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知恩图报的故事
俗语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感恩心,报恩心,是一个人美好品性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人家帮助了你,解决了你的困难,给了你温暖,如果你不知道尽你所能的回报人家,甚至不知道说一句感谢的话,就真是太不应该了。更有甚者,居然恩将仇报,反过来陷害给他恩惠的人。这样的事,这样的人,在我40多年的人生历程中见过不少,听说过不少。
我的妈妈,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在这方面的点点滴滴,小事大事,足以当世人的楷模。
下面的讲述,先需介绍一下故事背景。
我爸妈都是独生子(在那个年代,这是很少见的)。他们1961年结婚。当时是什么状况呢?我的姥娘(就是普通话中的“姥姥”。我们老家叫姥娘),在我妈妈17岁时就去世了,妈妈结婚时,我的姥爷是75岁;我的奶奶,在爸妈结婚的前一年去世,爷爷在爸妈结婚时是60岁。1964年我哥哥出生时,我的姥娘和奶奶是不在人世的,我的姥爷和爷爷也均以年迈,在哥哥1岁和2岁时二位老人也相继告别人世。而我妈妈在供销社上班,爸爸在外地教书——也就是说,我们兄妹出生后是没有爷爷奶奶姥娘姥爷照看我们的,而爸妈顾不上。因此,我们兄妹五个就有四人在幼小时是爸妈托人照看的。
其中:
妈妈的舅舅的儿媳妇,妈叫嫂嫂,我叫妗子。她照看哥哥2年,姐姐1年多,二哥2年;
宝宝舅的妈妈,照看姐姐和二哥半年;
大姑姑,我和姐姐六七岁时,我们经常住在她家。
她们,都是妈妈的恩人。
妈妈的报恩行动:
其实大部分我都不清楚。一是因为少儿时期的记忆早已消失,二是我高中开始就离开妈妈到外地读书、工作、成家,对家里的事知之甚少。现,仅就我所知道的撷取几点几滴。
1、对妗子的报恩
妗子帮妈妈照顾哥哥姐姐二哥各两年。他们三人工作之后,只要回家,妈妈都会让他们去看望妗子。带上吃的,带上钱。如果他们因忙碌无暇回家,妈就让他们给妗子寄回钱来。年年如此,从未间断,直到妗子五六年前去世。记得十年前,姐姐有次给妗子邮回来800元钱,当时正值春耕之际,妗子的儿子因无钱买化肥正发愁,姐姐的钱及时赶到,解了燃眉之急。全家很是高兴。
妗子有两个孙子。大孙子娶儿媳妇时找妈妈借800元钱,妈妈拿给他1000元,并表示这个钱送给他了;二孙子十几年前结婚找妈妈借钱,妈拿出了5000元,说,“这是给你的,不用还了。”;后,这个二孙子离婚,五六年前再婚时,还想找妈妈借钱但不好意思开口,就找我二哥借了5000元。妈知道后,又拿出3000元送给了他。还是这个二孙子,十几年前借我哥哥2000元钱,一直未还,妈告哥哥“那个钱你别找他要了,他困难”;五六年前借二哥的5000呢?这两年妈也同样叮嘱二哥不索要了。妈去世前,这个二孙子带着5000来还我二哥,二哥听妈妈的话,没要。
妈自己对妗子,更是尽心竭力的去照顾。除了经常送去好吃好喝之外,还把妗子接到家里来像待母亲一样侍奉。妗子去世后,妈送去1000元安葬费,三周年时,妈又送去1000元。
在对妗子的报恩上,妈做的最“过分”的就是对待这个妗子的二孙子。一而再,再而三的借钱,妈一而再,再而三的给钱——不是借给,是送给。因爸妈他们自己的日子是省吃俭用,想方设法的节约钱,但对这个妗子的二孙子却一次次的“阔绰大方”,为此我多次对妈妈表示非常的不理解。我说,“妈,你报我妗子的恩,对我妗子好就可以了,你也做得非常好了,为啥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却给二小那么多钱?”妈说:“你不知道你妗子对咱家有多大的恩德啊!那个时候,如果不是你妗子‘接收’了你哥姐,妈妈怎么上班挣钱啊!”我说,二小是她孙子,对妗子好就可以了嘛,没必要对她的孙子那么好呀。妈说,对你妗子的孙子好,难道不是对她好?受了人家恩惠却不好好回报还叫人吗?我只好感慨的说:妈,你报恩报了三代人!
