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是春節檔的熱詞,不管是上映11天33億的票房,還是關於劉慈欣的一切新聞都成為熱點。日前,有人在微博上透露,杭州一位投資者花了34萬參投《流浪星球》,如果電影最終票房突破60億元,能夠有300萬投資收益,這還不算後期的版權收益。
由此生出一些疑問,《流浪地球》的總投資約為1.1億,為何會接受一筆34萬的投資?個人投資電影到底是有利可圖還是霧裡看花?日前,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採訪了數位電影從業者。
據公開資料顯示,《流浪地球》的製作公司為郭帆文化傳播(北京)有限公司和北京京西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出品公司一共有四家,分別是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西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登峰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和郭帆文化傳播(北京)有限公司,聯合出品方更是有阿里、騰訊、優酷、湖南芒果娛樂有限公司等22家之多。
目前公開可知的就是,吳京在《流浪地球》製作後期投資了6000萬,也就是北京登峰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有業內人士指出,"類似於《流浪地球》這樣國家扶持的優質項目,項目初期就一定會有很多家公司擠破頭希望參投,製作方沒有理由,也沒有必要向社會融資,更沒有必要接受一筆34萬元的個人投資。"
"投資34萬,就能獲得300多萬的回報率?"這也是人們感興趣的一點,那麼以吳京為例,他投資6000萬,最終能獲得多少收益?電影從業者李鑫給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算了一筆賬。
首先要了解我國電影票房分賬基礎,目前我國內地上映的影片所有票房收入都計入票房系統,數據統一匯總到中國電影事業專項資金辦公室,以專資辦的統計數據作為各方分賬的依據,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繳納3.3%的特別營業稅及5%的電影事業專項資金,剩餘的91.7%認定為一部電影的"可分賬票房"。
在可分賬票房中,電影院和院線提留57%,中影數字提留1-3%的發行代理費。剩餘的40-42%歸於電影製片方和發行方。
另外,影片的發行方還會收入票房的5-15%作為發行代理費用,即為可分賬票房的2-6%作為發行代理費。一部電影的宣發費用也是重頭成本之一,再加上春節期間影片競爭激烈,為了增加影片的排片率,片方給影院的返點等,最終出品方的實際分成在總票房的34%左右。
《流浪地球》有4家出品方和22家聯合出品方,這些出品方具體怎麼分票房淨利潤,就要根據合約規定和參投金額的多少了,"但無論怎樣,都不能達到像投資34萬回收300多萬這樣高達10倍的投資回報率。"李鑫說。
2月11日,幾家《流浪地球》的出品方也陸續公布了收益情況,其中中影的預計收益暫為9500萬元-1.05億元,上海電影的綜合收益暫為120萬元至160萬元,鑑於影片還在上映中,相關收入將隨着票房的增加而相應增長。
2月15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也諮詢了《流浪地球》宣傳方,對方對此事的回應是"不清楚,我們沒有聽說此事。"
個人投資電影有一個專業名詞叫"眾籌",早在2014年3月,阿里巴巴就推出"娛樂寶",它包含了以票房為載體的理財產品,如出資100元即可投資熱門影視劇,預期年化收益7%,該產品首期項目就包括了《小時代3》、《小時代4》、《狼圖騰》等6個打包項目,總投資額7300萬元。
事實上,眾籌電影也有不少先例,2013年,動畫電影《大魚海棠》製作團隊嘗試在眾籌網站上發起了眾籌,最終獲得了3510人的支持,籌到了158萬元,超過了目標金額120萬元。參與的眾籌者,最少的10元,最多的50萬元。
2015年的黑馬電影《西遊記之大聖歸來》號稱召集了89位投資者;《十萬個冷笑話》在2013年通過網絡平台發起眾籌,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吸引了超過5000位電影微投資人,籌集到超過137萬元的投資。
但這些眾籌電影最終分得收益如何?並未有媒體明確報道。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15年上線的電影眾籌項目《葉問3》卻因爆出票房注水,涉嫌違規融資宣告失敗。
從前期籌備、拍攝,到後期製作、宣發,一部影片在面世的全過程中所需的全部資金,都可以被打造成標準化的理財或信託產品進行融資?這種P2P模式飽受爭議,隨着2016年夏,證監會叫停了上市公司在影視、互聯網金融等領域的跨界投資,自此,"電影眾籌"便慢慢淡出了大眾視野。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稱,投資電影是一項風險極大的生意,千萬不要有一夜暴富,或者以小搏大的心理,個人投資電影屬於股權眾籌,必須依託第三方有資質的金融機構進行操作,"如果私自投資涉嫌非法集資,這些資金要接受銀監會的監管,在完備的法律範圍內進行操作,這樣個人投資的錢才能收到法律保護。"
另外還有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國產電影並沒有那麼光鮮,據統計,僅僅在2018上半年就生產了300餘部國產電影,其中僅12部盈利,2018年,中國電影市場共上映了493部電影,其中國產影片370部,但根據國家電影局提供的數據,2018年全年共生產電影故事片902部,這就意味着近三分之二的國產電影沒有進入到院線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