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王子阿寶的人生和歌聲 |
送交者: 林貝卡 2009年01月16日09:26:01 於 [影視娛樂] 發送悄悄話 |
我喜歡聽阿寶唱民歌,他那獨特的嗓音把民歌唱到了及至,餘音繚繞,難以忘懷。看他的歌曲視頻,他是在用心在唱歌,是如此的真實自然深情,一點也感覺不到表演的痕跡。 我剛剛在網上查詢了阿寶相關的介紹,看到了關於他的報道,讀了《民歌王子阿寶的人生》,沒有想到他從藝的經歷是如此的曲折,不得不感嘆,藝術的道路有時是孤獨的,唯有堅持努力,才會獲得成功。 阿寶說:“從農村出生,到城市唱歌,我的民歌加進了許多時尚的元素,城裡人唱不了我這麼土的歌,而村里人又不像我這麼會唱通俗味兒,我把它們揉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不演出的時候,採風是我最主要的工作。離開農村太久就會脫離了淳樸,所以我一定要回歸村里、山里,接近最原始最真實的民歌。”想起了那句話:“文學來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藝術亦如此。下面是我轉載《文摘報》的文章:《民歌王子阿寶的人生》,和大家分享。 轉載:民歌王子阿寶的人生 來源:文摘報 阿寶作為十大西部歌王之一,他曾在北京中山音樂堂演唱《圪梁梁》;在央視《星光大道》欄目放聲《山丹丹花開紅艷艷》。阿寶的高音很高,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帕瓦羅蒂只能唱一個highC,阿寶能唱到兩個highC,比帕瓦羅蒂高出整整八度。 啟蒙老師是民歌老藝人 我叫張少淳,阿寶是我的小名。我家在山西大同郊區的一個小村子裡。小的時候,在我們這裡常有一位遠近聞名的姓邢的民歌老藝人出現。不知什麼原因,老藝人精神受了刺激,成了“邢半瘋”。“邢半瘋”很愛喝酒,只要有人給他酒喝,他就能咿咿呀呀地唱上好幾個鐘頭,直唱得青筋暴露、聲嘶力竭。那時我才幾歲,一遇到“邢半瘋”唱歌,就跑去聽。就這樣,我學會了不少小曲兒,那種激情四溢的演唱方法也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中。 12歲的時候,我去考藝校,5000多人爭幾個名額。我的嗓子好,唱歌又高又亮,初賽、複賽都是第一名,沒想到最後我落了榜,被別的學生給頂了。我不甘心,懷裡揣着幾十元錢,偷偷地登上了開往北京的火車。在北京中央音樂學院我四處尋找門路,可沒老師願意收我。無奈,我只得回到家鄉,繼續着我的民歌夢。 1986年,我上高中的時候,附近的音樂茶座每周六、周日都有演出,我就去那裡唱歌打工。跟我同台的都是正規歌舞團的人,我的歌土,可是特別受歡迎,觀眾場場爆滿,點名要聽我唱。歌舞團的人看我是個業餘歌手,還這麼吃香,心裡不服氣,就宣布不給我伴奏了,想把我趕走。經理跟我說,“阿寶,歌舞團的人說了,有你在他們就不演了,沒辦法,只能讓你走。” 被戲班子丟在半路的“台柱子” 離開音樂茶座那一年,我剛高中畢業,進了一個四處趕場的戲班子。記得我看到報紙上有個戲班子演出的廣告,就騎着自行車穿越大同市來到北部礦區“投奔”戲班子。聽我唱了幾首歌,班主很滿意,就收下了我。跟着這個戲班子,我從山西到內蒙古,從寧夏到甘肅,唱幾場就換一個地方。一開始他們不給我工資,因為我是學生,後來我漸漸成了戲班裡的“台柱子”,看到班主高興的樣子,我就試探着開口向他要工錢,滿以為他會一口答應,卻沒想到他把臉一沉說:“那你別跟我們走了,我們不要你了!” 過了半個小時,我出來發現戲班子所有的人都不聲不響地捲鋪蓋走了。我趕緊跑到前一天演出的劇場去,舞台上空空如也,我意識到被拋棄了,被這個我全心全意跟隨了兩個多月,一分錢也沒拿到的戲班子給拋棄了。那是在甘肅省的康縣,離我的家有近千里遠的路。最後還是劇場裡的好心人湊了20多元錢,把我送上了回山西的車。 回到家,我沒敢告訴父母這段經歷,沒過多久,又跟着一個戲班子出發了。戲班裡的生活很苦,唱一天兩天就換個地方。搭台、搬道具都是自己動手,晚上就打個地鋪睡在後台。這樣的生活,我一干就是20年,平均下來,每年在家裡待着的時間只有一天。中間換了多少個戲班子,連我自己都記不清楚了。演唱生涯帶給我更多的是磨難,但舞台也給了我激情,使我的表演越來越能調動觀眾的情緒。 上世紀90年代,我開始在歌廳、酒吧里單打獨鬥地唱歌。北邊的哈爾濱,南邊的海南島,西邊的甘肅蘭州,我都去過。慢慢地我唱民歌有了名堂,“出場費”的行情也看漲了,有一個老闆看了我的表演很喜歡,邀我到他的歌廳去唱歌,許諾會給我好幾倍的工資。突然賺到那麼多錢,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回到屋裡,捏着錢數了好多遍,聞着油墨的香味,我摟着錢一直睡到天亮。 為了原生態民歌採風 從農村出生,到城市唱歌,我的民歌加進了許多時尚的元素,城裡人唱不了我這麼土的歌,而村里人又不像我這麼會唱通俗味兒,我把它們揉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不演出的時候,採風是我最主要的工作。離開農村太久就會脫離了淳樸,所以我一定要回歸村里、山里,接近最原始最真實的民歌。 每到一個地方採風時,我不去歌舞團、文化局尋訪,而是直接走村串鄉打聽民間的歌唱家。在山西寧武縣,我遇到了一位73歲的民歌老藝人,他把50多年前採集的一本民歌送給了我。這本民歌,用老式的草紙和棉線裝訂,藍色鋼筆整整齊齊記錄下了幾百首將要失傳的民歌。這本歌譜我一直隨身帶着,如果沒有這個集子,恐怕這些民歌就再也沒有人會唱了。 最近我與一家音樂公司簽約,這也是我們原生態民歌手第一次正式簽約。我的願望,就是希望原生態民歌在中國歌壇上能有一席之地。 |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