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这里不久的老中都有一个体会,加拿大的办事效率真是……原来对国内服务行业抱怨不已的人也怀念起国内的种种好处。比如免费售后服务,随叫随到的送货上门。
在加国,上门一次的费用可能超过商品本身,还有就是动辄加费的种种套餐,让习惯一次买单的国人倒吸几口冷气:比如买个相机吧,存储卡得另买;买手机芯卡是不带的;更不用说电脑,标价是光机,装个基本软件都得加钱,当然还非得正版,所以总共算下来,花费就不菲了。
这主要原因是当地的人工贵。因为人工贵,所以诞生出“四多”:信件多,预约多,考试多,道歉多。
有玩笑说,这里见个清洁工都要预约,要考试。预约似乎是加拿大文化的特征,我上学测试得在两个月前就提前预约。上银行办个信用卡,当场不能填表,即使银行顾问当下空得一个人也没有,还得要预约隔天几点几分。不接待不速之客,似乎是加人的习惯。所以别指望给人惊喜之类的,还是老
老实先打电话预约,否则人家当你是惊吓。
我的室友是在国内学机械的,她去CAD(一种机械制图的专业文凭)咨询,人家给她排到两个月后的测试,她急得不行,说能否尽快,顾问很认真的查询了一下,礼貌的告知,最快也要两周后。她闷闷不已,更惊人地是,她发现一个下午顾问就接待了一个CLIENT(顾客),“难怪他们的效率这么低呢,整个下午就面试一人!”她咕囔了好几天。
在加国久了,一定会练出超级耐心。在医院所有的病要先通过急诊再分类到各科室,如果你是患一些小毛小病的,那可就对不起了,经验之谈是最少在医院侯上6小时,最少。所以,国内来的留学生或移民,轻易不敢上医院,没病也怕给等出病来。当然,你也不能轻易向别人
讨药,除了医生的处方,谁都没有权利给别人药。药房会严格地按医生处方卖给你药,在加拿大久居的人哪怕平时再熟捻,都不会给你药。
这也算是加国尊重生命的一个特例吧。
当然,除了耐心之外你还得学会有礼貌地表示不满。千万不能像国内一样,因为顾客是上帝就可乱发脾气。上帝告诉大家要凡事忍耐,凡事盼望,因为大家都习惯慢生活了,所以说好两周的信用卡20天还没到是正常的,说好一周装电话但半个月过去了毫无动静是正常的。当然,你完全可以打电话质疑,但听到的声音永远都是SORRY,非常真诚友好的态度,令你发不出火(当然发火是没用的),即使质疑也是没用的,他们还是按照自己的节奏不紧不慢,但你一定要坚信,最后凡是登记过的,一定会有着落,也许是半年后。
在这里,我从没见过一家公开服务机构有当众争执喧哗的现象。纠其原因,虽然等候的时间长了一点,但轮到你的时候,他们都是从头至尾耐心备至为你服务,等候的烦恼一消而光,你觉得再次找回上帝的感觉,真好。只有一次,我受到了一点惊吓————春节前在邮局寄信,因为得先称重国际邮件(以前没寄过心里没数),后来就放心离开柜台去挑贺卡了,结果正在兴致盎然精心挑选之时,一个华裔男子气冲冲地过来用中国话朝我吼:你快一点,所有的人都等着你,随即转身愤而离去。错愕的我转眼一望,妈呀,确实是排起了长龙———原来我走了,但售货员还在专心等我回去,暂时不接待其他客人!这在中国简直是不可理解的,但我满怀歉意地朝长龙点头致意时,发现所有的人都面目平静若无其事,可能早已习以为常了吧。
我一边为自己的无心之过难过,一边也为那个不适应加拿大慢生活的顾客难过。看来,他暂时是享受不到周到耐心的种种好处了。
现在,新的城市哲学悄悄在欧洲一些小城里诞生,这套哲学叫做「慢」。慢城保留现代文明的特色,但是回归欧洲中古世纪的生活速度。中国人喜欢讲「请慢用」,其实是一种很高境界的生活哲学,这也是一种选择,另外一种慢步调的生活选择。大部份发展中国家的人不敢、也没有勇气去过这样的日子。只是在加拿大,一个业已发达的地区能体味到这种慢下来的节奏,无疑是另一种享受。不再济济往往,凡事从容不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