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落基山脉之旅(19-24) |
送交者: 冰河洗剑 2003年11月05日20:13:49 于 [加国移民] 发送悄悄话 |
(十九) 十字街 08.27: Spiral Tunnel -> Takakkaw Falls -> Natural Bridge -> Emerald Lake -> Wapta Falls -> Crowfoot Glacier -> Bow Lake -> Bow Summit/Peyto Lake -> Crossing 在暮色尚未降临前, 我们终于来到了96号冰原公路和11号公路的交汇点 ?C 十字街Crossing。从路易斯湖到Jasper, 这里是唯一有加油站的地方。The Crossing Hotel就是我们今晚投宿的地方, 可以这麽说, 这里的几乎所有设施建筑都是这家旅馆的物业。 Check-in的时候, 我们惊喜的发现房客可以免费使用他们的Spa, 而且客房提供上网服务。旅馆的客房大多是连成一排的小木屋, 我们选了两套连着的房间, 车就停在房间门前。安顿下来后发现时间尚早, 我们决定先在周围逛一逛, 顺便打听一下明天去游冰河的雪车的时刻表。雨已经停了, 但浓雾尚未散尽, 依旧在山间环绕。 十字街的商店里面的旅游纪念品是我看到最为丰富的, 价格也还公道。几乎所有的图片册都有多语言版本, 当然也少不了中文。逛一圈下来, 每个人都小有收获。Fred更在一本图册上发现了一张红色岩石的图片, 赞赏不绝, 可惜这个地方在卡城附近, 我们已经没有时间去了。纪念品商店旁的餐厅是半自助式的, 套餐中的法式薯条一般, 但肉酱很棒。 饭后我们就迫不及待地要去试试旅馆的Spa。小雨又开始下起来, 希望明天的天气如预报的一样好起来。说是Spa, 其实是个大型的按摩浴缸。旁边还有桑拿室, 好像要自己烧起来, 想想还是算了。正好一对白人夫妇刚好泡完出去, 我们就老实不客气地跳进去了。浴缸里有多达十多个泉眼, 每人背靠一个, 还可以脚抵一个。奔波劳累了一天, 躺在池里让水流冲击按摩一下真是享受。不久一对老年夫妇加入进来。他们从Manitoba来, 不过以前在大瀑布附近的St. Catherine住过很长时间。这是他们第二次来Banff, 我想在我的有生之年, 也肯定会有第二次Banff之行的。 为了错开去哥伦比亚冰原Columbia Icefield的高峰时间, 而且还想在清晨去一下离旅馆不远的Mistaya Canyon, 我们依然要早起。 (二十) 冰川漫步 08.28: Mistaya Canyon -> Nigel Creek -> Columbia Icefield -> Sunwapta Falls -> Fryatt Creek -> Athabasca Falls -> Becks Chalet -> Jasper Town -> Patricia Lake -> Pyramid Lake -> Whistlers Mountain 清晨起来, 第一个想到的是加油。因为在去Jasper路上, 这里是唯一的油站。开车转了一圈, 发现全部都是Full Service, 价钱也是异常昂贵, 95.9一百升。只好拍拍我们的宝马”伙计, 今天你喝的油可不简单”。正面对着的群山依旧是云遮雾罩, 给我们加油的小伙子说这种天气在这里非常平常。 Mistaya溪谷在十字街往路易斯湖方向五公里, 我们昨天开过来时没有看到指示牌所以错过。走进通往溪谷的小径不久, 一棵倒塌的巨松正正好拦在路上, 好像一位挥动大斧收买路钱的山大王。也不知道是天然还是人为, 没办法只好接受这”胯下之辱”钻过去了。溪水是高山上的冰河融水而成, 上游水流徐缓。穿过密林后从高达三四十米的石缝跌落下来变得十分湍急, 水流撞击石壁发出巨响。溪谷边的山坡上, 高高低低的松树错落有致。脚边就有一棵象盆景一样的小松苗, 感谢松鼠和鸟类, 是它们把松树的种子传播四方。 在赶往哥伦比亚冰原的路上, 我们在几个小溪流处都小作停留。其实沿着马尾松林中的小道可以通到很多隐藏在密林中的安静的湖泊, 这是徒步旅行者的最爱, 可惜我们时间欠奉。走在路上, 阳光逐渐驱散了浓雾。车一拐过山腰, 入眼的是几山环抱的巨大山谷。