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大川
万维读者网 > 加国移民 > 帖子
华人的地域歧视可以休矣
送交者: 管建宏 2003年07月14日16:17:17 于 [加国移民] 发送悄悄话

  在加的华人由于抵埠的时间不同、来源地不同、方式不同、经济条件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相互之间存在着太多的差别。我想有此差别实在是太正常了,不正说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吗!但遗憾的是,这种差异性却引发了华人间的地域歧视,尤其表现在方言土语上。

  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香港人来加时,讲潮、汕话的广东人对操广东白话的不怎么热情,而近几年大陆移民增多,讲粤语的又对说普通话的存有偏见,而讲普通话的大陆移民与台湾移民也是两张皮,说同一样事,却是不同表述。大陆人讲"普通话",台湾人则说"国语";1949年前,前者说"解放前",后者则称为"沦陷前";台湾人又对大陆人夫妻互称爱人,直叫肉麻等等。大陆移民自视文化程度高,又瞧不起说粤语的香港人,称粤语为"鸟语",称香港人是除了有钱没文化的"港农"。而大陆移民则又是南呀北的纷争,,大致是北方人看不惯说沪语的上海人,上海人又瞧不起"全国人民"的味道(其实上海是个典型的移民城市,上海人的籍贯是五湖四海的)。

  2001年夏,我刚到多伦多,去唐人街办事,有种来到广州乡下集镇的感觉,一句广东话也听不懂,便想找一个同乡会、协会之类的有事咨询也好沟通(不好意思,兄弟在大陆依靠组织惯了),看到了"中国人协会",但考虑到个人的条件,想想我既不是硕士,更不是博士,出身的那个大学跟我一样属"普通"一类的,不好意思入。又发现个"北方人协会",肯定是说普通话的了,但我又不知道这个南北是怎么界定的,但无论是按中国地理的气候划南北(秦岭-淮河),还是根据长江划南北,我都无法入这个协会,对于长江上游的来说,我是下江人,对于长江以北的来说,我又是江南人,对于上海人来说,我又是乡下人。如果是广东人的标准,我到是可以加入,我曾读《蔡廷锴回忆录》,获知广东人称江浙为北方。蔡将军在回忆录中说,小时候常听大人说北方姑娘漂亮,今日一见名不虚传,而他当时率19路军正驻扎于苏州。后来我从报上获知,"北方人协会"更名为"普通话华人社区",这个名字漂亮,只要是说普通话的,无论是香港人还是黑龙江人,无论是浙江人还是新疆人都行,一下子从一个狭隘的"大同乡会"演变成一个面向大部分中国人的社区组织。请大家不要误会,我不反对同乡会,常言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更何况在异国他乡,此种同乡袍泽之情是真诚的。但要是弄得以方言划圈,你瞧不起我,我看不顺你,是不是让外人笑话咱中国人。你说是不?

  其实中国人说起来真的是一家人,我们的汉民族,不仅文化相同(无论你说何种方言,北方话、吴语、闽南话、客家话还是粤语 ,书面语言是一致的),就是血缘较之其他地区的民族来说相对也很纯的。长江以南的汉族人,包括苏南、浙北、上海的吴方言区,绝大多数来自北方,历史上主要有两次大的南迁,一次是魏晋南北朝,一次是北宋末年;东北的大部分汉族人,不出爷爷辈,大多来自山东、华北;遍布两广、福建、台湾,流散东南亚、世界各地的客家人,也是典型的北方汉族,甚至南边的越南人,北部的朝鲜人(不是指越南、朝鲜的华人)也有汉族人的血缘。这还可以从我们的姓氏上加以证明,说中国人是炎黄子孙那也是有根有椐的。现在中国人的姓很多,但大多起源于几个大姓,而这几个大姓都是含"女"字的,表明来自同一个母系氏族部落。比如我姓管,管来自姬姓,而出自姬姓的姓有很多,在Spadina唐人街上我看到吴氏宗亲会的会牌,吴姓就来自姬姓,而吴姓又分出很多姓,比如龚等,那么我与姓吴的姓龚的岂不就是一家人吗?中国人的姓主要按父系承袭的,不仿再想想你的母亲、你的太太、你的奶奶、你的外婆姓什么,不就能找到更多的共同点了吗?

  所以所有的华人天生就应该团结在一起,无论他讲什么方言,都是一家人。尤其是讲普通话的移民更不能歧视说广东话的,因为正是他们的先祖用血汗铺筑了连接加拿大东西的大铁路,成为我们今日华人立足的基石。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