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建与一位在国内的同学谈起了西方、中国工程师的事业走向的问题。
一个面对西方工程师的“冷酷”的现实是:一般地讲,一个人大学毕业是个工程师,他((他=他/她,下同)将一辈子是个工程师。而不像在中国,很多工程师会“下海”当商人,或者是“上山”成政客。
在北美,一旦一个人成为专业工程师,像其他专业人员如医生、律师、教师等一样,他将在自己的行业度过舒适而平淡的一生。这一现象的存在,基本上可以用经济学里的“投资回报”的概念来解释。
假设一个人已经在自己的工程学位上做了大量金钱和精力上的投资,已是经济、社会地位都不错的专门家。在北美,经济市场处于“饱和”,政治人物以权谋私的机会的也很少,这个人怎么会选择更小的“投资回报”,从零做起,办起一个赚不了钱的小生意,或者是做一个捞不到好处的政治义工呢(做政客的起点)?
建在加拿大十多年,结识过很多当地的工程师,很少听到事业上稳定下来的工程师跳槽成为生意人、或政治活动分子。(当然高技术行业有点特殊,工程师改行当生意人的多一些。其实原因也是一样的:投资回报 - 高技术是未“饱和”的新兴产业,从商赚大钱的机会相对多一些。)
一个很好的例子是一位建很熟悉的加拿大总工斯尔(化名)。四十五年前斯尔是个工程师,四十五年后他还是个工程师。他年轻时也试过开公司,但很快“收起了帐篷”,因为做个小生意带来不了什么好处。他也有机会步入政界,因为他成功的管理过不少亿元大项目。他并没有选择那条路,因为从政并不比他继续当大项目的总工要好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