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天堂的湖——米蘭札記 |
送交者: 林晴 2004年05月03日17:58:57 於 [加國移民] 發送悄悄話 |
起這樣一個題目,其實並不合適,因為這樣的一個令人心神嚮往的湖泊並非在米蘭界內,而坐落於路途中的瑞士境內。可是我堅持用她來記錄米蘭,為的是一種錯位,空間的錯位,時空的錯位,這便是我印象中的米蘭了。 居住於一個臨界邊境的城市就有這點好處,可以用一整天的時間來做米蘭之游。不用自己開車的,因為可以坐旅遊公司的大巴,單程車途6個半小時,價錢公道,往返共31歐元。這實在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對德國人也是一樣----能節約,為什麼不呢?後來發現,我們的車竟坐無虛席。 6點,我們托着浮腫的腮幫子從小城出發了。 深秋的淌着晨霧的市鎮,有點冷,我穿着裙子,更冷。 我半睡半醒着,不敢睡實了。完全清醒的時候,是在沿路停靠的加油站里,按照規定,長途汽車需要每隔2小時休息半小時,或者每4小時休息45分鐘的,我們的司機很守規矩。這是第二次經過瑞士的加油站了,上一次是在酷熱的6月,去往水城威尼斯。加油站沒有什麼太大的改變,那個奶牛模型依舊微笑着,一樓的廁所還是壞的。而我卻已經又經歷了人生的一次歷練,有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領悟。所謂時移事宜便是這個道理吧。 車子顛過了秩序井然的瑞士便到了意大利境內,這從沿路的景致可以明顯的感受到。意大利古老,卻也亂的可以。 天氣不好,剛剛還只是陰鬱,現在已經是細雨了,以至於車到了米蘭的時候,我已經全無興致了。不過同去的朋友仍是很起勁,不顧冷濕的雨點,在各個可以照相的位置做勝利狀。 下來是自由活動了。事前在網上查的景點都已經閉館,因為周末的原因,諸如聖瑪利亞教堂,那裡有達。芬奇“最後的晚餐”的正品,有朋友告訴我,除卻盧浮的蒙娜麗莎,意大利就真的是藝術的天堂了,只可惜——世事無完美。斯卡拉歌劇院,在這個歌劇的國度里自然占倨着無可非議的重要地位,可惜正在修繕中,我們無從探訪。國家科學技術博物館,1953年為紀念達。芬奇誕辰500周年而建,裡面收藏着他在科技方面的發明創造。事實上,許多我們熟知的名人在他們顯赫的成就以外還有不為人道的擅長,只是被他另一種光芒所掩蓋了,比如柏拉圖,比如恩格斯。 這麼盤算下來,能看的也只有米蘭標誌性建築Dumo大教堂了,可惜,它也在修。正面是沒有辦法瀏覽的,因為通通罩着隔離層。我們只好從側門而入,幸好還有供遊人參觀的地方,出3。5歐元,可以自己登台階上去,5歐元坐電梯。我們自然是不屑於去坐電梯的,不是因為錢,是因為要證明自己還年輕。可是,事實證明了我們的不明智。只夠一人容身的窄小石階每4,5級就有一個轉彎,我們從開始的勁頭十足,到有些氣喘,接着便是不停的問走在最前面的人到頭了沒有,到最後沒有人再有力氣說話了。時而要停下,抬起眩暈的頭目讓從上面下來的遊人先行,光華的台階有滑倒的危險,厚重的石壁憋悶着粗糙的喘氣聲。終於爬到了一個平台,出去並沒有豁然開朗的感覺,因為是教堂的側面,能看到的只有歌特式建築獨有的尖銳支架,我不能不說它們是複雜的,朝外和朝里的側面分明因為歲月的沉積而顯出深淺顏色來,這便是我以為的出自自然的顏色,比如你要得到一種自然的奶白色,就非得等白紙發黃前一瞬才行。沿着平台走了一圈,並無別的更吸引人的去出,我不禁有些失望。不過,這是教堂,是篤信教益的人們放牧心靈的地方,有太多的花哨反而不好。我選了一個有凹槽的架子,給同行的朋友照相,自以為有些成角透視的味道,後來事實證明,運用繪畫原理來照相還是有可取之道的。拾級而下的時候,我數出了44個轉彎,等我再回到地面上的時候,馬上對可以轉無數圈還站在原地的舞蹈藝人充滿無限崇敬。 米蘭之所以出名,有達芬奇,有斯卡拉,更有著名的商業長廊。這是一個有着歌劇院般頂棚的街道,日光透過橙金色的玻璃頂,灑在行人和店鋪的上面,讓彼此都有了一種心照不宣的曖昧。這裡是購物的聖地,但不是對我們這些窮學生而言。但是,看總還是要去看看的。諸如Mercedes Benz的專賣店一般是不標價目的,這裡沒有人會去投訴它不明碼,因為可以買的人不用問價錢。我信手捻了一個小熊掛件把玩,大有錢篤灶揩油之嫌(一個評彈里的老段子,大致是說錢姓市井,眼饞油雞香嫩,卻苦於囊中羞澀,只好把油雞摸了個邊後又放回去,繼日即舔吮指間殘留雞味下粥的故事)。轉身過對面的一家皮具店,是個法國的牌子,做工精巧,款式別致,實在合了我的心意。看見一款別致的掛件,用皮子做成鬱金香花朵的形狀,陪上結實光華的掛圈,簡潔而不粗糙,華美而不做作,實在難得,可是還是一樣的沒有標價,因為沒敢帶太多現金又刷不了卡,只好作罷。接下來自然是見了很多譬如Prada之類的品牌,在這類店鋪附近你或許可以留意一下身邊的一些墨鏡人群,如果你是追星族的話。仰觀天頂後俯視地面,所見是一些色彩艷麗的地磚,拼砌成一些古怪的圖形,因為我看不明白,但我想她們應該是絢人的。 在這條世界著名的商業街旁也生出許多分支來,各種大小商場鱗次櫛比,如同行人的摩肩接踵,這裡,是繁華的,經歷了幾千年的沉澱,米蘭,這個多易其主的城幫,錯過了時空還要來博取眾人的華寵。 然而,很多東西,過去了也就故去了,人們說“美的東西總是要走的”,米蘭的榮耀已經被載入史冊,永遠定格了。過分濃郁的商業氣息無疑抵減了她的藝術氛圍,如果時尚可以做籌碼,我想無論是本地人還是觀光客,都更願意用達芬奇的遺作去交換巴黎的“春天”。 夜幕降臨下的米蘭,多了鬼魅,多了聚集在各種快餐店門口的邊緣人群,當然,也多了警察。 米蘭,是個沒有安全感的城市,在這裡流動着渾濁的血液,我喜歡純澈的東西。因此,我也並沒有像很多人那樣愛上她。 歸途中,我迫切的想要尋找朋友口中的那個美麗湖泊,仿佛那才是我要去的目的地。進入瑞士境內,一汪出奇的水迎着車窗向我走來。入夜,她是那麼的靜謐,被融融的燈光點綴着,仿佛通向天堂。。。。。。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