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舟归来(139):温哥华高呼“华人的命也是命” |
送交者: 王博看美加 2020年07月16日19:32:34 于 [加国移民] 发送悄悄话 |
很快,温哥华的主流媒体上出现了关于陈锋案件的大量追踪报道。 贝益民明白贾斯汀“动手”了。 他立即找来TINA,两人开始主动向中文媒体大量“喂料”,让它们“追随”主流媒体,讲述陈锋和林馨的故事,还主动要求接受中文媒体的采访。中文媒体“动”起来了。 贝益民又找到江晚舟和VIVIN,由他自己负责“供料”,三人分头在社交媒体上引发话题,不间断地发送“爆料”消息和评论文章,先把陈锋“谋杀案”炒热,接着又把舆论引导到讨论林馨遇害源头的问题上来。 讲述林馨和陈锋故事的声音被放得“越来越大”了。 这时候,贝益民把他周围所有的亲朋好友都集合起来,告诉了大家他要组织一场大型游行示威的计划。他动员每个人都去联络自己的资源,来参加一场“反对歧视,保卫华人生命安全”的主题游行示威。 大家又紧张又兴奋,“串联”的动员工作开始悄然涌动。 第一份捷报来自邓安安。她找到了当年新西敏麦当劳和本那比食品厂的工友,大家都已经听说了林馨的故事,在她的鼓动下,产生出第一批参与活动的积极分子,通过他们,又找到了更多的愿意参加和支持华人抗争运动的各个族裔的人群。 她紧接着找来LILY和TONY,请求他们动员赌场的工会会员参加示威游行。很快,在贾斯汀的全力配合下,他们四个人不仅动员起了赌场的工会,而且把温哥华地区的一大批工会都发动起来,游行人数一下子就暴涨开了。 邓安安“力拔头筹”。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积极筹备,12月一个星期天的早上,一场声势浩大的华人“反对歧视,关注华人社区安全”的游行活动开始了,游行从中国城的中山公园出发,沿着主干道HASTING大道行进,大约五千多名华人和各界群众参加了游行示威。 几乎所有的当地媒体都来到现场采访。 贾斯汀带着他邀请的CBC采访团队来到活动现场,一大批“NDP新民主党”的坚定支持者组成了游行队伍的“最前锋”,其中有一群受到大家格外关注的人群,是来自非营利机构的参与者,RACHEAL也在其中。 VIVIN是这次活动中,华人团体与贾斯汀方面的联络代表,两人肩并肩地站在一起。他们在集会人群中宣传NDP的政党纲领,动员大家积极支持贾斯汀竞选下届温哥华市长。 在这个“团队”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们打出的口号,每个人都手举一面红色的标语牌,正反面分别用白色的大字写着“CHINESE LIFES MATTER”和“中国人的命也是命”。 “中国人的命也是命”这句口号,一下子就提升了这场运动的“政治诉求”的高度,表达出振奋人心的明确的政治目标。 温哥华当地最大的主流报纸《温哥华太阳报》在报道中写道:这是一场20年来,华人自发组织的最大的一次游行示威活动。很少组织起来参与政治活动的华人,这一次之所以组织起来进行示威活动,一个重大原因是发生在温哥华的暴力指向目标具有明显的种族歧视性质,他们的口号“中国人的命也是命”,发人深省。 贾斯汀在接受CBC的采访时说:在温哥华,华人为什么单单成为一些不法者攻击的目标?因为这些犯罪分子认为华人好欺负,我们新民主党人要求温哥华政府关注到这里的每一个角落,不应该让中国城成为犯罪分子的天堂,政府有责任,让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得到保护,不再成为歧视性攻击的目标。 贝益民也接受了CBC电视台的采访,他说:华人多年来在温哥华辛勤劳动,默默地为加拿大社会做贡献,但是恰恰就在我们华人社区,常常发生针对我们华人的暴力事件,过去很多华人选择沉默,政府也对此视而不见,现在我们要站起来,揭露真相,并且要求政府立即采取行动。 LILY和TONY带来了这次游行队伍中最大的群体,从各个工会组织过来的人群达到两三千人,蔚为壮观。 LILY在接受媒体的采访时说:很多政客天天说政府关心社会治安问题,可是当华人遭到歧视和迫害的时候,他们往往都躲得远远的,现在我们华人懂得组织起来了,我们积极参加工会,并且在工会的组织和保护下,拿到本来就属于我们的权益,下一步我们还要积极参与政治选举,推选我们信任的议员,切实落实和保障我们华人在自己生活社区的基本安全。 REBACCA和弟弟ALI带着一批当初林馨在麦当劳和食品厂的同事们来到这里,REBACCA对CTV电视台说:我和我弟弟,以及林馨女士生前的同事们,希望通过支持华人团体对社区安全的诉求,推动温哥华政府对所有少数族群社区安全的充分重视。 汉森带着自己的员工和朋友来到现场,他和TINA走在一起,很多活动的参加者和路边的行人都认识他,在游行队伍行进的过程中加入进来。 汉森在接受CBC采访时说:我从小在这个附近长大,在温哥华活了三十年, 过去很长时间,华人都在遭受种族主义的歧视,甚至连他们的小孩也遭到攻击,那些罪犯认为华人有钱,而且受到伤害了也不会去报案,是最容易欺负的,现在这些新的华人移民正在宣告,这些行为都必须被遏止。 