初升的阳光在雪山顶上闪烁着点点金光, 细纱般的薄雾依旧在山谷中游走。眼前的景色如此之美, 以至我们都久久不愿意离开。 终于在前方看到了冰原旅游中心的红顶小屋, 我们就在这里乘坐雪车进入冰河。哥伦比亚冰原是冰原公路上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面积约300多平方公里, 也是北极圈外北半球最大的冰原。很多河流发源于此, 并注入大西洋和太平洋。从冰原公路上看到的, 只不过是源自哥伦比亚冰原的冰河之一, Athabasca冰河的末端, 但它那宏大的气势已经很令人折服了。据雪车的导游讲, 冰原每年冬天增厚15厘米, 但夏天气温升高时会融掉20厘米。所以冰原每年都会以一定速度变薄, 全球变暖更加加速了这种变化。可能在不久的未来, 冰原也会象世界上的其他自然景观一样消失。 我们到得很巧, 正好赶上9:45的那班车。先由普通旅游大客车把我们拉到接近冰原的半山腰, 然后换乘巨型雪车上去。山坡上长满了黄黄绿绿的低矮苔藓类植物, 冰河融水汇成的小溪流从山坡上涓涓流下。第一眼看到雪车时, 真要被它的巨大轮胎吓倒, 有一人多高。雪车的司机兼导游是个热情健谈的白人小伙。在他的一路解说中, 雪车从坡度接近九十的山坡上缓慢地驶出。感谢这些巨大的轮胎, 抓地性能超强, 而且整个车身重心很低, 我们才没有翻车之虞。下到坡底驶过一个水洼, 正好可以洗涤一下轮胎。到这时开始, 雪车才正式爬上这千年不化的冰河, 遥远的上前方那片晶莹剔透的冰川就是我们的目的地。用爬来形容正在上坡的雪车速度一点不过分, 冰河在巨大轮胎的挤压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这种特殊的雪车由卡尔加里大学研制, 全世界也只有二十来辆。渐渐地, 已经在冰河上漫步的人们的身影越来越清晰。我们终于来到了这近两千多米海拔的冰雪世界。 脚真正踏上冰河时, 我才发觉我的想象有误。一直以为踏上的会是坚硬的万年寒冰, 可能还有些滑。其实脚下的冰河是由松散的冰粒相互挤压形成, 落脚处比较松软, 比踩在雪地上更为坚硬而已。想象中真正更高处的冰川应该坚硬得多, 更接近我的想象才对。近看才发觉冰河也不是纯粹的洁白颜色, 微微带一点浅浅的蓝色, 想想落基山脉到处可见的碧水就不难明白了。冰河融化后的涓涓细流冲出一道道小沟, 一路叮咚流下山去, 用手探探确实寒意入骨。我们都穿上了羽绒服, 其实在阳光照射下冰河上并不是非常寒冷, 一件普通的挡风厚夹克就可以了。太阳从乌云背后探出头来, 万点金光闪烁在洁白的冰原上, 非常刺眼。冰河两侧的高山都是光秃秃的, 没有任何生命的痕迹。几小段冰河附着在山壁, 据说也是每年都在变薄。在冰河上呆了二十分钟左右, 我们就乘上雪车打道回府了。 下到冰原旅游中心大家都有些哆嗦, 极其盼望来点热的饮品或食物。正好在餐厅看到有卖方便碗面的, 就每人来了一碗。面是韩国面, 都要的是超辣, 狼吞虎咽捞完面条, 再来几大口辣得让人流眼泪的面汤, 那叫一个过瘾。离开的时候没忘了接点开水在碗里。回到停车场后把各种食物拎到野餐桌上, 豆子罐头, 自制冷狗配红翻天, 人手一段脆黄瓜嘎嘣嘎嘣大嚼。过往的行人纷纷注目, 我们自己也感觉有一种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豪客气概。 (二十一) 水的力量 08.28: Mistaya Canyon -> Nigel Creek -> Columbia Icefield -> Sunwapta Falls -> Fryatt Creek -> Athabasca Falls -> Becks Chalet -> Jasper Town -> Patricia Lake -> Pyramid Lake -> Whistlers Mountain 在前往Jasper的途中水声不绝。冰河的融水由涓涓细流汇成小溪, 溪流潺潺变成小河。流淌到山势险峻之处奔腾而下, 便是大大小小的瀑布。在离Jasper镇约55公里的地方, 我们遇上了Sunwapta Falls。源自哥伦比亚冰原的Sunwapta河, 沿冰原公路流淌, 改变流向后, 与南来的Athabasca河汇合形成这条瀑布。 从冰原公路出口走到Sunwapta瀑布须十分钟路程。