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影視娛樂 > 帖子
《竊聽風暴》--靈魂的救贖
送交者: 雨送黃昏 2009年04月25日08:31:32 於 [影視娛樂] 發送悄悄話
《竊聽風暴》是我看過的近年難得一見的好片,如果說《辛德拉的名單》是德國人對自己良心的救贖,那麼該片是對自己靈魂的救贖。 背景:《竊聽風暴》可能是影史上唯一將“斯塔西”情報工作曝光的電影,它非但精準傳達出當時白色恐怖的氛圍,更不忘在人性最艱困的時代中,仍保有了溫暖的曙光。要知道“斯塔西”是全世界最強大的情報機構,它一度擁有令世人望而生畏的力量-90000名機關人員、120000名諜報人員、1000名專職電話竊聽人員和 2000名郵件秘密檢查人員,被稱作“情報皇冠上的珍珠”。前東德有 1800萬人口,竟有超過600多萬人被建立了秘密檔案。也就是說,每3個東德人中,就有1個被監控。這樣可怖的情報工作,造成了夫婦、朋友和同事之間,到處都是線民,監視告密甚至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份。 情節:影片開頭到結局都是一種出乎意料的緩慢平靜氣氛,連最恐怖的安全局拷問也是平淡如水,可能使看慣好萊塢3分鐘高潮的人們極大的壓抑。男主角監聽特工 Wiesler (HGW XX/7)是一個單身漢,他的工作要求他嚴謹冷酷,他幾乎沒有笑臉。但平淡的生活被一個任務打破,就是監聽作家Dreyman——一個被當時文化部長認為是隱藏極深的危險的右派作家。故事就這樣展開…… 我看完CD1就實在忍受不了那種莫名的壓抑,出去陽台大喊了幾聲,曾經也有相同的感覺,那是《花樣年華》。但《花樣年華》是被挑逗的壓抑,是對道德底線的挑戰,而《竊》則是那種切頭切尾無孔不入的被監視的壓抑。試想一下,在自己家中的一舉一動,甚至連做愛都被人家聽得一清二楚,而交談的每一句都可能被情報人員記錄下來,送到安全局以叛國罪扣留。這和肯德基、麥當勞農莊裡面那些任人宰割的雞有何區別?唯一不同的是,人還有苟且偷生的辦法——緘默。 再次回到故事,HGW XX/7 是一個經驗豐富、冷漠的老特工,講話時的溫和平靜和那雙永不眨眼的綠眼珠令人望而生畏,但就是這樣一個人每天卻生活在寂寞和別人的生活當中,從來沒有自我,每天的路線:監聽——吃飯——偶爾見一下BOSS——監聽,周而復始。但Dreyman的監聽任務改變了他,才華橫溢的妻子、豐富的社交、先鋒派的小圈子和藝術沙龍都讓 HGW XX/7 無法專心於工作。終於有一天,HGW XX/7 踏出了第一步:從作家家裡偷了一本詩選,在自己家裡細細品讀。這個場景讓我想起了《這個殺手不太冷》,殺手不識字,也沒有朋友,周而復始的殺人和那盤不知名的植物就是他的一切,直到遇到小女孩,黑白的人生有了彩色。 HGW XX/7 的大膽行為於是繼續:以一個普通觀眾的身份勸說作家的妻子不要為了自己的藝術而出賣肉體(和文化部長XX,以換來文化部長的不封殺)、勸退另一個準備告發的情報人員、忽悠自己的老朋友、最後,甚至不惜自己前途為作家轉移證物。這些作家都毫無察覺。值到柏林牆倒了,作家查自己那疊厚厚的檔案才發現有這麼一位特工為自己做了那麼多事。 結局是發人深省的:作家找到了已經貶為郵遞員的 HGW XX/7 ,但沒有去相認,只在遠處看了一下就回去了;而2年之後, HGW XX/7 經過某書店時,見到作家的新作——《一個好人的鳴奏曲》,於是進去看看。沒想到翻開第一頁,赫然寫着“僅以此書獻給HGW XX/7”…… 最後一個鏡頭是 HGW XX/7 付款買書,店員說:“是送給別人嗎?要包起來嗎?” HGW XX/7 終於有所顫抖地說:“不,不要了,這書送給我自己”。這次, HGW XX/7 終於不再孤獨,因為他收到了作家的回禮。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