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七葷八素 > 帖子
我看《敦刻爾克》
送交者: 飛火寒煙 2017年09月12日00:40:02 於 [七葷八素] 發送悄悄話

    繼吳京的《戰狼Ⅱ》之後,最受熱議的影片,應該要數美國導演諾蘭(港譯:基思杜化.路蘭)的電影新作《敦刻爾克》(港譯:《鄧寇克戰役》)。敦刻爾克(Dunkirk),這是一個二戰歷史迷們必然熟悉的名字,儘管它的歷史分量在大眾文化中,遠沒有諾曼底(港譯:諾曼底)、斯大林格勒(港譯:斯大林格勒)或是珍珠港響亮。而且,一部講述大撤退的戰爭片,想必不會在當今的荷里活有好的票房,沒有戰役,沒有指揮,更沒有最後的勝利,有的只是四十萬盟軍在海灘上混亂的掙扎─這些都成為了講述敦刻爾克大撤退的電影少之又少的原因。

  然而,當這個「燙手山芋」的拍攝計劃交給導演諾蘭時,他創造了一個奇蹟,一個講述敦刻爾克奇蹟的奇蹟。諾蘭很正確的選擇拍歷史片而不是戰爭片,整部電影沒有出現納粹士兵,沒有坦克,敦刻爾克真正的敵人是時間。

  敦刻爾克分為三條線,三個時間點,簡單來說就是海陸空,這三條線互相穿插,分別講了逃亡、營救以及戰鬥。雖然講的內容各自不同,但卻都有一個目的─回家。初看《敦刻爾克》時,我也對這部戰爭題材的歷史片想要表達的主旨似懂非懂,但與友人一同走出影院,坐下喝着咖啡回想影片內容時,我想我懂了,敦刻爾克想要表達的主題就是簡簡單單的回家。

  從最渺小的個人方面來說,Tommy和冒充Gibson的法國佬用盡一切辦法混上各種輪船,趕走自己救命恩人的Alex出賣了自己的靈魂,堅決阻止法國人登船的軍官,害怕大炮轟鳴的顫抖大兵失手殺死了George,臨危不亂的將軍決定留下來幫助法國人,堅持戰鬥到最後一刻的Farrier……這些人都是在求生,心中都存着一個念頭,要回家呀。

  和月光石號一樣普普通通的小漁船,乘着驚濤駭浪,冒着敵人轟炸向敦刻爾克駛來的船長和水手們,是要接為他們的家園戰鬥的英雄們回家,是要接他們的孩子回家。開着戰鬥機和敵機殊死戰鬥的Farrier們是在盡全力護送這些飽受了戰爭的殘酷、拚命求生的人們安全回家。

  每個人都在用盡全力,用盡一切辦法回家。對岸就是他們的家,敦刻爾克與家之間,卻隔了生死陰陽。

  影片用大篇的篇幅來展現士兵們為了回家所遭遇的種種,每當他們燃起了希望,敵軍的炸彈總是給他們迎頭一擊,讓他們再次被絕望的海水包圍。然而即便是一次又一次陷入絕望,想要回家的人們卻從來沒有放棄希望。

  坐在影院裡,生在和平年代的我完全震撼於他們的意志力,這個時候已經沒有了任何宗教的信仰,也沒有了保衛國家的信念,回家就是唯一的想法,活下去就是僅存的意念。誠如朋友所說,諾蘭用了平鋪直敘的手法去展現他心中的敦刻爾克,觀眾們眼中看到的敦刻爾克各有不同,我卻從中看到了震撼、渺小,還有高尚。

  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觀眾也必然會有一千個敦刻爾克。每個人對這部電影的評價也許都不盡相同,但在我眼裡,諾蘭成功了,這是一部很好的歷史片,雖然節奏很慢,雖然只講訴了英國一面的撤退故事,但把這個拍成電影,把敦刻爾克精神,搬上了大熒幕已經是個巨大的勝利了。正如一九四○年從敦刻爾克撤退的盟軍一般,他們沒有戰勝德國人,也沒有繳獲坦克,但他們打敗了時間,贏得了生命,也成功地回到了家。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老北京八大碗
2016: 是誰教唆你耍流氓?意識和潛意識
2015: 卡通造型料理真的是很可愛!
2015: 色香味俱全的菜,沒有那麼難學,美味蒸
2014: 《周末特供》 20140912 台客狂饗曲 越
2014: 在水一方: 推薦一道美食/美容液--銀耳
2013: 製作糖醋里脊外焦里嫩的訣竅(圖)
2013: 中秋節馬上要到了,發個做廣式月餅的教
2012: 各位高手,請教個問題唄
2012: 領導不在家的日子裡:“槑”成一鍋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