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段統計稱在美國追蹤一百個二十五歲起點一樣的年青人到六十歲時各人境況:一個人富裕;五、六個人退休經濟獨立;十幾個人還在工作;二十幾個人靠朋友親眷接濟;十多個人己經過世;剩下的不是健康就是其他不幸要靠政府救濟過着缺少尊嚴的老年生活。
考証數據的來源與正確性與這樣一個嚴酷的事實相比實在也沒有太多意義。三分之二強的人在邁入六十歲這個世界上普遍界定為老年人的門檻時,在財務上沒有做到獨立,更沒有為有尊嚴的老年生活提供足夠的保障,這是一個不可否定的事實。
不清楚我們第一代大陸移民有多少人在六十歲有這樣的生存窘迫?相信要比美國人樂觀。但人生需要提早規劃,退休規劃是其中終極需求相信會被大部分的移民所接受。人這一輩子,不可能永遠靠主動收入維持一生。一生中會有很多意外讓我們不得不提前中止主動創收。可能是健康原因,職場工作原委,家庭關係都有可能打亂我們原先的計劃,讓我們匆忙的走上不如意的被動無奈的退休路。所以提前規劃,儘可能高的把家庭收入的百分比存下並投入到可靠的投資組合里,讓家庭財富快速增長,是早日實現財務自由的不二之選。
絕大多數我們第一代移民都是赤手空拳來加拿大打拼的。沒有拼爹拼媽的資格;更沒有天上掉下來的遺產可以繼承。許多人沒來以前多少都會被加拿大是"老人與小孩的天堂"的描述所迷忽與誤導。而現實是即便我們有幸能夠活到六十五亨受這種天堂的"盛宴",那也只是基本生存保障的便餐。決不能奢求龍蝦,鮑魚的大餐。更何況這種亨受變得越來越遲。今天是六十五,明天是六十七,後天可能就是七十歲。
從數據上來講,一個人在六十歲時還能像三十歲一樣在職埸到處受歡迎的可能性肯定不髙,特別是下崗後再就業。
加拿大男性的平均退休年齡六十二,女性五十八。我們就拿六十歲做一個基準。在加拿大如果六十歲從主動性收入上退下來,就必須充分考慮到從六十歲到六十七歲這七年時段的不同收入的差異。除了少得可憐的一奌退休金(CPP)可以提前支取(如果你以前工作交過退休金),大部分移民也沒有這樣幸運有可觀的公司退休金。所有七年的生活開銷缺口都必須從你自巳的RRSP,免稅儲蓄戶口,投資收入中取得。
如果你是六二年以後生的,養老金要到六十七才能領取。
按照退休開銷是退休前百分之六十的專家估算與著名的退休第一年百分之四提取原則加上自己的生活模式,我們不難估算出六十歲退休時所需要的財務保障。越早退休,需要填補的缺口越大。
在陌生的國土上能否頣養天年,對我們第一代移民這群沒有根基,特殊的人群更充滿了焦慮與不安。足夠的財富追求能得到人們更多的尊重甚至追逐,也是不足為奇的。
望朴歸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