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大川
萬維讀者網 > 加國移民 > 帖子
加拿大這個鬼地方連大米都吃不上wa
送交者: wahaha 2013年11月09日15:19:29 於 [加國移民] 發送悄悄話
吃麵吃不飽 在加拿大吃米的尷尬與煩惱 加國無憂 2013-11-09 09:01:11 [0條評論,查看/發表評論]   加拿大本身不產稻米,卻擁有龐大的食米人群。印巴人吃米,東南亞人吃米,中日韓三個東亞族群吃米,中南美洲人也吃米,就連原住民印第安人都喜歡吃中國蛋炒飯,若再加上嘗新獵奇的西人食米群,恐怕加拿大總人口中有1/4-1/3的人吃米。如此眾多的食米人口,所消費的大米卻完全依賴進口,而且進口的地區僅有泰國等少數幾個亞洲國家,這就給加拿大的食米人帶來了很多克服不了的尷尬與煩惱。   尷尬   1. 吃麵上火——身為中國稻米主產區長大的移民,自小吃慣了大米,以大米為主食,以大米為文化,斷然戒除,談何容易?稻米產自水田,陰柔屬性,吃進肚裡自然融進血里,塑造出米的脾氣,米的秉性。連續多日的麵包饅頭,火腿果醬,定然讓你上火起燥,腸胃罷工。   2. 吃麵吃不飽——有人說,人的腸胃就像汽車的油缸,用慣了91號油,最好就別再用87號油,否則不但燃燒不盡,吸收不了,而且容易損傷引擎。吃慣了大米的腸胃,不但覺得麵食不對味,而且有吃不飽的感覺。明明已經吃過麵食,可不飽的錯覺常常迫使人加補米餐,增加消化負擔,久而久之,健康豈能不受到影響?   3. 吃不到自己想吃的大米——中國人所吃的大米品種最主要的是秈米和粳米。梗米產在華東、華北、東北、兩湖、四川,而秈米產區則主要集中在江西、兩廣和海南。加拿大中國粳米產區的移民多,而市場供應的大米卻絕大多數為秈米。泰國香米,廣東絲苗米,包括印度大米,作物分類上都屬於秈米,即Indica稻米。極少數號稱“東北大米”、“日本壽司米”、“日本珍珠米”的粳米,即Japanica稻米,實際上根本不是來自中國東北和日本,而是來自美國南部日美合作的科技實驗稻田,這就讓我們華南以外的中國移民倍感失望。   4. 孩子們喜歡中國大米文化——大人有理性,有意志力,可以自我調節,儘量少吃或不吃大米,但孩子不行,尤其是10歲以下的小童。當初為了打天下,很多同胞都把孩子送回國內祖父母身邊寄養。孩子們在國內的稻米產區長大,不僅喜歡吃白米飯,更喜歡粽子、湯圓、年糕、糍粑等米食品帶給他們的中國文化,回到加拿大要是一下子改變,做不到,也於心不忍。記得幾年前,7歲的女兒在我面前抱怨說早餐麵包加熱狗太Boring,要我搓幾個湯圓給她換換胃口,就像國內奶奶常做給她吃的那種。我到西人超市亞洲食品檔買了幾包水磨糯米粉,興致勃勃地回來做成湯圓,下到鍋里盛到碗裡看上去都是湯圓,可吃到嘴裡才知道是鵝卵石,硬的不能進口。我們父女倆相顧無言,差一點咽淚裝歡。   5. 生在福中不受福——加拿大麵粉質量好,價格便宜,購買方便,它是構成加拿大優良生活品質的重要因素,吃麵食可以說既省錢又健康。我們有幸、有緣來到這片土地,本該盡情享受,可偏偏腸胃不爭氣,子女不配合,天天像孔子迷戀周公一樣離不開大米。細想來,世界上大概沒有比這更尷尬的事情了。   煩惱   米比面貴。因為加拿大目前市場上供應的大米百分之百靠進口,而且絕大多數進口自遙遠的亞洲。大米沉重,耗費人力、運力,國際運輸一般靠船舶集裝箱海運。關稅、匯率不算,僅就長短途陸海運輸一項,額外產生的費用就相當可觀。這些費用攤撥到單位商品里,成本上升,價格哪還有下降的空間!