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談煮飯和吃豆腐
澹然
2006.10.26
各位是做菜高手,在下望塵莫及。這裡遞上一杯白開水,嘿嘿。
一、煮飯
煮飯?煮飯還有什麼好說的?那誰,好像GSO也會說,你們中國人就知道吃。嘿嘿。
其實,想起來煮飯這個問題,源於丫丫詢問終身大師如何用普通的鍋子煮飯。唉,現在的年輕人,沒有電飯鍋是不會燒飯的。電飯鍋在中國大陸流行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開始的,在那以前,人們都是用普通鍋燒米飯的。
我們以前用鐵鍋、鋁鍋和不鏽鋼鍋燒飯,還有沙鍋。最好的是用沙鍋燒飯。沙鍋煮的飯,真是香,口感倍兒好。嘿嘿,在下曾經於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在生產沙鍋的工廠幹過,親手做了很多沙鍋。那時候的設備比較落後,我們用鐵鍬把陶土、沙子、水及其它配料放到料斗里,倒入攪拌機,攪拌好了之後,傳送帶把料土運到做模車間。那團可圓可扁的軟呼呼的“泥巴” ,捏着舒服。掐一塊兒扔到模子裡面,開動電機,模子就轉起來。模子是沙鍋的底部和外部形狀,電機帶動中心旋轉。右手拉下一個成型板,從上到下壓下去,擠掉上面多餘的料土,基本形成了一個簡單沙鍋土坯。老師傅吩咐,那個成型板壓出來的沙鍋邊沿還不是那麼好,還要用大拇指去去“修飾”一番。那樣做要緊握拳,控制好自己的手,讓拇指在中速旋轉的模子上面輕輕地蹭“沙鍋” 的邊沿,令邊沿光滑。完了之後,關機取出土坯,晾半乾後把鍋耳粘上,倒入黑釉,然後送去陶窯燒。窯里出來的就是成品沙鍋,黑(深棕色)釉在沙鍋裡面,起光滑、防腐、不漏水等作用。過去認為,用沙鍋盛放食物比較安全。不過現在人們也在置疑那層黑釉了。
前一陣子,我家電飯鍋壞了。當時懶得去買新的,就用不鏽鋼鍋煮米飯。用不鏽鋼鍋煮米飯比沙鍋難得多,因為不鏽鋼鍋局部導熱太快,容易糊。其實也不必緊張,只是麻煩一點點,不能偷懶。放足水,水量依各人喜好而定,水多就軟一些,水少就硬一些。蓋上鍋蓋,先用大火燒,水開後在水變成漿之前要打開鍋蓋,以免水漿(老廣稱之為“飯湯” )冒出來。在變成水漿之前,即使火很大,水開了,飯湯也是不會冒出來的。但是水變成漿以後,就很容易冒出來了。用中火燒至半乾,蓋上鍋蓋,用小火慢慢悶。這樣做出來的米飯不糊鍋底,雖然比不上沙鍋,但是也挺香的。用鋁鍋和沙鍋煮米飯也可以照此方法。
有一個問題值得注意。米飯裡面的成分和鋁反應之後,對人體有害,據說特別是對女性不好。什麼道理?請專家細說。因此,煮好的米飯,不要留在鋁鍋過隔夜。實際上,第二天從鋁鍋盛出來的米飯,與鍋壁接觸的那部分taste起來有明顯不同的味道(鋁的化合物的味道),如果比較濕潤的話,就更加明顯。人家說不鏽鋼鍋沒有問題,但是留在不鏽鋼鍋過隔夜的米飯 taste起來還是有些不同的味道。電飯鍋的塗料如何,也是一個很有爭議的問題。
二、用電飯鍋煮Brown Rice
Brown Rice,直接翻譯為“棕米” 或者“褐米” 。因為有比較粗糙的皮,所以也有人稱之為“糙米”。有觀點說吃這種米健康。但是,按照一般的煮法,用褐米煮出來的飯非常難吃。如果既想吃又怕難吃,怎麼辦?有兩種辦法。
1. 煮純褐米飯
其實很簡單,把水量加倍就是。一杯米該放多少水,一般電飯鍋都有標記。那麼煮一杯褐米飯放煮兩杯普通白米飯的水,煮出來的褐米飯就很軟,和普通白米飯差不多了。但是要小心,水開以後也要打開鍋蓋以免飯湯冒出來。實際上,一點五倍的水也可以了。
2. 煮混米飯
有人喜歡把白米和褐米一比一混在一起煮飯。如果兩種米混在一起同時煮的話,會出現白米煮得太爛而褐米還很硬的現象,吃起來很彆扭。我的方法是,先煮褐米,後加白米。例如,我要煮兩杯米的飯,一杯褐米,一杯白米。先放褐米,然後放水到平時煮兩杯米飯的高度。水量實際上比煮兩杯米飯的水多了一些,因為另外一杯米還沒放進去,水線已經達到了那個高度。然後開始按照通常的方法煮飯(可以蓋上蓋子)。水開以後,如果是一杯米,但是鍋子大的話,飯湯可能不冒出來,視情況而定。水開以後,多煮一陣子,直到看到水少了一些,褐米似乎開始有“膨脹” 增大的情形,這時把白米放進去,可以放心蓋上鍋蓋,像平時煮白米飯那樣,不用管了。這樣煮出來的混合米飯,和純白米飯一樣好吃。
三、關於“吃豆腐”
豆腐的吃法大家都有很多高招兒,煎、炒、悶啥的,應有盡有。這裡說一種懶招兒:蒸。頭天晚上把要吃的鮮嫩豆腐從水裡撈出來,用漏勺盛着,底下放一碗或者飯盆,上面蓋一下,目的是滴干水。放冰箱裡過隔夜。第二天拿出來,放在陶瓷盤子裡,放到水鍋里隔水蒸十分鐘或者多一些。或者蓋上另外一陶瓷盤子或者玻璃蓋子,放到微波爐裡面蒸幾分鐘,視個人對軟硬的口感而定。這樣蒸出來的豆腐比較嫩,又不會水淋淋的。至於調味品,可以在蒸之前或者之後放。我喜歡蒸完了再放調味品。一般來說,豆腐比較淡,所以弄得略咸一些,可能比較合大家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