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水土不服的岩井俊二 |
送交者: youjiang_02 2018年11月15日00:15:57 於 [影視娛樂] 發送悄悄話 |
媳婦聽說有岩井俊二的新片上映很興奮,而且還是一部全華班,就更期待了。我倆已經好久木有一起去影院看電影,當你有了兩個孩子,就會明白為什麼了。岩井俊二也許是國內觀眾最熟悉的日本導演了,你也許沒看過他的每一部作品,但說起《情書》、《四月物語》、《花與愛麗絲》,只要自詡喜歡看電影,怎麼也看過一兩部,他算是文藝青年的入門級教材。 很意外,這個很“日式”美學的導演,竟然選擇拍一部華語電影,他訪談里說自己十年前就開始醞釀這個故事,還起了個超文藝的片名《你好,之華》。 在之前的《燕尾蝶》裡,岩井俊二就加入了一些中國元素,比如許志安那個角色,還有固力果清唱了一首鄧麗君的《南海姑娘》,但完全執導華語片這還是頭一回。 說起來岩井俊二與中國也有些緣分,他媽媽就出生在大連,那個時代很多日本人都在中國出生,比如三船敏郎就生在俺們青島,所以岩井俊二這次也把影片外景地放在大連。 我媳婦比較好奇日本導演怎麼和中國演員溝通,我覺得這就是把陳可辛請來當監製的原因吧,畢竟中日文化在某些地方差的還是挺大,劇本也不是說逐字逐句翻譯過來就行,二人是多年的老友,讓陳可辛把把關,當個潤滑劑。 提前看了一下劇情梗概,就算岩井俊二本人說這並不是另一部《情書》,但觀眾很難不往上面想,因為故事確實像,都是以書信貫穿,連英文片名都叫《Last Letter》。
電影一開頭簡直就是《情書》的翻版,大連的一戶人家正在舉行葬禮,還記得《情書》的開頭吧,是男藤井去世三周年祭。 袁之華的姐姐袁之南去世了,這時正好收到一封初中畢業三十年同學會的請柬,之華就假裝是姐姐去了,想把姐姐的死訊告訴同學,可能是過了太多年,同學們都沒認出她並不是之南,而是之華。 從這裡,劇情就開始出現問題,有一些挺彆扭的轉折,我下面說說這段戲。 之華的假冒有動機,因為她想去見見多年前暗戀的男同學,也就是秦昊扮演的尹川,但是呢我不明白這姐妹倆年紀明顯是差着好幾年,不可能同班甚至同屆,那她混在一幫陌生師兄師姐中間,隨便聊兩句就很容易露餡。 接下來就更詭異了,尹川其實早已認出她並不是自己一直深愛的之南,但並沒有拆穿,還主動加了微信,這裡他就完全沒有動機了。 尹川之後還發了一條消息說“這麼多年我一直喜歡你”,既然知道不是之南,為什麼還要發這句話呢?信息被之華的老公看到,妒火中燒,一氣之下把手機摔碎,這才拐到了倆人必須以“書信”溝通。 這個敘事鏈條更像是強扭過來的,因為手寫通信並不是個“必然的選擇”,甚至不是次級選擇,至少可以發發電郵的,我明白導演想表達一種“慢”格調,但這也得建立在大致合理的基礎上。 關於身份認錯,我想岩井俊二可能考慮過兩人是雙胞胎的設定,但那樣的話就真是復刻《情書》了。 其後就是不斷的閃回到少年時代,還是岩井俊二一貫用的處理手法,又是一場“錯戀”,扮演之華與之南女兒的張子楓和鄧恩熙同時也是年少時的他倆,連元素都像,都有“重感冒”。 演少年尹川的這小伙不錯,選角非常符合人物,少年感十足。 閃回的部分有優點有缺點。 缺點是年代感不夠,岩井俊二畢竟不太熟悉七八十年代的中國北方,顯得有些太過精緻了。 我們看《情書》時是以旁觀者的視角去看日本的生活場景,即使劇中人說了有口音的日語也聽不出來,因為並沒有日本生活經驗為支撐,細節也天然會接受,有一種“陌生話”的魅力。但如果是在中國,我會不自覺的去判定它是不是真實,說服觀眾的難度會加大。 我舉個例子,少年之華在把表白信遞給尹川的時候,用的是一個頗具日本特色的動作,雙手伸直恭敬遞上,然後頭深深低下,那個時代的中國女孩表白怎麼會用這個動作呢?肯定是扔了信就跑啊! 優點就是電影感很好,岩井俊二在這方面一直是個高手,他對於鏡頭、光線、景別的運用非常專業細緻,剪輯也舒服。我邊看就邊想,如果換成一個拙劣的導演,這個故事一定會被拍的慘不忍睹。 故事大致有兩個主要推動力。 一就是之華的懷念,她之所以想去見尹川,是忘不掉那段單相思,以及追念姐姐,前半段的戲主要壓在周迅身上。 迅哥無需擔心,她是為大銀幕而生的,同學會上的回頭張望,淚眼婆娑的一瞬間就把人帶入戲中,提名今年的金馬女主,是常規發揮而已。 