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影視娛樂 > 帖子
電影《入殮師》與日本人的生死觀
送交者: 雨送黃昏 2009年04月21日06:10:41 於 [影視娛樂] 發送悄悄話
   2009年2月22日,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揭曉,日本電影《入殮師》榮獲了這個獎項。這部電影描述的是日本獨特的葬禮習慣,該片得到美國人的認同並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這說明在祭奠死者的方式上,對日本的習慣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同感,並得到了普遍的理解。日本媒體也作為特大新聞進行了大勢報道。我也觀看了這部電影,在這裡我想通過介紹這部電影來談談日本人的生死觀。      1.關於電影《入殮師》      日文片名《おくりびと(OKURIBITO)》的意思是“送逝者到冥冥世界”的人。這並不是一句經常使用的日語,而是通過該片才讓人們耳熟能詳的語言表現。該片的英譯片名為“Departures”。      該片(瀧田洋二郎導演。2008年完成)描寫的是在日本從事遺體入殮工作的一個男人(入殮師)的故事,在日本國內也可以說是一部獨具匠心的作品。據說該片從2008 年9月在日本開始上映,截止至2008年12月的票房收入已達30億日元。(描寫葬禮的電影中,還有伊丹十三導演的《葬禮》〈1984年〉也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作品)      美國奧斯卡獎的外語片獎作為單獨獎項設立於1956年,本次是日本電影自該獎項設立以來首次獲獎。(著名華人導演李安曾於2000年以《臥虎藏龍》獲得最佳外語片獎)      《入殮師》在日本電影 “日本學院獎”中囊括了10個獎項,並在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榮獲最高大獎。該片在獲得美國奧斯卡金像獎之前就已經確定將在美國、加拿大、法國、澳大利亞等36個國家的電影院上映。(2009年2月24日日本經濟新聞報道)      影片描述的故事情節是,原為大提琴師的主人公,由於樂團解散,回到山形縣老家開始從事遺體入殮的工作,在伴隨着各種困惑的工作中漸漸地產生了以敬意送走逝者的心理,並逐漸理解了這項工作的意義。      主人公的扮演者木本雅弘15年前在印度的恆河看到漂流的屍體後,開始對生死觀有深刻的思考。之後,據說他讀了入殮師青木新門所著的《納棺夫(入殮師)日記》後,想到要拍攝一部以入殮為題材的電影,從正面表現日本人關於死的態度。      美國主流娛樂報刊《好萊塢通訊》評價該片是“通過對‘死’的敬畏之意來升華‘生’的感人作品”。日本電影評論家品田雄吉先生認為“這是一部描寫日本的習俗及日本人情感的電影,該片被世界所認同這件事本身有着深遠的意義”。(2009年2月23日朝日新聞報道)      住在美國洛杉磯的動畫片作家勞爾・加爾西亞(Raul Garcia) 說“該片是這些年中看過的最好影片。雖然以前不知道日本有這樣的儀式,但送走自己所愛的人時,那種心情是共通的,非常理解。”(2009年2月24日每日新聞報道)      也有評論指出,美國人對該片給予高度評價的背景與經歷了“9.11”事件的現實狀況有一定關係。(該片的電影配樂是久石讓先生,他在中國也廣為人知。)      2.什麼是“入殮師”      在日本一般來說人死了以後,死者家屬都會委託殯儀業者安排守靈、葬禮、火葬場等事宜。殯儀業者會處理各種各樣的相關事宜,其中一項工作就是清理遺體,為死者穿上“啟程”的衣服(壽衣),為男性死者刮鬍須,為女性死者化妝,以使他們恢復生前的風采。這項特別的工作就是要專門由 “入殮師”做。聽說在入殮前利用1小時左右的時間與死者家屬共同進行這項儀式。       據說在日本可以稱之為“入殮師”的專家並不多。一家總部在札幌市、在全國開展業務的專業入殮業者接受日本報紙採訪時談到以下內容。(2009年2月25日東京新聞)    ---該專業入殮公司設立於1969年。1954年行駛於青森和函館之間的聯運船因颱風沉沒,有1400多人遇難,該公司當時參與了清理受傷嚴重的遺體及向死者家屬移交遺體的工作。這就是成立該公司的起因。    —--該公司大概是日本唯一一家在全國範圍開展這項業務的單位,旗下大約有130名入殮師,每人每年要面對數百人的遺體。       3.日本人的生死觀      該影片原著作者青木新門先生認為“描寫了‘生與死相連’的生死觀和生命的尊貴及與人的關係,作品本身的精彩成分使之產生了絕妙的平衡”。而且在製作完成的影片中,表現的“不單單是處理屍體,而是送走逝者的那種肅穆莊重的姿態”。(2009年2月24日日本經濟新聞)      該影片讓我們感受到,活着的人有朝一日會迎來死亡;對處理遺體這種工作的偏見是與懷着敬意送走逝者的意義相悖的;對於死的態度上,這種偏見,也是與死者家屬情感關係相對立的。      雖然說“將遺體修復成生前的姿態,遺體防腐處理技術原本是在美國發展起來的”(2009年2月25日東京新聞),但在日本對待遺體則是更加體貼入微,以此表達對死者的敬意。在日本,日語裡的“死屍”是對物體的語言表現,而對於“遺體”則是作為有人格的,必須懷有敬意和關懷的心情來對待。      青木新門先生認為“生死相連”。影片中也有將死比作就是通過一扇“門” 的表現。日本人的生死觀的特徵是很多人相信有冥冥世界(來世)。我聽說中國也有為逝者燒紙錢等做法。我問過中國朋友,他們說中國人不相信有死後的世界。我不太了解現代中國人是否相信存在死後的世界,如果有相關的調查資料敬請告知。      以日本人為對象的問卷調查中,對“你是否認為有冥冥世界(來世)”的回答中,認為“有”和“沒有”的人各占29.5%,回答“想認為冥冥世界是存在的”的人占到了40%。而且,相信存在“冥冥世界”的人群中,年長者並不多,反而呈現出年輕人占多數的傾向。      另外,對於“是否相信死者有靈(魂)存在”的提問中,回答“相信”的人占54.0%, “不相信”的人占13.4% , “不確定”的人占32.0%。      對於“生與死的世界是隔絕的還是輪迴相通” 的提問,認為“是隔絕的”占17.4%,而認為“在某個地方輪迴相通”的占64.6%,回答“不知道”的占18.0%。(以上 立川昭二著《日本人的生死觀》1998年 築摩書房。以下記述內容也引自該書)      有關原 “來世”觀,人們認為是佛教傳入以前就有,對此哲學家梅原猛先生作出如下論述。(《日本人的“來世”觀》)      (1) 來世和今世是完全顛倒的世界,但和今世沒什麼不同。   (2) 死後靈魂脫離肉體到來世變成神,與先祖一起生活。   (3) 所有的生靈都有靈魂,死後靈魂能離開肉體到來世去。(以下略)   立川先生作了如下闡述。      “(對於日本人來說)生和死的世界不是完全隔絕的,而是認為在某個地方是輪迴相通的”“實際上‘生死觀’這個詞也是日語獨有的。所謂生死,不是將生與死截然分開,而是認為由生到死,由死到生是延續相關的,並不認為生與死之間是完全隔斷的。”      日本人舉行葬禮的形式,以及祭奠逝者的做法中有各種各樣的講究。去世後一周、四十九天、一百天、1年後、2年後(3周年忌辰)(到此是中國的習慣。之後的法事是在日本追加形成的。)6年後(7周年忌辰)、12年後(13周年忌辰)、16年後(17周年忌辰)、22年後(23周年忌辰)、32年後(33周年忌辰)、49年後(50周年忌辰)的時候,家屬都要一起祭奠。一年當中也有數次去掃墓的習慣(忌辰、春分秋分、盂蘭盆節等)。這些習慣與中國的習慣有所不同,要理解其中的意義就需要了解日本人的生死觀。      在日本,遭受大的災害時,經常提到要給失去親人的人們以“心靈上的呵護” ,使之“消除身心疲勞”。這大概是日本人在對生死觀默認的前提下進行的。      《入殮師》在美國榮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說明日本人祭奠逝者的習慣及感性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美國人的共鳴。這也讓我想起一個實例,四川汶川大地震時日本的救援隊員向中國遇難者遺體敬禮的照片在中國媒體刊登後,在中國人當中也引起了很大的共鳴和反響。       下面是看過這部影片的在日華人朋友的一些感想。      ―對於入殮儀式,起初感到有些不舒服,但作為對逝者表示敬意的一種形式,又讓我感受到是美好的。   ―影片引起共鳴的部分是描寫對家人之愛的場面。      ―對日本人的生死觀雖然不太了解,但認為這種與逝者告別的入殮儀式還是必要的。將來中國也有可能出現舉行同樣儀式的商業行為。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