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大川
萬維讀者網 > 加國移民 > 帖子
也談中國的歧視與西方的Discrimination
送交者: 佚名 2003年07月29日23:23:06 於 [加國移民] 發送悄悄話

歧視可能是移民最關心的問題之一了。很多人都感覺到歧視,也知道在加拿大甚至在美國,Discrimination是違法的,但是為什麼還有歧視呢?其實中國人所理解的歧視和英語國家的Discrimination是有一定區別的。

想必歧視不需要解釋了;那麼Discrimination不就是歧視嗎?是,也不是。Discrimination的本意是“區別對待”。一個是“視”看法,一個是“對待”。其中的區別在於“想法,還是行為”。中國人說“張三看不起......”而Discrimination是針對不同的人採取不同的行為。最典型的Discrimination的例子是美國實行了上百年的種族隔離制度和美國上世紀初通過的排華法案。Discrimination是因為你的不可控制屬性(種族,年齡,性別等)而給予你不同待遇。比如美國的種族隔離制度是“不管你是博士還是文盲,如果你是黑人,你就不可以從正門進入國會。”或者,“所有中國人,不可以移民美國。”。因為你屬於某個群體,所以你必須做什麼,或者不可以做什麼。

歧視呢?則不同,典型的中國歧視是類似“河南騙子,高麗棒子”之類的稱呼。中國人已經覺得這個稱呼是很大的問題--歧視!但是不要忘記視字始終代表看的意思。怎麼講呢?河南的騙子多,人們對河南人有看法,但是並不因此從制度和實際上禁止河南人經商。河南人如果證明自己的誠實,或者後台硬,大家依然會跟他做生意。因為這個視字,所以中國的歧視比西方的Discrimination薄弱了許多-歧視代表一種看法,而Discrimination指的是絕對的行為。從這個立場來看,立法禁止Discrimination是應該而可行的,立法禁止歧視是很難的。

咬文不是為了嚼字,而是要理解自己的權利。不要遭到Discriminate而忍氣吞聲,也不要動不動就控告對方Discrimination。

什麼時候你是被Discriminate了?比如你應聘一個職位,最後被告之你年齡太小,不適合這個職位,這就是歧視。而如果換一個說法,“你經驗不足,不適合這個職位”就不是Discrimination?看似相同,其實不同。 說你年齡小是因為你的年齡而假定你沒有經驗,年齡小的人也可以有豐富經驗呀,比如少年班博士畢業才16歲,到25歲時已經有將近10年經驗,如果你因為年紀而拒絕他,就是不考慮他的實際情況,而根據他自己無法控制的因素(年齡)而拒絕他;而說你經驗不足則是針對你個人,所以考慮了你的個人情況而拒絕你。

在實際中沒有絕對的公平,有時你必須接受某些事實而不是總有機會反駁。比如你認為飯店Waiter對你的態度不好,這一般無法判定為Discrimination,也許你可以稱之為歧視(比如你認為他對今晚到座的所有中國人態度不好)。但是如果他說“他是中國人我拒絕給他到酒”這就是Discrimination了。

也許是由於歧視和Discrimination本身的差異,經常會聽到中國人說“還說加拿大沒有Discrimination,我看歧視很嚴重嘛!”其實人家沒有說錯,Discrimination嘛,法律禁止,加拿大確實沒有很多人感公開這麼做!但是歧視嘛,作為個人看法,甚至是說法,都是合法的,甚至是受言論自由保護的。

附一:Racial Profiling種族歧視更接近Racial Profiling,大概可以翻譯為“人種看法”。是指對一個人種的看法影響到對待這個人種多數成員的方式。比如最明顯的Racial Profiling的指責目標就是警察機構。通常分析警察的記錄數據,會發現警察對於不同人種的處理方式不同。比如黑人被警察攔截查證的機會大大高於白人;而且黑人被攔下來以後通常遭到更嚴厲的對待(同樣的原始數據通常可以得出一個平行結論--黑人的犯罪率比較高)。這裡面沒有Discrimination,而是Profiling,警察並沒有因為他是黑人就一定攔他下來,也沒有說是黑人就一定從重發落,這裡只是一個概率統計數據。這其實更接近中文的歧視,對一個群體有看法,從而影響到對待該群體(注意不是該群體的每一個成員)的方式。通常這是可以被當作新聞炒做的題材,但是如果上庭,難有結論。

附二:遭到歧視與造成歧視。我個人以為中國人在海外的被歧視,可以分為兩種--遭到歧視的,和製造歧視的(當然很多人可能既遭到歧視,又製造歧視)。遭到歧視,通常是一些“被冤枉”的情況;製造歧視呢?是一些給中國人抹黑的情況。比如經常有人說中國人貪小便宜,甚至在申請救濟,貸款等福利的時候被要求提供更多的證明。遭到歧視的呢,是並沒有貪小便宜確實需要福利的;製造歧視的呢,是那些並不需要卻要去占便宜的。占便宜的中國人多了,就會影響其他人種對中國人的看法,就會有真正需要福利的人遭受歧視。 當然另外的製造歧視也許跟中國人完全無關。比如惡意的宣傳,有些西方媒體確實有着一定的劣等的自我優越感,當自我優越感無法滿足的時候,就搞一些貶低別人抬高自己的小伎倆(中國媒體也經常借鑑一下這個手法)。這也視製造不公平歧視的一個主要途徑。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我對修車的幾點建議
2002: 我在他鄉還好嗎? 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