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七葷八素 > 帖子
一個印度記者的感概:在中國吃像一種宗教
送交者: HCl 2006年08月25日19:59:05 於 [七葷八素] 發送悄悄話

一個印度記者的感概:在中國吃像一種宗教(圖)

--------------------------------------------------------------------------------


倍可親網站京港台時間08/25向您播報來自倍可親網訊的消息:

[被屏蔽廣告]
倍可親(????)  如果法國哲學家笛卡爾是中國人,他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幾乎肯定會換成“我吃故我在”。在中國,吃幾乎是一種“宗教”,它深入中國文化的骨髓,以致中國人的問候語都是“吃了嗎”。

  對於一個像我這樣剛學會講漢語的人來說,如果有人在他赴約吃午飯時問他吃了沒有,他會覺得非常不解。而對習慣吃素的印度人來說,這還不是在中國所遭遇的唯一的飲食挑戰。中國的飲食文化實在太複雜了,對它的條分縷析有賴於高超的技藝和豐富的知識。

  越精美,越古怪

  在中國,吃什麼不僅代表你是什麼,還代表你值多少。請客吃飯是公認的拉近關係的法子。在這種場合,往往越精美的菜越古怪,越貴的菜就越好。猴腦、龜鞭、燕窩湯,要想真正給客人留下印象,這些就是不可缺少的。
  


  我曾參加一個省為來訪記者設的宴席,上的菜有海膽以及其他不知名的水生動物。那場持續3個小時的午餐對我來說簡直就是折磨。好不容易等到上了一道像椰子湯的菜,我趕緊咂咂地喝起來,心想總算找到對自己口味的東西了。這時,旁邊的一位中國記者用充滿敬畏的語調悄悄對我說,那是菜單上最貴的一道菜。我趕快放下勺子,問那是什麼菜。

  在中國,問這種問題顯得很怪異。人們很少問吃的是什麼,只要味道好、花錢多,就值得吃。

  單看菜名往往看不出是什麼菜。比如,“螞蟻上樹”,乍一看,很難把這菜名與粉絲和肉聯繫在一起。我不懂而發問,結果引來一番爭論。

  點多少菜、花多少錢有講究

  在中國的一些酒席上,諸如雞丁、餃子這些家常飯菜不得出現,因為它們太普通了,上這種菜被視為是對客人的不尊重。更不能跟主菜一起點米飯,不然就是對主人的侮辱,因為這暗示着其他食物難以下咽,連最平常的米飯都比其他飯菜好吃。

  中國酒席的複雜性還不止於此。不僅點什麼菜、花多少錢關係重大,點多少菜也至關重要。

  常見的做法是,點的飯菜得是客人所能承受的量的兩三倍。客人一般只品嘗每種菜的一小部分,剩下的就不去動它了。對一個經歷過饑荒的國家來說,這種巨大的浪費似乎有些不可思議。其實,恰恰因為中國歷來是一個土地相對匱乏、食品稀缺的國家,因而酒席上的排場往往成了身份的無與倫比的象徵。

  諺語和吃

  經濟改革之初,中國社會最顯著的變化之一就是餐館紛紛冒出。上世紀70年代,中國平均每300萬人只有一家餐館。如今,每400個中國人就有一家餐館,下館子成了中國人的頭號休閒活動。每到生日、舉行婚禮,甚至聖誕節,大家都愛到餐館大吃一頓。

  中國人沉迷於吃,這可從中國的俗語看出。比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以及許多新式詞彙。報紙上短小的文章被稱為“豆腐塊”,員工被老闆解僱叫做被“炒魷魚”。

  印度和中國相互為吃煩惱

  如果說飲食是文化的基本要素,那麼喜馬拉雅山兩邊的印度和中國顯然差別巨大。在印度,對食物的挑剔象徵着貴族婆羅門的身份地位。他們不吃肉、大蒜、洋蔥,總之廚房裡不會出現非素食的食物。

  而在中國,你所吃的菜花樣越多、肉越多、越古怪,就越代表你的地位高。據說即便西藏的喇嘛也吃氂牛肉。北京的一些素食餐館供應仿製的肉類,這樣一來,那些因為健康原因不得不吃素的可憐人就能吃到“肉”了,甚至還能吃到豆腐製成的“羊腸”。

  在印度,即便非素食者也只是食用某些動物和某些動物的某些部位。所以,印度人吃雞肉但不吃雞爪,吃羊肉但不吃羊腸,吃對蝦但不吃章魚。

  但是對一般中國人來說,印度人這種對食物的歧視態度不可理解。一些找不到對策的中國貿易官員總是向我抱怨,招待印度商業代表團真是一份苦差事。他們向我訴苦:“印度人什麼都不吃。”而印度商業代表團成員又向我哀嘆:“這些中國人什麼都吃。”

  (摘自8月20日《印度教徒報》,原題:飲食挑戰,作者帕拉維·艾亞爾,汪析譯)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