後半段是尹川的歸來後的探訪,秦昊主打,這時候問題就變得比較大了,幾個人物的設定我搞不太清楚導演是什麼意思,下面探討一下。 先吐槽一下尹川的髮型設計,一定非得這麼遮頭閉面的才能體現出作家氣質嘛,我猜應該是帶了頭套,顯得有點不自然。據秦昊自己說,尹川的原型就是岩井俊二自己,好吧,當我沒說。 岩井俊二的風格雖然小清新,但總會帶有一些懸疑色彩,這部也不例外,最大的謎是:“之南到底是個什麼人”。她是學生會主席、上進的好女孩、對男女感情也不遲鈍。 但最關鍵的一點導演沒有講明白:她為什麼會跟異常愛自己的尹川分手而嫁給一個超級渣男呢,她到底是咋想的? 這不是一句“錯過”可以解釋的,我一開始以為最後的那封遺書會有答案,但是依然沒有。 飾演渣男的是胡歌,我以為在他那裡能找到答案,與尹川的對談是個很好的揭秘時機。他酗酒、家暴之前都提到過,但就是不說為什麼(只是他品行問題的話那這個人物就太扁平了),我很難想象之南那樣的校花會離開尹川,愛上這麼個在食堂打雜的小傻逼,還生了倆娃。 你要是說單單因為胡歌長得帥,那就更扯淡,之前渲染了那麼多之南的美好性格,原來只是個外貌協會的?這種狗血愛情劇設定,一定不是岩井俊二的初衷。 還有就是之南的兒子,他離家出走以及情緒恍惚來的太過突然,只是因為給奶奶按摩的時候奶奶突發腰間盤突出,他就開始追問“人為什麼會死”這種哲學問題?那個走在黑夜裡的長鏡頭執行的不錯,但游離於主敘事之外,力量就迸發不出來。 戲劇舞台上有個“契訶夫的槍”原則,說的是如果在故事裡出現了一把槍,那它一定要在某個時候發射出子彈,否則就不要出現。《你好,之華》裡出現了好幾把“槍”,但到末尾也沒有響。 片子裡的演員都表現的較有水準,周迅與張子楓斗提名了金馬表演獎。尤其要說一下的是譚卓,她出場了也就三分鐘,但幾個小動作非常傳神,會演戲的舉手投足就見功力。而且片子裡只有她,說話帶東北口音,其實和岩井俊二的風格並沒有太犯衝啊。 電影的宣傳語叫“願你,活成最好的樣子”,但我覺得好像沒落實到這句話上,這片子我理解講的是“人生的缺憾”,缺憾就是缺憾,它是生活的必經一環,也無關乎好壞。 片名起的很微妙,按照劇情來說更應該叫《你好,之南》,我理解的這個“之華”並不單單指周迅演的那個角色,而是有“之於年華”的意思,每個人的年華就是那樣不完美不經意的向前流淌而已。 《你好,之華》以技巧來說是一部合格之作,岩井俊二是非常認真的導演,不至於和來中國“圈錢”掛上鈎,雖然我指出了不少敘事缺陷,但看的時候並不煩,可能是因為我對他太熟悉了,沒有理解障礙,特別是鋼琴的BGM,我沒查到是不是他自己寫的,太岩井俊二了! 但敘事上的不流暢,對路人觀眾就不是那麼友好了,我猜很多觀眾出了影院會有不少問號,拿不準導演的欲言又止想傳達什麼。 我個人給7分,岩井俊二的粉絲必看(我就是),但如果不怎麼熟悉他,請謹慎購票。 電影讓我想起蘇文茂先生的一個單口相聲《扔靴子》。 說是一年輕人租房,樓下住着位常常失眠的大爺,年輕人每晚回家,習慣性的脫下兩隻靴子,砸在地板上咣咣兩聲,總是把大爺吵醒,大爺於是就上去抗議。 一天年輕人晚歸,還是下意識的扔,但在扔第二隻的時候,想起大爺前幾天的抗議,於是把靴子輕輕放下。 這可苦了樓下的大爺,他一直在等着第二隻靴子落地,結果一宿沒睡。 看完《你好,之華》,我就感覺自己是那個等第二隻靴子落地的大爺,導演您倒鋪了那麼多人物和線索,倒是扔下來啊! |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7: | 岐山書記的萬聖節講話 | |
2017: | 古裝劇《最後的格格》共40集 主演 霍思 | |
2016: | 武俠劇《書劍情俠柳三變》全33集 主演 | |
2016: | 最新都市劇《萌夫木子李》01-30主演 | |
2015: | 馬天麟博士漫談書寫的甲骨文《道德經》 | |
2015: | 馬天麟博士書寫的甲骨文《道德經》 | |
2014: | 跨越62年的愛 | |
2014: | 范兒632——美女(香港C):恆心與自律 | |
2013: | 馬雅舒沒多拿1分 吳奇隆:人在做天在看 | |
2013: | 劉嘉玲考慮死後捐身家:我何止值10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