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
万维读者网 > 七荤八素 > 帖子
夫妻肺片来历与做法
送交者: 踏雪无痕 2009年03月22日06:58:53 于 [七荤八素] 发送悄悄话

来历
  早在清朝末年,成都街头巷尾便有许多挑担、提篮叫卖凉拌肺片的小贩。用牛杂碎边角料特别是牛肺成本低,经精加工、卤煮后,切成片,佐以酱油、红油、辣椒、花椒面、芝麻面等拌食,风味别致,价廉物美,特别受到拉黄包车、脚夫和穷苦学生们的喜食。20世纪30年代在四川成都有一对摆小摊的夫妇,男叫郭朝华,女叫张田政,他们看到一些废弃的内脏都被扔掉,觉得很可惜,小两口反正也还没有事做,正耽于生计,于是就清晨就到屠场,在堆积的内脏堆中翻翻捡捡,挑选自己觉得还有吃相的打理干净上锅煮熟,反复试验,终于做到了牛肚白嫩如纸,牛舌淡红如桦,牛头皮透明微黄,此后再配以夫妻精心搭配的红油、花椒、芝麻、香油、味精、上等的酱油和鲜嫩的芹菜等各色调料,而炮制出这后世传诵的美食来。此“肺片”具有颜色红亮、软糯入味、麻辣鲜香、细嫩化渣的特点,声望很快就在附近居民中传诵开来。而因为原料是从废弃的内脏挑选出来的,加工时又都切成薄片,故开始时称其为“废片”,又因其夫妻制作出来,故前面又冠以夫妻二字,由此得名“夫妻废片”。而后随着食客的日益增多,名声越传越远,就有人嫌其“废片”二字不好听,于是主张将“废”字易为“肺”字,这一改动就造成了成都这个著名菜品名字的由来。

  这道菜有牛舌,有牛心,有牛肚,有牛头皮,后来又加上了牛肉,但始终就没有牛肺,所以各位食客在品尝的时候不要认为这“肺片”就是牛肺片,要知道这本来就是没有“肺片”可偏偏叫“肺片”,因缘巧合造成的名不副实而已。

制作原料

  地道的夫妻肺片选用牛心、肚、舌、筋、头皮等下脚料,用精制卤水卤好,切片后,把用红油辣椒、花椒粉、卤水、花生末、芝麻末及芹菜末等精心调制好的料汁淋在上面。

  材料:牛肉,牛杂(肚梁,心舌,千层肚,头皮),盐炒花生仁,卤水,酱油,芝麻粉,花椒粉,味精,八角,花椒,肉桂,川盐,白酒辣椒油。

制作方法

  1、将鲜牛肉、牛杂洗净,牛肉切成500克重的块;

  2、将牛肉、牛杂放入沸水锅内煮净血水捞起,置另一锅内,加入老卤水和香料(内装花椒、肉桂、八角)、川盐、白酒,再加清水,用旺火烧沸约30分钟后,改用小火煮90分钟,煮到牛杂熟而不烂,先熟的先捞出,晾凉待用;

  3、将卤水用旺火烧沸约10分钟后,将味精、辣椒油、酱油、花椒粉、卤水放入碗中调成汁;

  4、将熟花生米拍碎待用,再将晾凉的牛肉、牛杂等切成片约6厘米长、3厘米宽的薄片混合在一起,淋上味汁拌匀,分盛若干盘,分别撒上芝麻粉和花生仁末即成。

特点

  色泽红亮.质地软嫩,口味麻辣浓香。观之青红碧绿,津河暗涌。一大青瓷盘新拌的肺片端上桌,红油重彩,颜色透亮;把箸入口中,便觉麻辣鲜香、软糯爽滑,脆筋柔糜、细嫩化渣。 

>>>浏览[踏雪无痕]更多的博客文章
      >>> 学拼音
      >>> 父母的语气影响宝宝一生
      >>> 中文识字卡
      >>> 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最大的区别是什厶
      >>> 学中文[启蒙课程]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7: 长寿菜:海带烧排骨 ZT (图文)
2007: 玉兰妈: 双干排骨汤, 梅菜辣肠烧饼,凉
2006: 五香果仁儿
2006: 花生酱 Peanut Butter Muffins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