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送交者: 道還 2019年05月27日06:26:53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楊道還


《論語·學而》第一章,“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學然後不斷地實習,不是很愉悅嗎?有朋友(罕有地)從遠方來,不是很欣喜嗎?人或者知道,但不贊同我,但我並不為此含怒意,不是君子的樣子嗎?”

孔門以學為進德的階梯。孔子自己是這樣做的,也以此教導學生。如“好學不倦”,顏回“好學”這是儒家最顯著的特點。《學而》第一篇即主要收集了孔子關於學的話語。後世的儒家雖然又與孔孟的原始儒家有所不同,但這一特色始終得以保留。

孔門弟子列此章為《論語》首篇首章,內容最為關鍵。這一章是孔子論學的總綱,總原則。這一章從學開始,講到進德,最後講成德。這一過程,也就是儒家的道行之而成。

(一)

第一句中的“學”,講的是“學”本身是什麼,是指一般性的學,而不是指具體某一或某些學科。孔子學無常師,有教無類,不是像柏拉圖要人先學幾何,然後才能成學。

這裡的“悅”,不同於樂或高興,而與聲音悅耳,景色悅目中的“悅”意義相同。音樂能夠悅耳,是與人耳和順適合,不刺耳不嘈雜;與人的心情協調默契,不逆耳。悅耳的音樂不是讓人笑出聲來,或者興高采烈,而是心滿意足。悅,如魚之樂,又如,“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常建《破山寺後禪院》)

有的人不學有術,手會了,大腦卻沒有跟上。這樣也能做成一些事情,但總是一種僥倖。據說子路初見孔子,說,竹子天生筆直硬挺,做成箭能穿透甲革,所以“學無益”。孔子回答說,箭後面刻上弦槽,加上尾羽,加上箭頭並磨鋒利,穿透豈不更深。所以學不可少。

孔子講,無論學什麼,都要不斷地實習。學與經常性的習,是學的真正方法。學會了這個真正地學的方法,學之道,就將學變成一個令人悅意的過程。所以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孔子自己就是如此,是夫子自道。

(二)

人在學的時候,很多時候是眼學會了,大腦學會了,手卻還沒有學會。一首歌,耳聽會了,大腦也知道是什麼樣的,卻唱不出來。有的人知道了某個道理,但事到臨頭,又忘記了。就像小孩子考試,本來知道的知識,當時卻忘了。這些不是單純學能解決的,是“時而習之”能解決的問題。

錢穆說,有一次他生病,他的朋友說,你喜歡《論語》,現在正是用的時候了。錢穆問,哪一句?這個人解釋說,“子之所慎:齊,戰,疾。”此句講在這些時候不應輕忽,也不要畏懼,謹慎小心從事才行。錢穆立刻就明白了,他說,此後讀《論語》就覺得有進步。這顯然是錢穆對習之的心得。

一般性的學,其學的內容和對象可能眾多而不同,但以期真正意義上掌握這一學是共通的目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一般性的學的過程中,人就是那個需要打磨鋒利的器。這個器不是指大腦,智力,邏輯思維等;而是人的整體,包括人的邏輯思維,感情,知覺,是整體沉浸在學中。人在學與習中,總是試圖做得更好,更感順適,就不知不覺中習得了嚴肅,認真,不自欺的自我審視,以及自知,真正能對自己度德量力的能力,這些德性。

《論語》中,“南容三復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朱熹註疏,說“《》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這是一種“習”,對謹言慎行的習。錢穆的某本書中曾提到過他的一個學生,這個人大概不太理解錢穆的學術,他對錢穆說,我見您傍晚常散步,我就學散步吧。這樣每天這個學生就在錢穆散步時,也散步。錢穆說這個人後來在海外成為一個牧師,因為為人誠篤,很得教眾尊重。這個人學到的德性,顯然是散步之外的。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凡有所學,皆成性格。”(培根《論讀書》)“學而時習”以至於得到的東西,可以到成為性格的程度,即,所學得於心,應於手,就成為人的一種德行。所謂德性教育, 即是生成這樣的德。這樣的德育,可以說,學只是那個種子,後面的育養而成,需要“時習之”,也需要時間,“工夫”,上的積累。即“德畜之”之謂。只有學,有了領悟,卻缺乏養成過程的水磨“功夫”,學和人是兩分的,這樣的教育就是知識教育。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各人”,德性教育需要學生的深度參與,甚至需要學生自行主動進行。完全被動的學生,可以在知識教育里做到中以至於上,但在德性教育中,就是完全的失敗。而知識教育很容易遺忘,可以說,“成性格”的學,才是學。不“成性格”的學,不成其為德,這樣的學,不能得到,而是一種分散精力或負擔。