瀑布落差不大, 约十五米, 正对着瀑布的一座小木桥是最佳的观察点。两股水流绕过一座小岛开始会合, 然后从石壁上滚落倾泻而下。小岛上的松树看来根扎得很牢, 顽强抵抗着水流的侵蚀。小桥架在两片山壁之间, 往下看就是万丈深谷。谁能担保这万丈深谷不是这瀑布长年累月冲刷而成? 回停车场时看见一只可爱的小狗被拴在RV上, 看到我们在注意它, 小小狗儿大发狗来疯。上窜下跳, 极尽可爱搞笑之能事, 谋杀胶卷指数一百。RV的主人一家在旁边的野餐桌上午餐, 笑眯眯地告诉我们它四个月大。 再行25公里就到了另外一个瀑布Athabasca Falls, 很明显这是Athabasca冰河融水的支流形成的。穿过一片针叶松林, 首先看到的是一条宽阔的小河。河水十分湍急, 翻起层层白浪。河边的树阴处有个文质彬彬的小伙在明目张胆地售卖麋鹿角, 应该是来自公园的人吧。不过当然是看的人多, 买的人少。顺着水流, 奔腾的小河在下游河面越收越小, 直到遇到坚硬的花岗石壁。河水从二十三米的高空落下跌落谷底, 水雾纷飞。依然有一座木桥横跨山谷间, 从小桥的某个角度可以很明显地在翻飞的水雾中发现彩虹。桥下水流从山谷中奔腾而下, 将整座山劈成两半, 山壁在水流冲击下变得十分光滑。水可穿石, 亦可劈山, 时间长短而已。 穿过小桥是一条小隧道, 可以绕到山壁的后方看到河的下游。看过介绍才知道, 这个走道并非人工, 而是以前的水道。不知何时水流改道, 改为冲刷另外一条石缝。拾阶而下, 两旁是两人多高的石壁。想象几百或几千年前, 这里曾经是水的世界, 真的是很奇妙, 也不得不折服于水的无穷力量。这条废弃的水道旁有一个天然洞穴, 当年可能是一个蓄水的深潭。洞穴里铺有枯枝和干草, 好像还能闻到一股不明动物的味道, 是不是一个真正的动物巢穴就不得而知了。 (二十二) 姊妹湖 08.28: Mistaya Canyon -> Nigel Creek -> Columbia Icefield -> Sunwapta Falls -> Fryatt Creek -> Athabasca Falls -> Becks Chalet -> Jasper Town -> Patricia Lake -> Pyramid Lake -> Whistlers Mountain 离Jasper小镇越来越近, 路上也遇到几个不太知名的景点。但下车一看指示, 大多都要走五公里以上的小道才可以到达。我决心等我退休后, 也要象路上遇到的徒步旅行者或自行车旅游者一样, 一路慢慢逛过来, 一个景点都不漏过。他们很多人都已经年纪不小, 希望那时我也有他们这样的体力。 在路的右手, 一条欢唱的小河边, 出现了一排隐藏在松林里的小木屋, 这就是我们这两晚的留宿地Beck’s Chalet。办好入住手续, 找到了那间属于我们的小木屋, 将笨重行李放下来。来不及仔细打量一下我们的新居就得出发了, 我们还有几个附近的景点要看。 约五公里后我们就进入了Jasper小镇。与人来人往的Banff相比, Jasper显得特别安静, 街道也宽敞很多。从小镇的边上绕过, 我们直奔两两相望的姊妹湖Patricia Lake和Pyramid Lake。开上盘山公路不久, 突然发现前方去路和来路上好几辆车停在路上, 我们都摸不清头脑, 还是我们的御用大向导Betty眼尖”两只鹿在打架”。果然, 在左手边的树林里, 一场活色生香的大戏”鹿顶记”正在上演。两只麋鹿的战斗正处在胶着状态, 武器当然是它们头顶那漂亮的大角。两位主角的表演够敬业, 有来有往, 只听见鹿角的撞击声不绝于耳。为情, 为食, 还是只是哥俩穷极无聊练练手, 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当然我们也没有忘记把这难忘的场景用相机记录下来。 在继续前进的路上, 我们都发觉路两旁的树木品种与别的地方很不一样, 居然是桦树林。要知道在前几天的旅行中, 入眼的几乎全部都是松林, 再好看的松林看久了也会感到厌烦, 这片白桦林也不失为一个好的调剂。沿着指示牌, 我们开进一条小道, 应该不久后就可以到Patricia Lake边。不幸的是沿途都没有发现停车场, 直到我们开进一片小房子中间。原来这就是我计划旅行时准备预定的Patricia Lake Bungalow, 当时他们一定要预定三晚以上, 所以我只好放弃。