以我們草原地區為例,一包20KG的普通麵粉,售價僅為$12.97,而一包質量好一點的8KG上等泰香米,售價竟然高達$19.97。同樣的體量,價格相差7元。假如一個家庭每月消費3包這樣的大米,另一個家庭每月消費3包相當重量的麵粉,那麼,這個食米之家就比吃麵之家多支出21元,一年就多支出252元。   米的品種偏少。由於亞洲主要稻米產區中國人口眾多,產銷基本平衡,沒有多少餘量可供出口,加之農藥殘留和重金屬含量指標達不到出口標準,海關檢疫通不過,所以不可能進口到加拿大。這也就意味着加拿大的華人大米消費者,尤其是粳米喜愛者,不得不長期經受吃不到真正粳米的煎熬。那科技出的所謂東北米、日本米,也還將長期大行其道,大賺其錢,因為沒有誰能學伯夷、叔齊“不食周粟”。    米的質量令人憂慮。不管是長粒的秈米,還是粗短的粳米,它們本身的主要營養成分就是澱粉,而它們所缺的乃是蛋白質,所以,吃米飯最好跟豆腐、雞蛋等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食物一起吃,才能獲得更佳的營養平衡。每一粒完整未斷的大米,一端都有一個灌漿時留下的豁口,為了讓食米者記住大米的形狀和它的營養欠缺,我試着做了如下的圖示。   加拿大從亞洲進口來的秈米,大多數產自熱帶、亞熱帶南部地區,一年兩季或三季收穫,單季在地里的生長時間較短,高溫催熟的情況普遍,所以,這類秈米除了出飯(1碗米可以煮出3-4碗飯)、蛋炒飯樣子好看以外,並沒有特別的優點,其內含品質比北方地區的粳米要差很多。此外,糧儲部門通常把當年收穫的糧食叫做新糧,而把儲存一年以上的糧食叫做陳糧。陳糧除了味道、口感有所下降外,其它品質指標與新糧並無差異。加拿大多數地區都清涼乾燥,適合儲存大米。這也就是說,我們在加拿大的食米者消費的多數是陳米,至少亞洲進口來的秈米是這樣。至於美國南部來的科技米,雖然新鮮、光亮,掰斷了看剖面也透明無色,但下鍋一煮便知端的。   吃米的風險。亞洲的秈米產區,大多人口稠密,開發過度,氣候常變異,信仰多衝突,經濟不穩定,政治上更是風雲迭起,危機不斷。我們身在和平安寧、洞天福地的加拿大,吃米卻把我們進食的開口留在了亞洲。雖然加拿大有可靠的進口食品檢疫制度,但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誰敢保證萬無一失?一旦湄公河三角洲、台灣、印度或者南中國政局、商情有變,大米供應中斷,我們加拿大的食米者情何以堪?計將安出?   這些吃米的尷尬與煩惱,與大米進口商、加工廠、批發商、運輸商還有零售商一點關係都沒有。加拿大的米商為我們這些米老鼠做了很多貢獻,但他們實際上並沒有賺到多少錢。因為大米是個薄利多銷的商品,貿易環節多,運輸距離遠,占用資金大,耗費人手多,而且同行太多,競爭激烈,這一切決定了他們只能賺些辛苦錢。怎樣避免和消除吃米的尷尬與煩惱,答案還在我們自己。To eat, or not to eat, this is a big problem!(作者: 農家苦 ) -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1: 嫁到加國:公主變婢女由奢入儉不好受
2010: 笑與淚:加拿大投資移民悲歡錄(轉帖)
2009: 想創業,是因命運讓你如此
2009: 盲點大掃描:分享加拿大生活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