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圣诞节华人留守人的心酸 |
送交者: 聊聊宝贝 2010年12月28日23:17:21 于 [加国移民] 发送悄悄话 |
偶尔的孤独是有品的情调,长久的孤独是蚀心的折磨,你是不是圣诞里那个孤独的人?神鹿雪橇,灯影迷幻,异国的香咖啡,昂贵的圣诞不属于那个留守的人。 你是不是留守故乡的那个孤独的人?你是不是留守异国的那个孤独的人?圣诞的钟声将要敲响,盛大的快乐是留守人流淌的忧伤,耀眼的彩灯是留守人不眠的眼神。本报记者特别专访了在多伦多过圣诞节的华裔留守人,倾听他们的感受。 留守的老人(姜教授和姜太太,原中央美院教授,78岁,72岁,来加8年): 我和老伴儿是留守在多伦多的一对老人,我的儿女们都在美国。每年的这个时候,我和太太已经早到了美国。今年有点儿晚,但行程早就订好了,21日就走。从 多伦多士嘉堡到美国亚特兰大,每年二个多月的美国生活,这是我们移民八年多雷打不动的生活状态。老伴的心脏不好,我的腿也不好,我们俩总是担心有病,主要 是怕影响孩子们的工作。因为美国医药费太贵,我们选择留守在多伦多,孩子们原先都在多伦多工作,金融危机后都丢了工作就去了美国,这房子也是儿子和女儿花 钱为我们买的。在加拿大我们日常生活就是寂寞。一日三餐,每天早晨吃麦片加香蕉,午饭和晚饭一菜一汤,天天一起看中文电视,读中文报,我们的英文水平是能 写能看不能说,能对付的都是日常简单的,捡不起来了。 每周五买些菜,平时参加点华人的各项活动,没有车,除了附近这点地儿,多伦多的其 它地方都没去过。对面楼有一个我女儿的朋友,平时打打电话。说得难听点,我们是在等待那个时间的到来呀。我的女儿住在德州,儿子住在亚特兰大,女儿和儿子 都在大学工作,各家都有二个在读初中的孩子,都是男孩儿。每次到美国之前,我都要老伴儿提前三个月就开始准备。我要事先做好计划,列一个表,如何为女儿和 儿子家的圣诞树增添有意义或有一件装扮,如何装扮圣诞老人,如何为我们所认识的朋友购买圣诞礼物,见哪些朋友,更重要的是,如何和孩子庆祝那个圣诞之夜。 虽然这些事情孩子们可能会早有准备,但每年他们都是很忙,我们也没什么事情,而且这些事情我们俩很在行。这次我们还会像以前一样送孩子们每人一个红色大 袜子,老伴儿给每个袜子上都绣上孩子的名字,装的礼物也是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这四个孙子最盼望的就是多伦多的这只袜子,所以 我们最用心的事情之一也差不多是这件事,晚上我们会将这只红袜子挂在他们的床边,等待第二天早上孩子们收礼物,这次我还特别为他们每个人多了一个绣着名字 的圣诞帽。 这顶红帽子,据说晚上戴上睡觉除了睡得安稳和暖和外,第二天发现在帽子里的礼物时心情会是美妙极了。在美国狂欢夜它更是不能 缺少的主角儿,无论你到哪个角落,都会看到各式各样的圣诞帽。这次我还要为儿子家的圣诞树增添节能彩灯,其它的那些装饰品很可能还是以前用过的二手货,节 约又环保。今年女儿会把同系的中国同事们请到家里来一起庆祝圣诞节,我很高兴会同他们聊天的机会。我们还会趁节日里去纽约观夜晚的景观,但不管美国的彩灯 有多亮,气氛有多热闹,也赶不上我们老家四川成都过年的味道,回老家?心里想一想还可能,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儿喽。在美国朋友毕竟不多,为照顾孩子也不能老 是看中文电视,吃的东西也不如我们多伦多自己做的可口儿,出去不认路,孩子们上班忙,到时间我们就又该返回多伦多过我们的平常日子。 留守的母亲(加拿大心脏病研究协会,42岁,女,来加14年): 我的母亲留守在中国河北。以前过圣诞节我母亲根本都不知道具体是哪一天,但现在她记住了,因为我放假有时间在家跟她说话。她不习惯北美生活,来过三个月了解我的生活后就回去了。我的孩子现在10岁,而我的母亲今年68岁,但我的母亲跟我的孩子一样缠人。 她每天要跟我视频说话,可是我哪里有那么多的时间,隔几天看不到我,见面就责备我做什么去啦,她哪知道我每天做什么,她还以为我还是每天都要向她汇报的 那个读大学的小姑娘吗,等我开始发火时,她又马上不吱声了,接着开始向我承认错误:"妈就是想看到你,跟你说会话,没事的话,我马上就下线"。每天我都很 晚才能到家,更何况她聊天无非都是家常里短,问我刚才做什么去啦,今天吃的什么饭,小非(我老公)在家吗?