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大川
萬維讀者網 > 加國移民 > 帖子
加拿大華人注意:請伸出你的手 請你幫助他(附圖)
送交者: 天劍 2004年03月17日17:20:38 於 [加國移民] 發送悄悄話

(星星生活)五歲半的JEREMY(林國翹)三年前患上了“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在今年1月14日的複診中,醫生告訴JEREMY的父母,JEREMY的病況並非如預想的那樣,他迫切需要進行骨髓移植,以擺脫病魔對生命的威脅。

“他是個很懂事的孩子。” JEREMY的母親在接受“星星生活”記者採訪時說了這麼個故事。“昨天上午醫生查房時,護士表揚JEREMY很乖,說他抽血時很配合,一次就成功。當時我聽了很驚訝,儘管我與JEREMY同睡一床,但我根本不知道他什麼時候抽血了。我問JEREMY這是什麼時候的事情,JEREMY說是早上6點多的時候,因為看見媽咪很累了,想讓媽咪多睡點……”

我不知道當讀者聽到這個故事後會怎麼想。一個對生命充滿盼望和熱愛的孩子,此刻他正等待着你的幫助。

“JEREMY很堅強。像下午進行血糖測試時,按道理是會很疼的,但他還裝着若無其事。他不想我們擔憂。”林媽媽講起JEREMY語氣充滿着自豪和驕傲:“與很多孩子一樣,JEREMY喜歡讀書,喜歡上網,喜歡拼圖,也喜歡玩遊戲機。前些天他收到老師寄給他的家庭作業紙,他高興地叫起來說:我可以讀書,也可以做作業了……”

讀書。做作業。玩遊戲……這些生活對於健康的小朋友來說是那麼微不足道。但在JEREMY眼裡,能在家裡在學校在陽光下讀書做作業玩遊戲,卻是那麼珍惜那麼幸福那麼快樂,誰可以幫助JEREMY?

將醫院當作“家”的JEREMY母親說:“JEREMY是個很單純很善良的孩子。他因為治療導致食慾不好,就經常看52台的廚藝介紹。他說他的願望是長大後當個廚師,讓大家都能吃上好東西。有時他會在我們的輔導下,在醫院學習做些簡單的食物,像煎雞蛋等。

“我們原來準備在下個月出發去迪士尼樂園,這是JEREMY日盼夜盼的事情,連酒店都預訂好了,但因為他的病情發生變化,只好取消。JEREMY的主診醫生說JEREMY必須馬上進行骨髓移植,而且時間越快越好。

“為了拯救JEREMY,我們家族內所有身體條件適合相對要求的都進行了驗血檢測,結果他們的骨髓無一與JEREMY的相吻合。在此種情況下,院方只有知會加拿大血液中心轄下的無血緣關係骨髓捐贈庫,希望能找尋到合適的人選,而此工作一般需要等候三個月。”

時間在一分一秒的流逝,等待其實並不是辦法。JEREMY的主治醫生說,在華人社區中找到一名骨髓與JEREMY完全吻合人士的機會,會比在西人社區為大。

為此一批熱心的義工在大多倫多地區一些華人商場及商鋪張貼了呼籲拯救JEREMY的宣傳單張。這份用中、英文寫成的名為“請救救這小生命”的單張共印了3000張,內容簡述了JEREMY的病情,並呼籲公眾特別是華人華裔伸出援助之手,自發性地往捐贈庫驗血,以期找到骨髓與JEREMY完全吻合的捐贈者。
JEREMY 的母親對星星生活記者說:“看見年僅5歲多點的JEREMY在飽受化療帶來的痛苦後仍努力抵抗病魔很感動。我祈求能通過眾多媒體的宣傳,在華人社區中找到一名骨髓與JEREMY完全吻合的捐贈者,以拯救JEREMY年幼的生命。

“我們還希望通過這個機會,讓大家能認識到骨髓捐贈的意義。無論是為了JEREMY,還是為了其他的患者,能夠給危者以幫忙,這是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林媽媽獲悉記者將在“星星生活”與“星網”聯合發出呼籲時,她真誠地請我們向所有熱心幫助JEREMY的朋友表示由衷的感謝。

一個人的聲音是弱小的,一個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一傳十,十傳百,你的誠意,就是最好的幫助。
請伸出你的手吧,請你為他做點事情,JEREMY,一個年幼的生命需要你。


加拿大血液中心(CANADIAN BLOOD SERVICES)轄下無血緣關係骨髓捐贈庫在多倫多辦事處地址:67 COLLEGE STREET, TORONTO, ONTARIO M5G 2M1
電話 :(416)345-1531
免費長途電話:1-877-366-6717
加拿大血液服務中心互聯網址是:http://www.bloodservices.ca

“請救救這小生命”的網站網址是:http://members.rogers.com/savejeremy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寫給王狗剩的一封公開信--你心情好些嗎
2003: 海外的華人有教化外國人的責任
2002: 一位移民的真實想法
2002: 加拿大必須改變對移民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