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文科傻妞一詞何時休?
送交者: 差生營 2005年12月01日21:23:05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文科的定義是什麼?

中文,英文,歷史是文科,那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政治學,經濟學呢?地理學呢?

在美國大學裡,除語文,歷史等研究文檔的學科外,其他社會學科都非常數量化,其數量和邏輯訓練也是很紮實的。但是他們都是廣義上的social science.

國內對文科的歧視主要還是來源於文科學科本身界定不清,教學和研究水平落後。

招生時偏移造成差生讀文科,優秀生讀理科的現象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還有老毛等國家領導人對知識分子,尤其是人文學科的知識分子輕視也是原因之一。

要消除歧視,文科要提高本身的學術修養,少說大話空話,多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這樣才能吸引對文科有興趣的學生去研究文科,而不是差生集中營。

註:liberal arts 包括文理。


////////////////////////////////////////////////////////////////////////////////


文理相輕何時休

一直就想寫一寫這個話題,因為懶,沒動筆。前一陣子又有人提起,正好有報紙約稿,化點時間詳細談一下這個問題,因為愛護這個罈子,所以文章里沒點罈子的名。這罈子上理科生居多,寫這樣的帖子不會討好,需要申明的是本人這篇文章只針對這一現象,並不針對某一個人,請別對號入座。另外,沒有新意的或是罵人的回帖一概不回。

文理相輕何時休

·亦歌·

近年來,“文科傻妞”一詞屢屢見諸海外中國留學生論壇。起初可能是針對某個人,但後來廣而化之,罈子上只要一方的帖子邏輯性弱些,或是搞錯了某個理科的基本概念,往往就會被對方冠以“文科傻妞”。應該說,不管施與方如何辯解,這個詞本身極具侮辱性。不但包含學科歧視,更有性別歧視,是男理科生的產物。若把這個極具中國特色的詞勉強翻成英文,則成

“You stupid Liberal Arts Major Woman”

或者俚語化些的

“Female Dead From the Neck Up Liberal Arts Major”。

讓任何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西方人看到,男的肯定大搖其頭,女的不免義憤填膺。不是誇大其詞,用這個詞的人實在是自降身份。當前到西方留學的中國學生以理科生為主,傳統意義上的文理比例失調乃是不爭的事實,但受西方“平等思想”教育多年的中國男理科生潛意識裡的理科優越感仍如此強烈,有其特殊的歷史原因。

西方教育體系中,尤其是在美國大學裡,文理之分並不很明顯,美國的高中根本沒有文科班或理科班,進了大學,新生在前兩年也往往都不聲明自己的專業,而是先把該修的文理主分修完,到了三四年級,再根據自己的興趣,多選些某一方面的課,如側重理科的,畢業時則稱科學學士或碩士,側重文科的則稱為藝術學士或碩士,而博士的原稱根本就是從哲學博士而來的。在中國則不然,往往在高二甚至高一就已分文理,大學的文理科更是涇渭分明。在美國文理可以互換,在中國很少有哪位大學生在讀了兩年文科後還可轉讀數學物理的。比較之下,可以說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文理之分如此明顯,而且如此互相輕視,美國人很不理解為什麼中國學生吵架的時候還要分文理。究其源頭,還得怪罪我們的老祖宗。

