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为纪念其18岁生日写过一篇‘幼子袁青何以成为少年(英文)诗人’的短文,今为纪念其28岁生日,再写一篇“长子袁来如何入读加国‘天才班’”的片段,算是忆旧思新,也算是给远方的长子进行生日祝福!
事实上,犬子袁来不但是老猿家首位被正式认定的‘智优生'(highly gifted student),就我所知也是最早被温哥华教育局认定为智优生的中国新移民子弟之一,还是最早入读当时全省在大学山中学开办的、全加唯一‘过渡班’(Transitional Class)(相当于国内“天才班”或少年大学生预备班)的华人孩子之一。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1992年8月底老猿携妻带子从萨斯卡通市搭灰狗长途搬至温哥华,一边在UBC继续修学分写论文、一边在温探探谋生的可能性。其间7岁的袁来开始就读附近快乐山小学二年级,因成绩不错,跳过3年级升读4年级,5年级时成绩依然优异,由任课老师推荐、经校长背书上报温哥华教育局申请智商评估。不久,教育局指派两个心理专家到校对袁来和另一来自福建的、他的好友赵姓同学分别进行了一整天测试。然后,我们接到一份报告,正式认定他为高智商学生(但拒不讲明他的智商到底是多少),并推荐他入读MACC(Multiple Age Muster Class)多级混合班, 即通常所说的‘小天才班’。我们两家商定后都让孩子到坦普尔顿中学去试试跳过6年级直读7年级,结果他俩成绩依然不错,结束时教育局又来函建议我们送孩子到大学山中学入读‘过渡班’, 按计划,头一年读完8、9两个年级的课程,第2年读完10、11及12年级的主要课程,如一切正常,孩子14岁便可直升UBC,还可能拿到奖学金。因我们两家父母在国内都是老师,深知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拔苗助长的危害性,经反复咨询考虑,赵家最终决定让孩子转入普通中学,老猿想‘曲线’入读全省最好的公立中学大学山中学,便鼓励袁来进了‘过渡班’,不过,不知为何,赵家竟狠心从此不再允许孩子与袁来往来,莫名其妙地永远失去了最好的朋友,让我本来就比较内向的袁来伤心了好多年。
等第一年结束,我们按最初设想从‘过渡班’转到普通班。袁来于16岁上UBC电子工程专业,Co-op期间到日本京都工作一年,后回UBC读硕士时曾获1.7丌加元联邦奖学金。2009年底与一韩国女子结婚,并双双赴美国 谷某高科技公司及斯坦福大学工作至今。
其实,在加拿大,评估认定智优生的标准远比中国低,比如,加拿大正常小学生中‘百里挑一’者便可自然认定为智优生;在中国,可能千分之一、甚至丌分之一才算。袁来小时也没那厶优异,5、6岁时一个月一首20字李白的‘明月光’要复习200遍才能背住,气得我有次用脚踹他。但我从小注重培养他的读书兴趣和自学能力,帮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小学3年级到硕士毕业,我有幸从不需要敦促他用功,更无须请家教或亲自对他进行辅导,只是每学期成绩单下来后问问他的分数情况。尤其令人称道的是14岁那年,经过10个月不到的自学便一次性考取微软证书,而当时许多大陆来的新技术移民都要至少花2,500加元上班受训才能获取之。毫不夸言,长子的学业从未让父母操过半点心;唯一可惜的是,他虽读书最厉害,却死活不愿再读博士。也许是过早智力透支、或真受硕士指导教授的影响坚信到大公司工作比在大学有意思得多吧。
不管怎样,在加拿大成为‘天才生’或智优生似乎并非难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