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家园何处是?----追寻灵魂的故乡(二) |
送交者: 枫苑梦客 2009年05月04日19:40:27 于 [加国移民] 发送悄悄话 |
潜意识中,我知道我有一个故乡:中国。虽然深知故乡早已成为一个回不去的地方,但是心中仍有着解不开的故乡情。异域漂泊多年,乡音未改,鬓毛已衰,一身风尘,满心疲惫,然行囊空空,攥在手中的那些东西又是那么轻飘飘微不足道,仿佛一撒手便会飘去无踪。
当熟悉的故乡山水只能神交在梦中,当亲友的声音变成了一个个模糊的电子讯号,当自己在寄居地成了少数民族,自己的母语成了外语,自己熟悉的文化也变为异类文化,难以尽说心中的忧伤和惆怅。
夜阑人静之时,经不住灵魂一次次的拷问,我也曾对自己说,“走了许多的路,我已厌倦漂泊,回家吧!”可是,何处是归程?无家可归,有家难归,家园依然在梦中。一次漂泊结束,又一次漂泊便要开始。家园似乎永远在途中。
为什么流浪?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为什么流浪远方?……”这首歌一唱三叹,缠绵哀怨,催人泪下。那是三毛的悲歌。这首歌曾使我大为感动,在我心中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可是,那时的我,分明就站在故乡的土地上啊!故乡的山水正环绕着我,浓浓的乡情正滋润着我,为什么竟莫名其妙地被这似乎与己无关的思乡曲感动得潸然泪下呢?
也许你会说,这就叫做心有灵犀一点通,这就是移情作用。在我看来,毋宁说,他们触摸到了我们生命底层最柔软最敏感的部分。那是因为,我身在故乡,但心却在飘泊流浪。“生活在别处!”不正是现代人精神生活的写照吗?此乡非他乡,然的确又是他乡,肉身在地上的家乡,灵魂却渴望着回归天上的故乡。“别处”有一个美丽、安宁、丰富、圣洁的所在,和此处单调、阴暗、污浊、喧嚣的世界形成强烈的对照!
由此,便不难理解崔颢发出那一声千古问询时的悲怆,也更能体会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时的怅惘。他们心目中的“乡关”、“故乡”其实并非完全指地域上的故乡,而更是指向那个久已失去却仍魂牵梦绕的灵魂的故乡。
返乡,是人类共同的梦想。不论在世界的任何角落,人们都在用不同的语言问着同样的问题:“何处是人类/莫测高深的归宿?”(荷尔德林《莱茵颂》)
柏拉图的回答大致是不错的。他说,人的灵魂来自一个美好的家园。后来,灵魂离开了家园,来到这个世界,寄居在一个肉体躯壳里。由于漂泊太久,它竟然忘记了自己来自何处。但是,他的灵魂仍会不时地被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所唤醒,所感动,因为它知道那些纯洁美丽的事物来自它的故乡。于是,乡愁便成了人灵魂深处永恒的感觉,它让我们不辞艰辛地跋涉,去寻找真正的家园。人的生命历程就是灵魂寻找它美丽家园的归程。
基督教认为,人的灵魂来自于永生的上帝,因此它才渴慕永恒的家乡。圣经说,“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传道书3:11)这永生本来是人的属性之一,因人类犯了悖逆的罪而失去。在离开伊甸园后,人类便失去了家乡,成为地上的客旅。从此,我们的心灵便无所凭依,我们的灵魂便无所驻足。地上的一切都无法使我们长久满足,因为地上没有任何东西具有永恒的价值,我们在地上所收获的除了虚空,还是虚空。
有谁敢说自己是这个世界的“永久居民”呢?
圣经记载,当年,雅各曾经带着一家老小逃难到埃及,当法老问起他的年纪,他回答说:“我寄居在世的年日是130岁。 ” 大卫也承认,“我们在神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我们在世的日子如影子,不能长存。” 他们都清楚地知道,这个世界并非久居之地,他们有一个更美好的家乡,在天上。
多年以前,当我终于获得加拿大“永久居民”身份时,曾经喜不自禁,以为从此就可以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永久”居住下去了!可是,转念一想,多久是“永久”呢?从我们获得“永久居民”身份到死亡这段时间够得上“永久”吗?答案令我吃了一惊,而且感到悲凉。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算得上永久居民,我们都是被放逐者,是寄居尘世的客旅。而那个被天使用火焰的剑把守,不许我们归去的地方,才是我们的真正的故乡。
思乡,是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为什么流浪?为什么流浪远方?……”千百年来,无数人在问着同一个问题:人类的精神家园因何成了回不去的地方?
回归,是人从灵魂深处发出的的共同呼求。故乡啊,故乡,何时才能回到你身旁?荷尔德林在哀叹人的无家可归时,曾表达出如此强烈的渴望,“浩瀚的水波,请赐我们以双翼,让我们满怀赤诚衷情,返回故里。”(《帕斯莫斯》)
可是,回家的路在哪里呢?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