2、对宝宝舅的报恩
我家有一个很远门的亲戚,东社村人。比妈妈小一岁,我们叫他舅舅。我家在东社村时在他家借住了两次,加起来共有六七年时间。
我姐姐、二哥三四岁时,舅舅的妈妈照看了他俩半年。
这在妈妈心中当然是一大恩德——虽然,妈当年是给人家“付工资“的。
我们搬到舅舅家住时,舅舅的妈妈已经去世了。舅舅穷,娶不起媳妇,孑然一身。我们住舅舅家西房,舅舅住东房。与舅舅相处六七年,关系非常融洽,从没闹过不愉快。主要原因就是妈对舅舅太好了:平时我家有什么好吃的,必定有舅舅的一份;一到周末,外地教书的爸爸回来后会给我们改善一下生活,妈必定会请舅舅来吃。过年过节就更是了。舅舅去地里劳动后,没人给他做饭,妈就经常让姐姐给他做,有时候还给他洗衣服……
我上高中那年,我们搬回西社村居住,舅舅也离开了家到几十里外的一个村子做了上门女婿。在与舅分开的近三十年中,逢年过节舅会来我家做客或我们去他家看望他。每次见面,妈都会给舅舅一些钱。尤其是我们兄妹挣上钱后,妈每年都要求我们给舅舅送钱去,而且是每人一份,不能互相代替。
近几年,哥姐二哥经济上宽松了一些后,带爸妈天南海北旅游了不少地方。妈就想到了在农村生活一辈子,从没出过远门的舅舅。于是,妈给舅舅“策划”了两次旅行:一次是带舅舅去西安,一次是去北京。都是爸爸专门带舅舅去玩的(爸爸都去过了)。这两次旅游,在妈妈的“策划”下,爸带舅舅乘飞机、坐动车,让舅舅享受了享受高级交通工具的新鲜与舒适,欣赏了欣赏外面世界的美丽。
妈去年冬天临终前还惦记着舅舅。妈对我们说:你们在妈妈走后,一定要经常去看看你舅舅。他老了,没什么亲人,你们一定要对他好!
3、对大姑姑的报恩
大姑姑,爸爸的叔伯姐姐。
妈对大姑姑的报恩,例子也很多。限于篇幅,就不详写了。兹举一例。
十年前,大姑的女儿(我们叫三姐)给儿子娶媳妇,找爸妈借钱。妈当时也没钱。就让我们兄妹凑了8500元给了她。两年前,三姐来还钱,妈只要了6000。并在三姐诉说她身体不好需要做手术时表示:做手术时我们再给你筹些钱!
4、妈的记账本
再写一个不是故事的故事。
妈有一个本子,上面密密麻麻的、一条一条的写着:
××家,玉米面×斤;××家,山药蛋××斤;××家,小米××斤……
这是做啥呢?
我家虽然在农村住,但因爸妈都是挣工资的,家里并没有种粮食的土地。吃的粮食蔬菜得靠购买。因而,每到粮食蔬菜收成的季节,总有亲戚邻居送一些来。或豆角,或玉米,或小米,或山药蛋……我的妈妈是一个得人一点点好处,哪怕很微小的好处都会“坐卧不安”的人,只有回报了人家才会舒心。但,人家送过豆角来送过南瓜来,你不能马上就回赠个什么吧。于是,妈妈就备了个账本子。
怎么回报人家呢?举个例子:邻居家送来了5斤糕面,假如价值50元钱,妈会先把这个数字记在本子上,然后抽合适的机会回赠邻居60元或70,甚至更多的大米或其他物品。也就是说,妈妈回报人家时,是超额还回去的。
回报之时,要超出人家给予自己的——这是妈妈回报他人时的原则。2005年,爸妈离开村里到太原定居,在此之前,村里每家每户送他们的吃的,他们都一笔一笔记账,然后超额还回去,一次都没有亏欠他人。
妈经常教导我们兄妹:千万不要欠人的啊!欠人不还,就太没良心了。一定要懂得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