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一項最近的民意調查顯示:人們強烈地發反對將大溫地區合併成一個“超級大都市”(1967年,20多個小城鎮與溫哥華結為資源共享的“大溫地區”)。調查還表明溫哥華在大溫地區中依然是最受歡迎,尤其是最受年輕人和具有良好教育人士歡迎的城市。
2000年當我重新踏上溫哥華這優美的土地時,我知道14年前在這裡舉行的世界博覽會使這座城市的知名度扶搖直上,近年來它又連續被評為世界最適合人居的城市。從我住的公寓窗子就可以縱覽溫哥華市中心,那叢林般的高樓與遠處綠色群山腳下的小住宅群形成鮮明的對比,讓人以為這就是典型的北美城市與郊區模式了。
其實,溫哥華的城市規劃與其他北美城市有很大的不同。它在20世紀後期才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值得稱道的是在尊重歷史環境、保持生態可持續發展方面,溫市政府和廣大居民都給予了特別的關注。
上個世紀60年代,針對經濟不景氣,溫市曾邀請美國規劃師和商務顧問對復甦城市經濟提出建議。美國人建議由國家出錢拆除被稱為“煤氣鎮”一帶的老房子,改建成高層塔樓群和建封閉高速公路系統。建議未被採納,“煤氣鎮”保留下來,定為重要的歷史街區,闢為步行街,成了著名的旅遊景點。這樣溫哥華也成了北美核心城市中惟一沒建封閉式高速公路的城市。
20世紀70年代後,溫哥華面對後工業化的出現提出了新的城市發展理念,即就業集中在管理和服務方面,在擴充大學、職業學校和科學園的同時,塑造高質量公共環境和建設安全、具吸引力和親和力的鄰里社區。一批中密度多層住宅興建起來,附近的舊廠房改成了大市場和劇院,濱水地帶闢為公園……一大批步入就業的年輕人住進了靠近市中心的優良街區。
面對城市發展的壓力,1975年大溫地區規劃,即稱為“可持續地區策略”出台,它為未來15年保護和提升地區的可持續性制定了目標。規劃把未來城市開發方向定位於東南和南部地區,規定只在那個地區擴展人口和工業。規劃着重於把工作和居住分開,增大選擇汽車作為交通工具的吸引力。
20世紀80年代,溫哥華已經沒有製造業,社會形態也發生了變化,以新知識和技能為基礎的工業,如電子通訊、計算機軟件、生物製藥、海洋技術、電影電視攝製服務業的重要性上升,就業群體也隨之改變,管理者成了迅速增長的群體,再就是從事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人以及文職人員也在增長,以上每種就業者都是20世紀70年代的兩倍。
適應新就業群體的居住要求,以往被認為最需要改造的街區發生了變化。市中心老區“耶魯鎮”保留了原來的街道和舊建築外貌,只對舊建築內部進行改造,過去的廠房、倉庫變成了律師、建築師、會計師的專業辦公室、優雅的餐廳、新式夜總會、各種專賣店和住宅。傳統住宅區也發生了變化,一些小住宅和廢棄的工業區改建成多層中密度居住區。富於莊園特色的高尚區“香那斯”(始建於1900年)卻是個例外,溫市政府頂住地價暴漲壓力,以立法形式將其定為重要歷史遺產區,確保其原貌永留後世。區內被定為“溫市遺產”的老宅可以擴建和改造內部,但沿街主要外觀不能改變;其他院落可按規定接建或插建新單棟住宅。此後,一批新富陸續搬了進來,成了高尚區的新居民。
廣闊的空間和低廉的地價雖然適合發展,但是大量勞動力流動所造成的後果卻是交通擁擠。1990年的統計表明市中心辦公大樓面積占全大溫地區的56%,新大樓所容納的雇員人數相當於在同樣地塊上搞製造業雇員的10倍。
溫哥華的市中心已經和正在建高密度住宅區,以提高城市的活力,克服許多北美城市過分集中商業大樓而在晚間變成“睡城”(意為夜間沒有人們的活動了)的弊端。20世紀最後十年,溫哥華每年有超過30億美元的公共及私人項目在市中心展開,其中以建超高層住宅新區影響最大。新開發區引發的新城市化現象意在刺激市中心人口增長,促進就業崗位與住宅數量之間達到平衡,減少對機動車交通的需求。新區為居民提供了多樣化的住宅,住宅布局以多層聯排住宅沿街建設,超高層塔樓退後的方式突出人性化特點,確保街道的舒適度。住宅總量中20%面向低收入家庭,25%專為有孩子的家庭。居民可以就近得到一切所需的服務。社區內的開敞空間滿足人們進行不同室外活動的需求,包括體育運動,觀賞比賽,賞鳥,閱讀,休息,就餐,交談,私人會面,家庭或公眾聚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