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大川
萬維讀者網 > 加國移民 > 帖子
買車教訓(一)----少買新款車
送交者: canadastar 2002年05月27日18:36:11 於 [加國移民] 發送悄悄話

98年初開始, 我在加拿大就開始了買賣新舊車, 有時侯自己買, 大部分是替朋友買。 有的車是在朋友之間買賣, 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朋友之間講好車價/車況/所知道的毛病,不存在什麼欺騙,一般就比較好辦。大部分朋友是去買新車, 其中有許多的成功經驗(如買價比車場的進價INVOICE)更低, 我就不自誇了,有的本地出身的即使有良好的人際關係, 最後還請我扛着大斧頭去砍價。----就是這次買車,讓我至今還頭疼!

2001年9月,我準備買TOYOTA的HIGHLANDER,車看好了價錢也砍的差不多(直接從批發商處拿車),就在那時候,有位本地生的台灣的教會朋友,他要買一部HONDA ODYSSEY,已經從認識的批發商那裡拿到一個比較優惠的價錢,問我是否也想買一部。

說起這個朋友,要追溯到97-98年,我的第一部汽車91年TOYOTA TERCEL就是他幫我找的。那時候二手車比較便宜,那車看起來很新而且才跑7萬多公里,我開它到親戚的修車場,整車檢驗之後完全合格,所以就立即買下了,4500加元。那時候剛來不久沒有距離觀念,在買車之前他帶我從東BURNABY開車到MAIN ST/1TH AVE 的跳蚤市場買了一套MINI音響,一周后卻再次讓他送我回去退貨(他住RICHMOND),現在想起來真不好意思!

後來我路考三次沒過(後2次都差點和考官吵架,被刁難),一氣之下就賣了車回國,等到2000年基本穩定之後,卻怎麼也聯絡不到他,他的電話/手機全換了,後來打了很多電話通過他的親友才找到了他,也因此才有機會送他一個不錯的禮物(價值450元)。也因為我剛來的時候受過幫助也吃過不懂行情的苦頭,所以才有我後來對別人的熱心幫助。

最後我拿到的價格比他從批發商拿的價格還低100-200元,而且此車那時候剛出新車型,很暢銷,比美國的同類車價格便宜6000元,所以我就也買了一部以供眾多的親友及以後旅遊之用。沒想到噩夢來了----

買回來一周,車後廂漏水。用了2個半天去檢驗,最後他們的HONDA SERVICES 要我到SURREY 的一個BODY SHOP去修。

又約了個時間,到了那小修車場,不但規模小而且沒有車給我開,只好回家等他們的電話。

後來的一兩個月,我不停的跟他們聯絡,等他們有車了我的時間又不剛好(他們周末沒上班),我又找了一家在VANCOUVER的以前認識的規模較大的修車場,然後又是花時間取得那個DEALER SHOP 的授權。

修好漏水,發現發動機漏油在車庫的地板上。同時發現有時候SRS的指示燈一直亮着亮。

又是一番折騰,預約/修車/等待,他們HONDA SERVICES卻告知漏油是因為有個配件壞了(我的車才開7000公里),他們更換了就OK,但是那SRS燈是因為我位置沒坐好,影響座位側面的安全氣袋,所以那燈會亮。

回來後又一次到VANCOUVER的修車場,(因賠償朋友車的擦傷且要我幫他搬家),那老闆告訴我位置坐不好不可能會導致安全氣袋有故障,如果這樣撞車就很危險,其他的專業人士也這麼說,而且我發現了側面安全氣袋另有黃色指示燈,不是那個紅色SRS指示燈。

我後來又致電給那HONDA DEALER,那SERVICES MANAGER告訴我是因為他們的電腦無法獲得我的汽車的什麼CODE,所以無法調整我車上的安全氣袋等等。

再後來,我聯絡HONDA CANADA,要求退貨,因為那是不合格的產品。

現在正在等待回復,如果有進一步的好消息,且聽下回分解!

以前有行家告訴我, 不要買新出的車型,因為新開發的產品經常技術上不成熟,要經過幾年的改進才會比較可靠。

我把我的經驗教訓告訴大家,希望給大家特別是首次買車的人士一個借鑑。如果有什麼需要幫助或經驗交流,可以跟我聯絡: 778-772-7756 TOM。EMAIL: cacn@canada.com.

我幫人買車無數,每次都是皆大歡喜, 他們的車都沒有什麼問題, 怎麼輪到我頭上的都是倒霉事? 不是有人說"好人有好報"嗎?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