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应该是来加拿大的第九年了,我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说说自己的这些年。我很久很久以前喜欢跑到海外华人来玩,后来我突然失去了表达欲望,那时我对我自己,对我生活的地方以及生活本身都充满了反感和厌恶。
前言说点什么呢?我也不知道,想说的太多了,但是觉得说出来又有点傻。比如说如何在十三岁来到这里,一开始的迷茫,后来的反感,最终的接受以及九年以后,现在的安然与淡淡的欣喜。
慢慢说吧,一下子要说出来恐怕对我来说太难了。也许在我日常零碎的想法和记录里,作为读者的大家可以对这样的生活有些了解,或者是共鸣之类的东西,都是说不定的。现在我很喜欢自己,也很喜欢我生活的国家,以及我每天的日子。因为这样喜欢,所以巴不得让所有人都分享这种平淡的快乐。大悲伤心,大喜伤肺,唯有每天小溪一样源源不断的快乐是最令人安心的。
以后想要在这个帖子里面慢慢贴一些自己的远大理想和胡言乱语,会常更新,也希望大家能够多多交流。
【记录一】故乡的云
前些日子在唐人街买菜,突然想吃饺子。其实我不怎么爱吃饺子,不过朋友说有一家店特别有意思。沈阳人开的,布置的很像国内的那种路边店。他很兴奋地向我推荐,手舞足蹈并且说个不停。我看他那么激动,就只好不情愿地跟着去了。
饺子一般,我还是不怎么爱吃。但是那布置的确让我有点难过。墙上贴着中国地图,低矮的棚顶挂着惨白的日光灯,塑料的桌布,还有用瓷碗装着的辣椒油。并且,店里不停的放各种革命以及怀旧歌曲。比如说一剪梅之类的,听得我们都唏嘘不已。事实上,年轻人也是喜欢怀旧的。
当我正针对一个羊肉蒸饺的臊气进行感慨的时候,一段熟悉的前奏响起。那是费翔的歌,故乡的云。小时候我妈带我去应酬的时候,一些大腹便便,脑满肠肥的人们很喜欢唱这首歌。他们要么就走调,要么就不在节拍上,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对这首歌产生了很重的印象。
于是在一个微冷的初春夜晚,唐人街的拐角,一个半地下的小饭店里,我拿着一双满是木刺的一次性筷子;风从关不严的大门吹进来打在我的臂膀上,我第一次意识到了自己有多么的想家。这感情埋藏至深,而被发掘的那一刻我突然感到孤独。
我不清楚别人思乡的情节具体是如何,是不是跟家人有关系,或者是小时候写作文时候因为无话而说所以经常提起的某棵槐树。说老实话,我甚至搞不清自己是如何思乡的。是的,我怀念中国的大中型城市里特有嘈杂以及蒙着尘的树叶。我怀念小学校操场上穿着难看校服的学生们,我怀念凶巴巴的公交车司机和街上漂亮的羞涩的小姑娘们。我怀念北京灰蒙蒙的太阳和大连付家庄尖利的石头。一切好的和不好的,我都在怀念,而不仅这些而已。我怀念七点的新闻联播和七点半的天气预报,五点钟的自行车潮和九点钟路边摊的小混混。那是家乡特有的节奏和气息,也许还夹杂着烟尘和污染,然而并不能令我有丝毫反感。
在那一刻,我突然理解了为什么一些离家很久的人们,会在踏入国土的那一刻热泪盈眶,甚至于亲吻脚下的泥土。过去我觉得那是作者杜撰,企图煽动读者的眼泪:怎么可能有人去亲地面,简直是脑袋有病。但那一刻我相信,如果把我突然丢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我也要趴在地上痛哭流涕,就算人家把我当神经病。
这种四年令我措手不及,甚至有些莫名其妙。我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是什么了不起的人,所以我没想过原来自己有这样丰富的感情。我想认为自己是矫情,但是我非常认真的觉得自己没有矫情。我想家,想回家。
离开祖国的这些年,我受过很多挫折。当然,这些挫折不一定就是跟人在他乡有关系。事实上,我语言好,适应能力强,在国外呆的时间几乎是我人生的一半。我跟本地人没什么区别,只是这些人永远不懂一个中国人那些厚重的感情,内敛的自尊以及悠久的文化。这让我同别人的谈话始终流于肤浅,精神上的干枯令我有些呆滞。我同我的本地朋友们无法真正的沟通。我懂得他们在想什么,并且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有针对性的谈话。不过,我得不到回应。
在我十几岁时的迷茫里我犯过很多错误,而最深刻的打击则来源于我的同胞们。有时候面对这些人的嘲笑与谩骂,我找不到一个立身的基点。那时候我觉得无法跟任何人沟通,无处安身,思想漂泊而惶恐。我惶惶终日,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将落脚在哪里。我觉得自己两边都够不着,是一个文化的遗弃者。小时候读过的伟人传记喜欢说他们出去留学都是为了能够未来报效祖国。此时的我也是非常不情愿,甚至是羞答答的觉得自己也想要以自己的学问报效祖国。令我感到难过的是,也许我的祖国不缺我这样不着边的人去报效她。如果我执意把这个想法放在心头,也可能会被所有人当作热血沸腾的神经病青年。就算我不在乎这些想法,作为一个前途渺茫的大学在读生,也真的是屁用不顶。所以,现在来说,最简单而最奢侈的愿望,就是回家。什么也不用干,能回家就好了。
“我已是满怀疲惫,眼里是酸楚的泪
那故乡的风,和故乡的云,为我抹去创痕
我曾经豪情万丈,归来却空空的行囊
那故乡的风,和故乡的云,为我抚平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