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上周末最引人注目的一條消息。
在北京奧運會上奉獻出一場震古鑠今大獲成功的開幕式後,張藝謀宏大的敘事方式以及對重大題材的把握能力得到最高評價。所以,在2009年的夏天和秋天,我們將有機會連續看到他繼續開創大場面:鳥巢版《圖蘭朵》歌劇,國慶60周年焰火晚會。
一部意大利歌劇,通常應該是在緊湊、精緻的環境中體現,但張藝謀敢於把它放在八萬人的鳥巢,其燈光其音效其舞台其藝術感染力無一不是挑戰。
而國慶焰火晚會因為建國六十周年的政治重要性,又因為奧運會焰火的空前絕後表現力和創意高度,理所當然成為2009年最具有挑戰性的一個項目,任何人在獲得這個活動的總導演身份時,都應該是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當然,也只有張藝謀,似乎是惟一勝任者。
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張藝謀新片的動向格外引人注目,令人期待。
小瀋陽就是在這個特別時期,意外之外情理之中地進入我們的視野。
根據新聞,我們可以梳理出一個簡單的脈絡:張藝謀在北展看小瀋陽的二人轉表演(有消息稱老謀子笑得腦袋都疼了)——趙本山在瀋陽載歌載舞歡迎張藝謀——雙方同時承認小瀋陽與眾兄弟加盟張藝謀新片,是古裝喜劇大片。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這一事件的層層遞進和有序進行。
而這種方式,我們又可以清晰地在過往的歷史中找到重合的軌跡。
這種軌跡,往往都出自那個謙稱為“最會賣蘿蔔的張偉平”之手。
所以,我們定義為意外之外,情理之中。
我們先來看情理之中的含義:
1、刀郎。對持續關注張藝謀張偉平電影製作與營銷歷史的人來說,應該還記得在《十面埋伏》盛大的首映式上,一直神秘的歌手刀郎最終掀開面紗登上舞台。當然,另一個當晚的大手筆,是凱瑟琳·巴特爾也壓軸出現。
2、周杰倫。被認為表演生澀的周董,竟然能夠在商業大片《黃金甲》中扮演最為重要的“傑王子”,其決定既讓人大跌眼鏡,其效果(3億票房)又讓人讚嘆不己。我們甚至可以說,因為《黃金甲》,周杰倫終於成為具有票房號召力的電影明星。
3、《英雄》(電影版、美劇版)將梁朝偉、張曼玉、甄子丹、章子怡的組合熔於一爐,《十面埋伏》讓劉德華金城武為章子怡配戲,《黃金甲》集合了周潤發、鞏俐、周杰倫的超強陣容……張偉平的營銷永遠是讓人眼睛一亮卻又讓人自嘆弗如。
對張偉平而言。所有的意外,都似乎可以用情理之中來解釋。
但是,我們又確實覺得這一結論的宣布有眾多的出乎意料。
1、古裝大片。我們曾經以為,《英雄》、《十面埋伏》、《黃金甲》三部曲作為張藝謀古裝武俠大片的代表作品,也應該為他劃上古裝大片的休止符了。
2、喜劇片。我們曾經認為,張藝謀應該是遠離喜劇類型片的,除了武俠巨製這個標籤,讓很多人懷念的也許是《活着》。在過去兩年,因為《瘋狂的石頭》引發的一系列爆笑喜劇,以《非誠勿擾》創下的喜劇票房第一神話,也應該劃上一個休止符號了。
3、三駕馬車角力多年,張藝謀不想一騎絕塵。人們習慣性地這樣排序: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尤其是在奧運會開幕式後,張藝謀的地位,幾乎被認為是無法撼動的。人們也習慣性地為這三個人貼上各自的標籤,張藝謀標誌着商業大片,陳凱歌代表文藝典範,馮小剛則獨立喜劇潮頭。作為迄今為止最具有國際票房號召力的中國導演,張藝謀的新片走上喜劇道路,而且又是有着南北分界線、打着極深二人轉烙印的小瀋陽主演,我們不能不為“一切皆有可能”的後果多捏一把汗。
回到標題,我們首先應該表達的是“興奮”。
也許,我們可以寄予以下期望:
張藝謀在喜劇領域大獲成功,改變人們只有馮小剛才有喜劇的現狀。雖然有《幸福時光》前車之鑑,但我們相信張藝謀趙本山小瀋陽的號召力。
小瀋陽借張藝謀東風,打破二人轉南冷北火的歷史。從央視春晚我們仍然可以看到,語言類節目在南方仍然難言樂觀,馮小剛已經在“貧包袱”上更進一步,張藝謀會不會再上層樓?
古裝喜劇可以登堂入室,書碑立傳。雖然《十全九美》貴為黑馬,但無論是藝術價值,還是專業水準,實在都不值一提。在《石頭》翻滾、《賽車》橫行的時候,也許張藝謀會為喜劇和古裝分別貼上一個新的標籤:有價值的影片。
最最令人期望的,當然是張偉平再創營銷神話。在內地電影營銷史上,我始終認為張偉平應該是排在第一位的。從《英雄》開始,他在張藝謀的每一部電影中都會有新的營銷創意產生,而且都能夠收到奇效。從《英雄》包機全國做宣傳,到《千里走單騎》的麗江數百桌流水席,從《十面埋伏》的千萬級別演唱會首映禮,到《黃金甲》獨占黃金檔期,還有數不清的幕後故事盤外絕招。
那麼,在一系列奇特元素組合之下的張藝謀新片,張偉平會展示出什麼樣的妙手,其答案實在是讓人心癢。
但我們同樣必須表達遺憾,因為我們對他抱有更高的期望。
在奧運會開幕式的精彩之後,我們希望看到張藝謀通過電影向世界傳達變化發展中的中國。就像開幕式上所展現的科技進步和社會進步,這不是古裝大片能夠傳遞的。《秋菊打官司》當年向世界展示的東西,也許是辭舊迎新的時機了。
小瀋陽也許足夠焦點,但未必是張藝謀電影的最佳選擇。在央視春晚上,幾乎讓小瀋陽一夜之間紅遍中國,隨之而來的是全國巡演,以及各地連綿不斷的商業活動和各大電視台的頻頻亮相。二人轉作為民間藝術,在其最基礎的土壤中生存時,是不缺少養分的——所有人都知道民間的智慧是大智慧,民意的故事是萬花筒。但是,當你進入最廣泛的公眾視野後,喜劇創意往往枯竭,否則趙本山也不會每年為了一個春晚,捻斷數根須,白了老趙頭。我們惟一擔心的是未來幾年後,我們會問:小瀋陽今安在?閒坐說刀郎——如今的刀郎,泯然眾人。
在《活着》之後,我們想看到張藝謀再拍點什麼。有時候,我們向陳凱歌致敬的理由很簡單:他一直在追求精神層面的價值(《無極》除外)。雖然《梅蘭芳》沒能超越《霸王別姬》,但我仍然要向他表達足夠的尊重,因為他在做傳承文化的工作,這是記錄歷史的另一種辦法,所以我們很期待《趙氏孤兒》。也許在《英雄》之前的拍攝,張藝謀都沒有從電影市場上獲得商業價值,但有些影片產生了社會價值。所以,在商業成功之後,在不為稻梁謀之後,我們希望張藝謀“為藝謀”。在看《黑皮書》、《拉貝日記》、《貧民富翁》之後,這種感受尤其強烈。
當然,也許我們所有的擔心都是多餘的。
也許,這部黑色幽默的古裝大片,就是張藝謀電影藝術的新里程碑。
如果是真的,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