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的书店 |
送交者: 张玉国 2003年11月18日16:53:42 于 [加国移民] 发送悄悄话 |
回国后整理去年在加拿大的日记,有这样的文字:“某月某日,下午一个人在街上闲逛,寂寞的驱使下,我走进了Chapters书店,拿了一本《经济学家》杂志,在书店一角星巴克咖啡那里坐下来,默默地看。街灯从落地玻璃窗里射进来,窗外飘着大雪,行人步履匆匆。”在加拿大那些寂寞的读书的日子,幸好有Chapters,在渥太华漫长而寒冷的冬天里,它是我心灵和身体上的避风港。 Chapters是加拿大最大的连锁书店。它创建于1995年,当时由加拿大两家最大的连锁书店科斯书店(Coles)和史密斯书店(SmithBooks)合并而成。科斯书店历史悠久,卡尔·科斯和杰克·克斯兄弟俩1940年在多伦多开办了第一家书店,书店经营良好,很快就向加拿大其他地区扩展,书店除了卖书,还策划图书,其中《科斯学生学习指导》丛书是世界知名的名牌,到20世纪90年代初,科斯的分店已经遍及加拿大各省。史密斯书店于1950年在多伦多创办,它原本属于一家英国公司,1989年被加拿大人收购。1995年,科斯书店与史密斯书店合并,成立了Chapters有限公司,该公司成为加拿大最大的图书零售商。合并之后,科斯书店和史密斯书店仍然保留自己的品牌,Chapters书店也如雨后春笋般在加拿大各地兴起。短短几年中,Chapters已经成为加拿大家喻户晓的品牌,连续四年(1997、1998、1999、2000)被消费者评为加拿大第一品牌。2001 年,Chapters又与另一家大型书店Indigo合并,成为Indigo图书音乐出版集团旗下一员。 Chapters在渥太华有多家分店,位于市中心里多街上的那家是最大的一个。它北倚渥太华河,西临国会山,东接蒙特利尔路,正处于渥太华的市中心。这家店离我工作的渥太华大学很近,有两层,一层卖畅销书、自助读物、政治、历史、人物传记、各种期刊、音像制品和小礼品,二层是文学、经济、商业、计算机图书和少儿读物。 Chapters最吸引我的是它安静的氛围。店里的工作人员也不少,但从来不会跟着你问“您要买点什么?”之类的话,他们静静地在一边忙他们的工作,属于那种你需要他们他们就在,你不需要他们他们就不在。店里也有背景音乐,但绝不喧嚣,似有似无,若隐若现,你若用心听它就有,你若不想听它就无。我经常在下午或者黄昏,一个人悄悄地走进Chapters,拿一本闲书找个角落席地而坐,静静地消磨时光。 Chapters令我着迷的另一处是它的咖啡角。从加拿大东部到西部,几乎所有的Chapters书店都有星巴克咖啡。星巴克咖啡是北美最大的咖啡连锁店之一,两大连锁店虽属不同行业,但却战略性地走到了一起。这种战略合作提升了书店与咖啡店的功能,给图书与咖啡增添了新的内涵。书店不仅是书店,有了星巴克,它增加了一种社会功能,变成人们聚会碰头聊天谈心的地点。咖啡店也不单纯是咖啡店了,有了图书,咖啡便从一种普通饮品变为精神食粮的佐料。咖啡香伴着书香,无形中两种不同物质的品味都得到了提升。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Chapters,它的连锁经营模式也使很多人感到不愉快、不亲切、程式化。很多人还是留恋独立书店,但在规模大、实力强的连锁书店的压迫下,独立书店在加拿大已经很难存活了。这使我想起看过的汤姆·汉克斯和梅格·瑞恩主演的《电邮情人》,汤姆·汉克斯扮演一位大型连锁书店的董事长,梅格·瑞恩则是一位专卖儿童书的小店主,在大型连锁书店的压力下,独立书店的经营每况愈下,最后不得不宣布破产。电影毕竟是电影,它提供了一个大团圆的结尾——网络泯恩仇,男女主角不仅在感情上结合在一起,独立书店的小店主也在大型连锁书店的儿童图书部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不过,结局仍然无法改变:大型连锁书店独步北美,独立书店慢慢淡出。 加拿大值得一提的还有星罗棋布的二手书店。二手书店在功能上是对连锁书店的一种补充,连锁书店只卖新书和畅销书,三年以前出版的书,如果不是特别畅销,基本上就在书店里消失了踪影。二手书店则从私人手里收购旧书,再以低价卖出。特别是一些名著,由于年代久远,已经不再重印了,但在二手书店里还找得到。因此,二手书店就在大型连锁书店和独立书店的竞争夹缝中生存了下来。渥太华大学旁边的一家二手书店,就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我在这里淘到了不少好书,有1972年出版的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有1930年出版并不断重印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斯·韦伯)。后来我转学至温哥华,在繁华的市中心发现了一家叫“麦克劳德”的规模比较大的二手书店,我在那里看到过17至19世纪各种版本的《圣经》,还买过一本罗素1929年出版的毛边书《婚姻与道德》和一本1955年出版的《印刷五百年》。 连锁书店和独立书店只是读者购书的两种方式,二手书店规模起不来,终难成气候。90年代以来,网上购书日渐兴起。对于商家来说,网上卖书最大的好处是不用在繁华市区支付昂贵门面费,也用不着那么多雇员,经营成本大大降低。对于读者来说,网上购书最大的方便是不用跑路,点几下鼠标便可轻而易举地买到自己的意中书,而且有低折扣,书价一般要比连锁书店和独立书店便宜40%。6月份刚刚热销的希拉里的《亲历历史》(Living History),精装本在书店中卖40多加元,而亚马逊网站只卖21加元。网上购书的另一好处是它能够提供大量的同类图书线索,如果你同时购买相同类型的几本书,还有更多的优惠。购书越多,折扣越大。 在加拿大生活一年,我深深感到,包括网上购书在内的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与整个社会电子网络和信用制度的发达程度相一致的。北美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网络社会,购物、付账单、借书都可以足不出户,我钱包里的现金从来不超过100加元,一张卡便可走遍天下。另外,网上购书的瓶颈是支付方式的电子化,这不仅需要网络基础设施,更需要信用制度的普及。离开信用卡支付方式,网上购书便玩不转。信用卡是先消费后付款,如果信用制度不普及,人和人之间连基本的信任都没有,电子商务永远也兴旺不起来。网上购书在中国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泡沫起了又灭,烧钱机器仍然不知道在何时赚钱,网上购书仍然是一个奢侈品。但在加拿大,在北美,网上购书已渐有超越传统购书方式的趋势。这使我想起一句话:资本主义就是把奢侈品变为生活必需品。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