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國劇,人在海外的我們能感受到不少同聲同氣的親情,也可體驗國內一年一年的變化及人們的心態。多年積累,讓咱也能與國內的眾親們一起吐槽,就劇情就演繹也可輕而一舉地分出個五六。現劇本橋段已挖掘的差不多了,比如言情劇,張三愛李四李四愛王五,有老人一定要大病一場,有孩子必丟一次或出走.....
現想創新不易,只能看編劇高手如何巧妙地融合其中的橋段。可千編萬編,唯有一樣不變,再好的劇一提出國,定是美國,典型的有,情感受挫往美國療傷,腐敗被查往美國溜,送孩子讀書也定是哈佛MIT斯坦福, 若是海外劇情,也基本是選在美國..... 都懷疑編劇出過國沒有。如今海外學子遍布全世界,為何死磕美國? 過去崇洋,現強大些也常在劇中指指點點老美,可臨了還是念念不忘人家.....難道劇裏海外橋段就不能換換地方, 選個“一帶一路”的非洲國家-:)
劇情就不扯了,咱再說說道具,近幾年看到的時裝劇,桌上電腦擺的一定是 Apple Mac , 手上拿的一定是 iPhone, 若咱國產拿不出手也就不計較了,看看 中國的 聯想筆記本,華為手機都打入北美市場, 而且性能功能並不別人差,為何這揚國威之好事就不能當軟性廣告插入劇中?我就不信,這麼多劇都是 Apple 贊助的。
對比一下咱的鄰居韓國,電視劇好看不說,劇里開的車全是國產的,手機也是自產,劇情涉海外,那個國家都有,好像歐洲居多,人家鬧個情緒,也沒有來不來就跑國外散心之三流橋段,從這點來看,真應該學學韓國之如此愛國。
“張嘴閉嘴到美國”, 沒有什麼錯,畢竟人家是舉足輕重的大國,這裡的“海呆”也最多,因而潛在的直感就會事事一下就會想到美國。但是生活畢竟有多樣性,為何不能有點自己的思想呢?還是人的心態問題,整天倡導尊嚴,話語權,可於人們的潛意識中仍存有過往的意識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