正好可以绕一圈看看这里的环境怎麽样。巡视下来后觉得从外观而言与Beck’s Chalet相比是各有千秋, 不分伯仲。 沿原路返回后再往前开不久眼前一亮, 美丽的Patricia Lake出现在我们眼前。湖水异常清冽, 呈现浅浅的蓝色。对岸的群山和两岸的松林倒影水中, 相映成趣。一阵徐风拂过, 湖面泛起一圈圈涟漪, 水中的倒影也开始弯弯曲曲。下到湖边更能感觉到湖水之清, 湖底的鹅卵石清晰可见, 阳光在水底投下波纹道道。绕过山弯就是她的姊妹湖Pyramid Lake, 此湖面积显得更大, 视角也更好。湖畔有独木舟出租, 一叶扁舟泛舟湖上, 一定是难忘的体验。在伸出湖面的浮桥上稍坐片刻, 感受一下湖风轻拂, 也是不错的享受。这两个紧邻的湖的美丽不分彼此, 可称得上一对姐妹花。 天色尚早, 在太阳落山前我们还准备坐缆车登上Whistlers山。 (二十二) 高山远眺 08.28: Mistaya Canyon -> Nigel Creek -> Columbia Icefield -> Sunwapta Falls -> Fryatt Creek -> Athabasca Falls -> Becks Chalet -> Jasper Town -> Patricia Lake -> Pyramid Lake -> Whistlers Mountain Whistlers山位于Jasper西南七公里处, 海拔约2500米。其名字的由来据说源于栖息于此山中一种叫声尖锐的土拨鼠的名字 ?C Whistling Marmots。汽车在盘山公路上蜿蜒而上, 不长时间就到了半山腰的缆车站。 缆车每一刻钟一趟, 根本无需排队。在等待缆车的闲暇先鸟瞰了一下山脚下的Jasper镇, 街道建筑清晰可见。全封闭的索道车可乘坐25人左右, 游人可以透过玻璃观察四周景物。每趟车上都有一个解说员陪同, 大约七分钟可以到达接近山顶的观光台。据称这条索道的长度为北美第二, 从缆车站到观光台需要中途两次接力。缆车终于缓缓启动了, 我们被装在这个封闭吊篮里, 摇摇晃晃地升上半空。 在山腰的地方松树还很稠密, 尖尖的树梢在脚底慢慢滑过。愈往上松树愈稀落, 慢慢地连植被都不多见, 只有碎石和岩石风化而成的泥沙。在接近第一个转接站时, 解说的女孩让我们注意脚底。她说最近一段时间她们发现有一只小熊经常在这一带的岩石堆里出没, 但已经有好几天都没有看见它的妈妈了。可能是被人猎杀, 或者遇到其他危险。总之这只可怜的小黑熊现在是个孤儿了, 它只能自己寻找食物。终于我发现在岩石堆中, 一个小小的黑点在移动, 再近一点就更清楚了, 也不过象小狗大小。小熊笨拙地在乱石中爬来爬去, 好像在找寻食物。在海拔如此之高的地方, 很少有植被能够生存。据说小熊以浆果充饥, 老天, 它需要找到多少浆果才能填饱肚皮。可能是角度不好的缘故, 俐痛失看到小熊的机会, 希望她在下山的时候能如愿以偿。毕竟解说员说这山上已经三年没有看到熊了。 七分钟的车程并不漫长, 不多时我们就到了眺望台, 双脚终于又踏上实地了。从眺望台沿山道攀登一公里就可以到达山顶, 小路上已经能看到不少努力攀爬的身影。从观景台远眺, 远处群山起伏, Jasper小镇坐落在山谷之中。群山环抱的山谷中湖泊、河流密布, 颜色深浅不一, 象是一块块玉环, 条条玉带洒落在平原上。首尾相连的姊妹湖特别抢眼, 从高处看更为秀丽。绕到观光台后, 粗大的钢缆在巨大的滑轮上吱吱卷动, 据说已经使用了三十几年。 高山上风很大, 感谢Fred借我外罩一件, 让我有信心往山顶攀登。”请不要践踏花草植物”的标志随处可见。因为气候异常寒冷, 一年中植物生长的时间极为有限。高山植物大多低矮, 贴地而生, 估计一年也不过长不了一厘米。走路时如果不注意脚下, 很难发现这些不显眼的微型植物。我们不时发现一种又一种新奇的植物: 只有一厘米高的小松树丛, 虽然微小但很具体; 石缝中生长出来的豌豆大小的红色浆果, 大概这就是小熊的食物; 一丛不知名的白色小花…… 高山上虽然看似荒凉, 但从这些不显眼的植物身上你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勃发的生机。 在下山的缆车上, 我们都如愿以偿地看到那只可怜的小熊, 它依然在为食物而奔波, 希望它能平安坚强地生存下去。 (二十三) 森林中的小木屋 08.28: Mistaya Canyon -> Nigel Creek -> Columbia Icefield -> Sunwapta Falls -> Fryatt Creek -> Athabasca Falls -> Becks Chalet -> Jasper Town -> Patricia Lake -> Pyramid Lake -> Whistlers Mountain 终于又到了快乐的晚餐时间。那本旅游指南上提及Jasper有两家中餐馆, 那家名叫”广东食府”的我们曾经开车路过, 另外一家四川餐馆据说更为价廉物美。我们在Patricia St.上来回溜达了几圈也没有找到那个门牌号, 当然也没有看见中餐馆的招牌。幸好街道都不长, 走走还不算太累。奇怪的是Jasper好像是一块一块来分配门牌, 一路数到308号, 过一条街口立马变成400号。有了在Banff的教训, 我们还是用最快捷的方式 ?C 金口大开, 问人。一家小店店主告诉我们一年前这家四川餐馆老板因为家庭变故将餐馆结业, 他现在依然住在镇上。原址上现在是一家墨西哥餐馆, 原来如彼, 为什麽价廉物美的生意往往以悲剧收尾? 只好回到广东食府, 店堂稍显陈旧。说是广东餐馆, 大堂里管事的却是个上海人, 另外一个跑堂的小女孩是从哈尔滨来的。不多时菜就上来了, 味道不错, 烤鸭和蒜茸菜心最好。饭后大堂经理过来闲聊几句, 谈起十年前他在田林宾馆做过, 我正好在那附近住过两年多。他说前几年这个餐馆口味过于西化, 中国人都敬而远之。在他整顿下, 增加了一些中国特色菜, 有些菜就只提供中文菜单, 生意才好起来。总之在这次旅行中, 属这家餐馆的菜最对胃口。 回到我们的小木屋时, 天已经完全黑下来。树林边的小河依旧在哗哗的流淌, 估计我们就要在这小河淌水声中入睡了。木屋内部并不大, 但也五脏俱全。可惜太晚, 我们都不想生火。要不然在壁炉跳动的火光前, 大家围坐闲聊几句, 看看白天拍的照片, 肯定非常惬意。电视里播的都是多伦多的交通事故、性骚扰….总之没一件好事, 比起多伦多喧闹忙碌的生活, 这里简直就是世外桃源。 小屋中有两间睡房, 面积都不大。制暖设备比较陈旧, 在它的轻微噪声和小河流水声中, 我们进入了沉睡。不知道会否有雪车冰河入梦来? (二十四) 安静的小湖 08.29: Edith Lake -> Annette Lake -> Maligne Canyon -> Medicine Lake -> Maligne Lake -> Jasper Town Jasper镇附近有很多安静的小湖, Edith Lake 和Annette Lake就在其中。从我们的小木屋出发不久拐到16号公路上, 一路前行右拐就是前往玛林溪谷和玛林湖的路。穿过一座木头吊桥, 钻进一条林间小道, 清晨的树林里寂静无声。 在蜘蛛网一样错综复杂的小道上绕了半天, 我们先到了Edith Lake。停车场上就停着我们孤伶伶一辆车。Edith Lake平静清澈如镜, 远处的群山和对岸的松林倒影栩栩如生。走进一看还能发现小鱼在鹅卵石之间穿梭, Fred的长镜头这时就显出了优势。远处还传来声声吼叫, 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叫声应该发自生长于峭壁之上的吼叫羊, 长着弯曲的大角, 十分威武而漂亮, 可惜无缘一面。 沿着小路继续往前不久就到了Annette湖, 这个湖更加安静。初升的阳光照亮了半边湖面, 另外一半还留在阴影中。一半浅蓝, 一半碧蓝, 甚是漂亮。绕着湖边有一段骑马道, 策马行走在这碧蓝幽静的湖畔, 呼吸着针叶松的清香, 肯定是终生难忘的体验。 在寻找出路时我们又绕到一处湖畔, 原来又到了Annette湖的另外一边。湖边的草坪上停着一群野鹅在寻找食物。一个晨跑者的狗突然冲进鹅群, 惊起飞鸿一片。鹅群轻轻掠过湖面, 带出数道长长的波纹, 高山松林的倒影被打得支离破碎。过了许久, 湖面才回复平静。在仔细研究过地图后, 我们才搞清楚出去的路。 穿出密林后, 十几公里处我们就陆续看到六号桥、五号桥的标志。Maligne Canyon就快到了。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