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为什么不是人的本质
首先,什么是“灵”呢?灵,指的是人类对永恒,绝对,无限等事物属性的追求。
在这个定义下,起码有四类人不具有“灵性”。
1 原始人:原始人对自然的畏惧于动物无区别,且对神灵的敬畏并不是从来具有,
而是发展的产物。
2 孩子:孩子从小到大,并不是生来就有追求灵性的需要。不用说,孩子也是人。
3 脑袋不聪明或不健全者:不论什么原因造成此状态,这些人没有灵性的追求,但
他们也是人。
4 正常人:有一部分人一辈子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有“灵性”的许要。
一个全称判断,只要有一个反例,就可以证伪。所以“灵性”不能定义为人的本质。
那么,如何来定义人的本质呢?人的本质只能被定义为“一个过程”:一个由肉体
的躯壳,装载“灵性”的种子,走向最终“挖掘出,发现,认识,体会,回归”到
自身“灵性复苏“的过程。
一切没有完成这个过程的人,当然还是人。而只有完成这个过程的人,才最终将自
己的有限生命,融化到自由宇宙的无限绝对本质之中 - 由此完成了人性的升华,而
进入了“至真,至圣,至美”的“神”的世界。
很明显,我们不能只称“开了花”的铁树为铁树,而“铁树开花”,确实是铁树中的
精华所在。
您愿作一个永不会开花的铁树吗?那您可以作一套好家具是不成问题了,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