這樣的德行一旦養成,到了需要的時候,不知不覺地就能應用,所以成為了人的一部分,很難失掉或者忘記。學而時習,學的種類多,所得也漸多,人的性格和德性也就漸漸豐富。

人生來由天性,德性教育能夠培養的是類似於天性的德性,儒家的德性教育則重視從人的天性引出來的德性,不同於其他的德性,不同於培根所講的那些性格。先天為“質”,後天為“文”,君子要“文質彬彬”,文和質合一。這裡的合一是無衝突,不是雷同:質有精微到不可致詰處,文也有超越到至為廣大高明的境界。

儒家的教育因此與其他教育不同,從人的天性引出來並使之發展,使人成為一個人,養成一個人。而除此之外的教育,即便是德性的教育,也只是使人成為一個器。孔子說子貢,瑚璉也。瑚璉是宗廟裡用的貴重的器,但仍然只是一個器。子貢之為瑚璉,說明德性教育中學生自身是決定因素,是充分條件或充要條件;而教育始終是一種輔助,“中無主,道不止”。

人本位,是儒家教義最根本的一個,是立足點,也是儒家不可替代的原因。如錢穆所講,儒家之學,是以平常人能具的德性為根本。對這一點不能或忘,就能理解,儒家所講所行雖然如瑣屑世俗,但屬於一種“極高明而道中庸”,即便是極為廣大高明的思想,也必以中道而行的低態勢表現出來。這樣也就自然而然地排斥可能會使人異化的那些學。

《學而》緊接着第一章,第二章是”有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單獨來看,這句話相當迂腐。但從人本位來看,卻是意義深遠的。現代社會,以為孩子學習好,就好了,有些人甚至不能處理父母兄弟間的關係。一般來講,一個人能夠得到的最無私的愛和幫助,是從父母兄弟那裡來的。這樣的關係都不能善自護持,卻想從自己瞧不起的同事和競爭對手得到幫助,豈不是“無本”的幻想。



(三)

當一種學術成為類似於天性的德性,“學而時習之”,就算完成了。學就從“好之”轉為“樂之”,就像一個人的習慣一樣,安然自得,並且自為驅動。

學成為德性後,已經不再是一種外來的學,而是自己的特性。這樣一來,“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不管“造次”(緊急匆促)還是“顛沛”(挫折顛撲)的時候,都能行之若素。

《論語》中,澹臺滅明“行不由徑”,端方的行為已經成為了德性,從走路不取捷徑的素習,已經可知他做事也不會投機取巧,即,不以正道得之,就不得。孔子對他頗為嘉許,因為孔子自己就是如此,“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子路在學上,勇猛過人,但求之過急,在涵養方面有不足。前面的學習之未成,“未之能行”,所以害怕又聽到新的。但子路的修養仍然是難以達到的。子路之死,自言,“君子死,冠不免”,結纓而死。“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子路生死之際必於是,是平素的修養。

直接教給或講給學生好的品質是什麼,是知識性教育,不是德性教育。德性品質不可能從知識性的教育中取得,只有在某一學科中“學而時習”中,由學生自己習得,才能真正獲得,有效果。德育教育是針對人的教育,所得到的是通才。通才,其實質是通人,有較高水準德性的人:有通人,然後其人多才。不是有多種才藝,幾個不同學科的學位,就可以稱為通才的。《論語·子罕》第六章提到這個問題,大宰(官名)問子貢:“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孔子自解說,“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此章中,聖者和君子所指相同,孔子自謙,不肯認自己為聖者;孔子多藝,也自謙為鄙事,這些都是孔子“溫良恭儉讓”中的“讓”。這裡更重要的是“君子多乎哉?不多也。”一個人是否是聖人或君子,固不是以藝的多寡為衡量。

在道德教育中,知識性的說教不僅難有效果,反而有時會起反作用,使學生懷疑和厭煩這些品質。此類的品質教育里,如誠實,真誠,謙遜,嚴謹,端正,周密等,都是如此。諸葛亮《誡子書》說,“學需靜也”。靜,即心靜,也需要學,也只能通過“學而時習”學會,沒有別的途徑。對於知識性的學,如數理化等,孔子這句話也適用,但不是孔子重點要講的。學好這些學科各側重和依賴學生的某些德性品質。沒有這些品質,在這些學科中也可有成就,但難臻上乘。

找到學生願意去學的那個內容,是教育的一半兒。不是“志於學”的學生,也可從這裡開始學和習的過程。使教育的內容有趣,其重要性來源於此。內容艱澀的學科,只有靠“志於學”的人自發,才能完成。“時習”是另一半。只有學和習具備,學才能真正完成。而如何找到令學生學感興趣的內容,取決於教育者對“不亦悅乎”的體會,否則只是碰運氣。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8: 中國文化對人類文明的貢獻-什麼是扭曲
2018: '
2017: 只是要有深度
2017: 266 一世英豪淼如煙 滄海桑田已過境遷
2016: 粱遠聲:悖論是不存在的 - 解析之諾悖
2016: 安博:文王演八卦 難在一中
2015: 寫給父母:當孩子面臨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