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風是香港電影的最大特色之一,尤其是在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往往一部類型電影票房大賣之後,勢必會引發一陣跟風的狂潮,其積極的因素是促進類型的繁榮,引發生產的規模效應,而消極的因素便是創作上缺乏開拓和創新,粗製濫造之作層出不窮,進而導致了香港電影輝煌後的迅速衰落。下面便來盤點一下香港電影中的十大跟風之作,看看它們與原作的類型特質到底有多大的相似性!
一、《黑白森林》:
《無間道》可謂新世紀香港影壇的驚艷之作,在票房和口碑上取得了雙贏的效果,因此當時就有很多人預言《無間道》會引領一股警匪臥底片的潮流。可事實上這種潮流並沒有形成,而“跟風大王”王晶半年後推出的《黑白森林》,雖然被貼上了“跟風無間”的標籤,也有臥底情節和面無表情的黃秋生作為傳承。但沒了劉德華、梁朝偉的幫襯,面孔的僵硬缺乏了可解讀性,而簡單的臥底情節也遠沒有形成《無間道》中警匪雙方四人間二元矩陣般的互動關係。更重要的是,《無間道》中內斂、精緻的影像語言並沒有在《黑白森林》中得以再現,所謂的三大影帝天台對決更像是在走一種形式!
跟風指數:6
二、《乾柴烈火》:
如果沒有年底的《無間道》,2002年的香港電影將是都市喜劇的天下,而這其中的代表人物除了鄭秀文之外,便是另一個“歌而優則演”的女明星楊千嬅了。 “新紮師妹”幾乎成了楊千嬅在影壇的代名詞,而這一年她在自己另外一部擔當主演的《乾柴烈火》中,延續了那種憨傻的“大笑姑婆”形象,同樣鬧出了不少笑話。只不過《新紮師妹》是警匪喜劇,糊塗女警誤打誤撞愛上了黑幫少爺,而《乾柴烈火》卻是純粹的愛情喜劇,詮釋了“身邊的才是最好的”這樣一個愛情真理,題材上的差異也讓這種“跟風”說法顯得有些牽強!
跟風指數:6.5
三、《賭聖》:
1989年王晶的《賭神》一片大獲成功,周潤發風度翩翩,臨危不亂的賭神形象不知迷倒了多少觀眾,於是接下來《賭聖》、《賭俠》、《賭霸》、《上海灘賭聖》等跟風之作紛紛出爐,共同鑄就賭片類型的最巔峰。這其中,1990年的《賭聖》是最早的跟風之作,然而它的意義並不僅僅在於跟風,更多的是在創新,周星馳的頑皮小子形象代替了周潤發的賭壇宗師形象,而特異功能也一度成為賭桌上的主宰,讓影片多了幾分奇幻色彩。而從今天看來,《賭聖》一片的意義除了贏得當年的票房冠軍外,真正最可貴的還是讓周星馳從此走上了巨星之路!
跟風指數:7
四、《江湖情》:
吳宇森《英雄本色》締造了香港黑幫影片的一個神話,而神話之後則是英雄片的大肆風行,《江湖情》便是這些跟風作品中最用心的一部。而它在跟風的過程中也試圖有所改變,並不是簡單的快意恩仇,還牽涉到人物的成長和黑幫的興衰,周潤髮飾演的角色也不再是小馬哥這樣的跟班,而是派頭十足的黑幫大哥。可惜的是,《江湖情》一章中鋪墊的史詩段落在續集《英雄好漢》中被簡單的陰謀和血殺所斷送,宏大的黑幫恩仇史最終跌落成個人色彩濃烈的火爆殺戮,而這恰恰又回到了《英雄本色》的老路上!
跟風指數:7.5
五、《方世玉》:
《黃飛鴻》系列引領了晚清功夫片的潮流,而《方世玉》正是緊接着《黃飛鴻》後面的效仿之作。同樣是清末廣東民間大名鼎鼎的傳奇人物,同樣是由“功夫皇帝 ”李連杰主演,同樣有着精彩絕倫的功夫對決,但《方世玉》顯然把時代背景提到了乾隆年間,紅花會和清廷的對抗更像是以卵擊石(續集中的紅花會更是成了藏污納垢的賊窩),《黃飛鴻》中那種憂患的家國意識也消解在《方世玉》的瘋癲搞笑中,只是在方德臨刑時通過老百姓與官府之間的對立達到了一種煽情效果!