最后总忘不了"你什么时候回来",有时问得我烦 了就开始数落她:"明知道我不能回去就别总是问来问去的,明知道三口人的机票那么贵就不要老提回家的事",话音刚落,那边就没声音了,我这边就开始后悔。 马上又听见她怯怯地说小声说:"妈就是想知道时间好准备一下,你没事儿就好,那我就下线了",临走时又急叨叨地加了句:"你最爱吃的玉米早市开始有卖的 了"。母亲耳朵不好,简单的话要同样说上好几遍,我担心每次喊着大声说话会影响孩子学习,有时根本就不去开视频,即使打开与朋友有事情也是对母亲"隐身" 状态,她也明白我嫌她烦,自从去年我弟弟教会她学会打字她就开始给我留言,有时我忙得忘记看msn,几天后打开一看,有三十多条留言,还都不是一天的,但 都是同样的一句话:"你什么时候回来"。 我工作总是加班,业余时间还要去教中文课,还要做家务,还要送孩子学小提琴、画画、上中文课, 我分身无术。回家的时间来来回回重复多次,想过多少遍,甚至逼着自己下决心定下来,免得她总是不停地追问,但定下来又不得不变更,总是有事情不能回家。母 亲说,你爱吃的红枣熟了,我说这里的红枣比家里的大得多。母亲说回来我做最好吃的鱼给你吃,我说这里的三文鱼什么都不用加煎着吃就比家里的鱼好吃一百倍, 母亲说病了,我吓得立即问到是真的吗,母亲马上笑着说是假的。这个难缠的老太婆。她已经满脸皱纹,皮肤松驰,胳膊细细的,手上暴露出盘根错节的青筋,她穿 着最便宜的衣服,吃着最便宜的食物,省着水,省着电,冰箱里塞着舍不得吃的留给女儿的食物差不多是早已过了期,女儿的一句要求就是圣旨, 她半张着嘴,专心的捕捉女儿的每个字,女儿的一句话就会让她笑个不停,凝视着女儿的一张脸什么都做不下去,无论春夏秋冬,她总是坐在电脑旁等待着加拿大那 个不知何时才能回家的、被宠坏了的女儿。 留守的另一半(加拿大北电网络公司Nortel Network,45岁,女,来加9年): 我们家是老公留守国内,但孤独是二个人,9年算不算夫妻?我不知道喽!这也是移民中典型的留守。我现在所获得的一切都是我一步一步挣来的,二年多上学, 找工作,攒钱买房子,现在的身份,多年的人脉,职业经验,但要是回国我肯定是没位置,所以我不会轻易放弃,他在那边的工作也不肯放弃,工资不低,企业高 管,跟本不会过这边来重新开始,好在国内热闹些,他寂寞会自己寻求解脱,如何解脱我现在根本不过问,选择这样的生活就不能较劲。 这么多 年我们就是这样两边来来往往,飞来飞去的,从不正常的生活变得现在也正常了,因为好多人过着像我们一样的生活。我们没要孩子,公司里对我不错的华人西人都 有,可是我觉得不会合适的,即使合适也不是那么回事儿,要说对老公没有感情也不全是,只能说是亲情开始变淡了,坦白讲,感觉慢慢变淡是现实的,但说离也不 是轻松能开口的事情,只能这样挨着,什么时候是头儿,不知道。 我平日里的娱乐就是晚上在网上看看,泡澡,上街也漫无目的,节日时跟朋友 吃吃饭算是最开心的事情,有时想想应该好好宠自己一下,但穿上漂亮的鞋子和衣服后身边没有人欣赏也够没劲的,有人告诉我女人要自信才会美,要 欣赏和爱自己才会有人爱,其实说这话的人是不现实或者是太空洞了,我就想有人欣赏才知道宠爱自己。老公来这边时,他所想的事情跟我跟想的不一样,我的一些 想法也不会受到对方的认同,生活的环境都不一样,各方面都变得不同步了,怎么可能谈到一起呢,对于未来都没一个确定的想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以前春节时还会打打电话,现在不打了,反倒希望圣诞时父母会给我打电话,只因为我越来越喜欢这里的圣诞了,加拿大的圣诞节早已超越宗教和文化的界限,成 为家庭团圆的喜庆节日,成为人们表达亲情与关爱,期盼和平与安宁的机会。加拿大正是在多元文化政策的指导下,政府大力主张淡化圣诞节的宗教色彩,把基督 教、伊斯兰教、佛教等世界各大宗教摆在平等的位置上,这样的文化正是我所喜欢的,而老公感兴趣的还是那些名利东西。每当谈起这些会突然发现二个人的价值观 已经远离了。不过,即使离婚我们也会和平分手,对待这一切,我早已学会宽容和看淡。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09: | 加拿大投资移民年末欲“变脸” | |
2009: | 去留难选择:劳力又劳心去移民加拿大到 | |
2005: | 在加拿大,我LABOUR,我喜欢 | |
2005: | 我到底要不要为了孩子想办法移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