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范例》书评:董亚维的本体论突破 |
送交者: 中国现代哲学家学会 2025年03月28日04:00:44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
《论范例》书评:董亚维的本体论突破 引言 董亚维教授的《论范例》在哲学领域掀起了一场深刻的范式变革,其革新力度堪比康德在认识论领域实现的"哥白尼革命"。这部著作从根本上重构了本体论的研究范式——从传统对实体、属性等局部要素的分析,转向对整体性范例的系统研究。 这场哲学变革包含三个关键转向: 1. 从"要素分析"到整体把握——突破传统哲学分解式的研究方法,确立"整体先于部分"的研究原则 2. 绝对与相对的明确界分——为变动不居的现象世界确立永恒参照 3. 认知方式的跃迁——超越经验归纳与理性演绎,以觉性作为把握本体的根本途径 一、本体论范式的转换 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始终存在一种"分析癖",将存在分解为: •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属性"二分 • 笛卡尔的"心灵-物质"对立 • 康德的"现象-物自体"划分 • 黑格尔辩证法的"正-反-合"运动 《论范例》指出这种思维方式的根本局限,提出: >哲学研究的恰当单元不是分解的要素,而是完整的范例 这一转向建立在本体论的四个基本维度上: 1. 纯粹绝对(AA)——超越一切规定的终极境域 2. 相对绝对(RA)——普遍必然的逻辑空间 3. 绝对相对(AR)——包括意识活动在内的自然存在 4. 相对相对(RR)——人类建构的符号系统 二、绝对领域的澄明 《论范例》最突出的贡献在于清晰界定了绝对领域: • 绝对(AA)不是最高概念,而是前概念的本然状态 • 不同于传统形而上学将绝对理解为"最高实体"或"第一原理" • 彻底摆脱了将绝对对象化的思维惯性 三、觉性认知的提出 突破西方哲学两大认知传统: • 经验主义的感官认知 • 理性主义的逻辑推演 开创第三条道路: >觉性——对存在本身的直接明证 范例分析的实践价值 • 微观层面:揭示量子态的存在方式 • 宏观层面:解释经典物理学的有效性 • 特别适用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本体论定位 理论意义 1. 完成了形而上学从分散到系统的转变 2. 确立了新的本体论研究范式 3. 为解决传统哲学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开放性问题 • 范例哲学的边界在哪里? • 觉性认知如何与理性认知协调? • 人工意识是否可能突破RR领域? 结语 《论范例》代表了中国学者对本体论问题的原创性思考,其提出的范例分析法不仅具有理论价值,更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工具。这部著作值得每一位关心哲学根本问题的研究者认真对待。 [术语说明] 1. "范例"指具有完整结构的典型存在样态 2. "觉性"强调对存在真理的直接把握 3. 维度划分采用"领域"而非"世界"的表述,以避免误解 |
|
|
![]() |
![]() |
实用资讯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一周回复热帖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24: | 关于十里山路与二百斤麦子问题的问答 | |
2024: | 淨空老法師: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296 | |
2023: | 末法时代如何修行--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 |
2023: | 素质教育工作的心脑全面向区块整合性处 | |
2022: | 人类情爱史---原始的激情(业ӥ | |
2022: | 中国新闻事业编年纪事【7】 | |
2021: | 中国超导物理学泰斗痛斥”妄议中央”谬 | |
2020: | 对冠状病毒的战略和策略 | |
2020: | 太阳系量子力学结构周期表(之十一)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