在中國,應該說最早的時候當然是文科占有絕對優勢。樊遲想學習種植莊稼的農科技術,孔子說他是個“貧下中農”;公輸盤研製出了可以飛翔的木竹鵲,起飛後三天都沒有掉下來,自認為很有創新,卻被墨子斥為不實用,說還不如去削一塊大車軸上的銷子,倒可以擔當五十石重的東西。所以我們到今天還要向別人買波音飛機。儒墨兩家顯學對待科學技術的態度如此,理科生也就根本沒有說話的份。以致後來道家的術士們雖研製火藥成功,也沒有想到要作他用。康熙大帝鑽研傳教士帶來的西方科學技術,也被某些大臣批評說不像個君王的樣子。一八六六年,隨着洋務運動的展開,部分人士認為有必要學習西方的聲光化電,因此想在京師同文館所教的外語科目外增加天文和算術,並招納正途出身的科舉人員入學,招到了士大夫們的強烈抵制,結果無一士子報考。在那個時刻,理科絕對是小兒科,為五經八股的正途人士所鄙視。這種文科的絕對優越地位一直要到東漸之西風大盛後才慢慢被改變。晚清以後,留洋的學子日漸增多,其絕大多數以理科生為主,懷着實業救國科技興國的壯志,在海外學習科學技術。隨着這方面人才的壯大,科技救國論也慢慢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記得我在讀書時流行一句“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種拔高理科,割裂文理的思潮對後代學子影響深遠,從某種程度上說,直接導致了現今海外中文論壇上“文科傻妞”論,造成文理嚴重的對立。在很多文科生的眼裡,理科生是不解風情、腦筋死板以及呆頭呆腦的代名詞。而在很多理科生眼裡,學文科的都是因為理科學不好才退而求其次,改讀文科的。學文科的不是煽情就是咬文嚼字,文科無用論、數學鴨蛋論甚囂塵上。一有機會就拿理科的板子拍打文科生。譬如,海外論壇上某男貼了一篇去亞丁的遊記,其中寫到怎麼在亞丁和八個女生同擠一張通鋪,標題為“一床八個的故事”。就有一位理科生回帖說“應該是一床九個吧,文科生先把數學學好了!”這個回帖堪稱文理割裂和文理相輕的經典,也反映出文理兩科看問題有時的確不一樣。八個一床和一床八個大不一樣,“八個一床”的詞義修飾空間比較狹小,玩不出太多的花樣,而“一床八個”後面的空間卻是無限,“八個”後可以是八個女人,八個老婆,八個情人等,讀過《鹿鼎記》的,都知道韋小寶一床幾個夫人的故事,這一床幾個中當然不會包括韋小寶本人在內。

本人既非學中文亦非學歷史出身,但對這些學科出來的人都很尊敬。因為這方面的東西讀得越多,就越知道自己的淺薄。會背幾首唐詩,寫幾篇還算流暢的文章,並不說明你的水平就等同於中文系畢業的。同樣,我會解很多微積分的題,並不等於我的水平就和數學本科出身的人差不多了。我父親是教化學的,本人的化學也不錯,高考時曾想報考化學,並不等於我就喜歡理科。人的愛好不一樣,學有所專才能學有所長,長期浸淫於一門學科,其專業水平是半吊子無法堪比的。譬如前一陣子我要校對一篇稿子,其作者有“血脈奔張”一詞,我知道“奔”字用錯了,印象中應該是“虎賁”的賁,但因為自己從沒這樣用過,為了求證,查了一本商務印書館的《現代漢語詞典》,豈知賁下根本這個意思,就吃不准了,因為在上班時手頭沒有辭源,只好打電話求教一位在國內教中文的朋友讓她幫我查一下,沒想到她立刻就說不用查,應該是“賁”,說《康熙字典》裡有“怒”和“沸”的意思,另外還告訴我這字多音,有姓之分,還可用作胃裡的賁門。《現代漢語詞典》上查不到的東西,這位朋友隨口而出,文字上如此的素養令我大為欽佩。反之,那些輕視文科的理科生,又有幾個是會用《康熙字典》的,或者甚至是摸過一下《康熙字典》的?

理科注重邏輯推理,偏重抽象思維,文科需要靈感激情,側重形象思維,二者有機融合,中國的教育才能健康發展。歷史的原因和長期的教育體制導致的中國教育界的文理割裂和文理相輕已經造就了一個雙頭怪,以周伯通的左右搏擊之術互相打個不亦樂乎。在各學科交叉碰撞越來越頻繁的今天,我國的文理相輕現象還如此嚴重,令人擔憂。常有國人分析為什麼大陸的科學家至今和諾貝爾獎無緣,這與長期以來的文理相輕是否有一定的關係呢?頂尖的科學成果需要鍥而不捨的努力,更需要靈感創新,深厚的人文素養能給人提供科學靈感這已是無可爭議的事實。但願文理生能從此捐棄成見,徹底反省本學科優越論。知識本無高低貴賤之分,思維也無孰優孰劣之別,文科生要注意培養自己的邏輯推理能力,理科生也要注意吸納人文素養,只有真正做到了這一點,才能從質上提高自己的學術研究水平。“文科傻妞”一詞可以休矣!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周懷北的歸國曆程
2004: 超導問題: 理論物理學的恥辱
2003: 轉型期的中國經濟和教育
2003: 讓孩子成為值得尊敬的人
2002: 大學之魂
2002: 李政道物理生涯五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