在江晚舟的联络下,中领馆积极支持了这次活动,多个温哥华侨社来到游行现场,侨社组织人在接受多元文化电视台采访时说:我们华人在温哥华常常受到侵害,可是因为我们的英语讲不好,我们就不去警察局报案,另外我们华人生存压力太大,工作很忙,没有时间去做这些事,我们今天的游行就是要给政府证明一下,我们华人要求和平安全地生活在这里。 LEO和他的朋友,以及一大群年轻的学生们,走在游行队伍的前方。身在纽约的婷婷,这些天一直保持着与可可和LEO等人的联系,她通过与LEO的手机视频,实时参与了游行活动,鼓励着LEO要勇敢坚强。 当CBC采访LEO的时候,泪流满面的LEO,对着电视镜头高高地举起了母亲的遗像,大声呼喊道:还我妈妈!还我妈妈! 周围的人全都为之动容,高声喊起了口号,一波波的声浪在游行队伍中此起彼伏。 CBC的主持人在结束采访时感叹道:我难以想象今天的华人已经具备了如此高的政治觉悟,“华人的命也是命”代表了华人政治素质的最新境界,也让我第一次深刻地感受到了华人群体总体素质的高度,如此大规模的示威活动的举办,也充分证明了华人移民正在成功融入加拿大主流社会。 《温哥华太阳报》的评论说“此次大游行前所未有,成为加拿大华人依法维权的里程碑。” 。。。。。。 舆论的压力,迫使温哥华警方加快了林馨案件的侦查和审讯工作。 不久,已经落网的林馨案件的多名嫌犯供认不讳,谋杀林馨的幕后指使让人就是中国城的黑社会头目阿南。警方借机对中国城中的黑势力进行了一场大清洗。 这项罪证获得,对证明陈锋遭遇黑社会势力的“生命威胁”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贾斯汀在陈锋的“无罪”辩护中,提出了两项最完美的“证据”,一是陈锋在自己的车内,即“私人空间”里,二是陈锋遭到来自黑社会头目的暴力胁迫,所以他开枪属于“自我保护”和“正当防卫”。 三个月后,陈锋仅获“枪支来源不明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半。 温哥华的中文媒体关于此次大规模的华人政治运动的报道,一直处于高度的活跃和兴奋之中,从游行活动开始,到陈锋案件的审判,再到林馨被害案件的回溯,始终都是温哥华中文网络的重点话题和网民讨论的热点。 每一个人组织和参与这场“社会运动”的人,包括发起人贝益民自己,都从运动中学到了全新的知识,接受了一场深刻的灵魂洗礼。 江晚舟在参与完这场“社会运动”之后,把爱米粒奶茶店的生意完全移交给了TINA和汉森,然后在离开加拿大前,安安静静地在家中度过了自己两年“移民监”生活的最后日子。 她把自己对林馨的深深怀念,写成了系列文章,陆续发表在自己的博客《晚舟归来》上,回顾了自己与林馨生前的故事,也讲述了自己移民后在加拿大遭遇的种种亲身经历,深入讨论了移民“规化”和华人社区的安全问题,有日常生活的家长里短和悲欢离合,也有在新国家的文化困惑与思想进步。 她回国前的最后一篇文章叫《加拿大华人社区要有怎样的一种声音?》,文章是这样写的: 生活在海外的华人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特有的词汇,叫“华埠”,它仿佛是孙悟空用金箍棒划出来的一个小圈圈,呆在这个小圈圈里面的人感觉似乎很安全,这个小圈圈就是“唐人街”。 可是问题是,这个圈圈里面的人不关心圈圈外面的事情,尽管这个小圈圈外面的世界才是真正不同于他们“原生国家”的新世界。 改革开放初期,初来温哥华的华人往往选择居住在唐人街或者周边。 由于英语普遍不好,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只是在唐人街中编辑出来的中文报纸,久而久之,生活在传统的华人社区里的华人,更养成了对外界的事情充耳不闻的坏习惯。 但是这些年,随着城市改造的加速,华埠里的年轻人纷纷离开,华人群体的分散和华人社区的分裂也变得越来越明显,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尤其是大陆中国人,以投资者的方式来到加拿大,同时大量的中国留学生也来到这里,他们与原来华埠里的中国人很不相同。 突然而至的大批新华人,不仅仅带来了生意机会,也带来了完全不同的世界观。微博、微信的出现,更是打破了传统中文媒体的小圈圈。相比于老华人,新华人更关注自己周边的事件,更敢于用英语交流,对不同文化的吸收和学习的速度也更快、更有自信。 所以,虽然今天的温哥华还是那个温哥华,华人社区里的那些安全问题还是那些问题,但是华人群体已经不同了,他们有力量了。 而当原先那个近乎封闭的传播渠道被打破的时候,新的信息在他们之间的传递变得更快,反馈变得很强烈,一种新兴的力量也随之出现了。 前不久在温哥华爆发的“反对歧视,关注华人社区安全”的运动,就是这种力量的一次成功展现。我相信,随着新一代中国人的到来,还有他们创造出来的社区影响力变得越来越大,这些新华人的声音总有一天会完全迸发出来,并且成为主流声音的一部分。 这也许就是“中国人的命也是命”的真正意义所在。(请点击进入“作者”个人空间,查阅我的个人资料,看看我还能为你做什么)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