跟風指數:8
六、《龍虎缽蘭街》:
根據牛佬漫畫改編而成《古惑仔》系列在1996年的香港影壇着實火了一把,影片使得那種描繪香港社團文化和黑幫混混生活的B級片(注意:不是快意恩仇的英雄片)真正成了香港電影的主流。同年的《龍虎缽蘭街》便是一部即時應景的跟風之作,影片同樣是根據牛佬的漫畫改編,講述了缽蘭街兩個小混混阿龍和阿虎在黑幫社團中的奮鬥歷程,仿佛浩南山雞在洪興的奮鬥歷程的一個映射。當然所不同的是,影片旨在揭示黑幫鬥爭的殘酷性,以至於主人公最後得到了一個悲劇性的結局。另一方面,影片在劇情編排上過於隨意,很多情節承轉方面有着強烈的跳躍性,其水準自然無法同三部《古惑仔》相比!
跟風指數:8.5
七、《上海皇帝》:
麥當雄的《跛豪》絕對香港梟雄傳記片的第一經典,影片借用了美國電影《疤面煞星》的敘事框架,構建了一個來自異鄉的青年如何從社會最底層變為一代梟雄的成長神話,而最後自我意識的過於膨脹也導致了他的覆滅。《跛豪》的成功引發了此類梟雄片的熱潮,而同樣由麥當雄電影公司製作的《上海皇帝》無疑是其跟風作品中水準最高的。影片延續了梟雄成長的敘事框架,上海灘一代梟雄杜月笙本就傳奇的經歷也使得電影在情節的安排上變得非常富有,仍是大時代下的人物命運,緊張而多變的故事中書寫着歷史的沉重和人生的殘酷。只是香港電影過於注重“兄弟情義”的小家子氣,使得影片並沒有成為《教父》一樣宏大的史詩作品。不過接連演了兩大梟雄的呂良偉則似乎成了專演梟雄人物的類型演員!
跟風指數:8.5
八、《賭城大亨》:
如果說《上海皇帝》跟的是《跛豪》的風的話,那《賭城大亨》跟的便是《雷洛傳》的風了,只不過一個是香港探長的發家傳奇,一個是澳門賭王的發家傳奇。兩片的主人公賀新和雷洛都是由劉德華飾演,而和此二人上演對手戲的又同樣都是秦沛飾演的反面角色,於是本片的“跟風”性質就顯得特別的明顯。但相比之下,《雷洛傳》的劇情編排更為嚴謹,而《賭城大亨》就顯得隨意多了,特別是影片上部的最後,大反派王昌的覆滅就像是一場兒戲,而到了下部中,兒戲的成分又進一步增加,還摻雜了王晶式的惡俗“性搞笑”在裡面!
跟風指數:9
九、《伊波拉病毒》:
1992年的《八仙飯店——人肉叉燒包》可謂挑戰了香港電影的暴力極限,黃秋生的變態殺人狂魔形象也為他帶來了生平第一個金像獎影帝的榮譽。而四年後邱禮濤的《伊波拉病毒》絕對是一部跟風之作,而且跟的是自己的風,片中除了加入了“伊波拉病毒”的噱頭之外,黃秋生的兇狠殘暴和其做“人肉叉燒包”的過程與前作別無二異。所以說,本片也可以看做是《八仙飯店》的姊妹篇,而黃秋生則被牢牢地釘在了“變態男”的恥辱柱上,《野獸刑警》的再奪影帝並沒有讓他的形象得以改觀,直到《無間道》的出爐才真正地讓他“改邪歸正”!
跟風指數:9.5
十、《畫中仙》:
《畫中仙》絕對稱不上最為成功的跟風之作,但卻是最為相似的跟風之作。它照搬了《倩女幽魂》的整個類型框架——一個文弱憨傻的書生,一個善良美麗的女鬼,一個法力高深的道士,還有一個能夠控制孤魂野鬼的鬼王,書生和女鬼之情感動道士,然後道士憑藉法力消滅了妖魔,拯救了痴男怨女(唯一不同的是本片中的道士多了一個頑劣徒兒)。其中王祖賢的女鬼形象,午馬的道士形象,都幾乎和《倩》中一模一樣,而午馬飾演的角色乾脆也叫做燕赤霞。只不過有《倩女幽魂》珠玉在前,本片就顯得遜色了不少,特別是配樂和畫面的結合方面,還有氣氛的渲染方面,都做得不是很到位。而吳啟華飾演的書生也顯得有些做作,不似張國榮的寧采臣那般可愛!
跟風指數:10
|