店於1950年在多倫多創辦,它原本屬於一家英國公司,1989年被加拿大人收購。1995年,科斯書店與史密斯書店合併,成立了Chapters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為加拿大最大的圖書零售商。合併之後,科斯書店和史密斯書店仍然保留自己的品牌,Chapters書店也如雨後春筍般在加拿大各地興起。短短幾年中,Chapters已經成為加拿大家喻戶曉的品牌,連續四年(1997、1998、1999、2000)被消費者評為加拿大第一品牌。2001 年,Chapters又與另一家大型書店Indigo合併,成為Indigo圖書音樂出版集團旗下一員。 Chapters在渥太華有多家分店,位於市中心裡多街上的那家是最大的一個。它北倚渥太華河,西臨國會山,東接蒙特利爾路,正處於渥太華的市中心。這家店離我工作的渥太華大學很近,有兩層,一層賣暢銷書、自助讀物、政治、歷史、人物傳記、各種期刊、音像製品和小禮品,二層是文學、經濟、商業、計算機圖書和少兒讀物。 Chapters最吸引我的是它安靜的氛圍。店裡的工作人員也不少,但從來不會跟着你問“您要買點什麼?”之類的話,他們靜靜地在一邊忙他們的工作,屬於那種你需要他們他們就在,你不需要他們他們就不在。店裡也有背景音樂,但絕不喧囂,似有似無,若隱若現,你若用心聽它就有,你若不想聽它就無。我經常在下午或者黃昏,一個人悄悄地走進Chapters,拿一本閒書找個角落席地而坐,靜靜地消磨時光。 Chapters令我着迷的另一處是它的咖啡角。從加拿大東部到西部,幾乎所有的Chapters書店都有星巴克咖啡。星巴克咖啡是北美最大的咖啡連鎖店之一,兩大連鎖店雖屬不同行業,但卻戰略性地走到了一起。這種戰略合作提升了書店與咖啡店的功能,給圖書與咖啡增添了新的內涵。書店不僅是書店,有了星巴克,它增加了一種社會功能,變成人們聚會碰頭聊天談心的地點。咖啡店也不單純是咖啡店了,有了圖書,咖啡便從一種普通飲品變為精神食糧的佐料。咖啡香伴着書香,無形中兩種不同物質的品味都得到了提升。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歡Chapters,它的連鎖經營模式也使很多人感到不愉快、不親切、程式化。很多人還是留戀獨立書店,但在規模大、實力強的連鎖書店的壓迫下,獨立書店在加拿大已經很難存活了。這使我想起看過的湯姆·漢克斯和梅格·瑞恩主演的《電郵情人》,湯姆·漢克斯扮演一位大型連鎖書店的董事長,梅格·瑞恩則是一位專賣兒童書的小店主,在大型連鎖書店的壓力下,獨立書店的經營每況愈下,最後不得不宣布破產。電影畢竟是電影,它提供了一個大團圓的結尾——網絡泯恩仇,男女主角不僅在感情上結合在一起,獨立書店的小店主也在大型連鎖書店的兒童圖書部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不過,結局仍然無法改變:大型連鎖書店獨步北美,獨立書店慢慢淡出。 加拿大值得一提的還有星羅棋布的二手書店。二手書店在功能上是對連鎖書店的一種補充,連鎖書店只賣新書和暢銷書,三年以前出版的書,如果不是特別暢銷,基本上就在書店裡消失了蹤影。二手書店則從私人手裡收購舊書,再以低價賣出。特別是一些名著,由於年代久遠,已經不再重印了,但在二手書店裡還找得到。因此,二手書店就在大型連鎖書店和獨立書店的競爭夾縫中生存了下來。渥太華大學旁邊的一家二手書店,就是我經常光顧的地方,我在這裡淘到了不少好書,有1972年出版的托克維爾的《論美國的民主》,有1930年出版並不斷重印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馬克斯·韋伯)。後來我轉學至溫哥華,在繁華的市中心發現了一家叫“麥克勞德”的規模比較大的二手書店,我在那裡看到過17至19世紀各種版本的《聖經》,還買過一本羅素1929年出版的毛邊書《婚姻與道德》和一本1955年出版的《印刷五百年》。 連鎖書店和獨立書店只是讀者購書的兩種方式,二手書店規模起不來,終難成氣候。90年代以來,網上購書日漸興起。對於商家來說,網上賣書最大的好處是不用在繁華市區支付昂貴門面費,也用不着那麼多雇員,經營成本大大降低。對於讀者來說,網上購書最大的方便是不用跑路,點幾下鼠標便可輕而易舉地買到自己的意中書,而且有低折扣,書價一般要比連鎖書店和獨立書店便宜40%。6月份剛剛熱銷的希拉里的《親歷歷史》(Living History),精裝本在書店中賣40多加元,而亞馬遜網站只賣21加元。網上購書的另一好處是它能夠提供大量的同類圖書線索,如果你同時購買相同類型的幾本書,還有更多的優惠。購書越多,折扣越大。 在加拿大生活一年,我深深感到,包括網上購書在內的電子商務的發展,是與整個社會電子網絡和信用制度的發達程度相一致的。北美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網絡社會,購物、付賬單、借書都可以足不出戶,我錢包里的現金從來不超過100加元,一張卡便可走遍天下。另外,網上購書的瓶頸是支付方式的電子化,這不僅需要網絡基礎設施,更需要信用制度的普及。離開信用卡支付方式,網上購書便玩不轉。信用卡是先消費後付款,如果信用制度不普及,人和人之間連基本的信任都沒有,電子商務永遠也興旺不起來。網上購書在中國的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泡沫起了又滅,燒錢機器仍然不知道在何時賺錢,網上購書仍然是一個奢侈品。但在加拿大,在北美,網上購書已漸有超越傳統購書方式的趨勢。這使我想起一句話:資本主義就是把奢侈品變為生活必需品。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